首页 > 工作动态 > 详情

发扬不怕吃苦,不畏艰难,连续作战精神——后勤服务中心水电站恢复并网供电

作者:未编辑 来源:后勤服务中心 发表时间: 点击: 我要分享
    在后勤服务中心领导精心组织下,二十多名水电工人连续奋战十多天,10月11日下午5点,后勤服务中心水电站恢复了并网发电,儋州院区又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受今年第17号强台风“纳沙”和第19号强热带风暴“尼格”的袭击,后勤服务中心水电站通往儋州院区院的供电线路严重受损。三十二根电线杆被拦腰折断,约五公里长的供电线路被断树压断在橡胶林中,长达十一公里的供电线路走廊两侧三米以内的范围需要清理。
  9月30日,为了能够尽早恢复供电,物业办副主任肖长南、物业水电负责人宋平一大早就带领二十多名水电工人冒着倾盆大雨运送电线杆。路上的断树挡住了他们的道路,车辆根本无法通行。“车拉不了,抬也要抬进去!”肖长南红着眼睛吼道。一声令下,几根粗绳就套在了重达两千斤的电线杆上,几组结实的木棍交叉着穿过粗绳,电线杆中间用手推车的轮子架着,工人们有的抬木棍,有的用手推动着轮子。“一,二,三!”“嗨呦!”工人们在胶林里喊着口号,踏着泥泞,一步一滑艰难地向前挪动着电线杆。在遇到转弯或者上坡时,人力抬杆和手推车的轮子就都失去了用武之地,只能将粗绳牢牢地绑在靠近电线杆根部的位置,十几个人在前面竭尽全力拉着,中间有人用粗壮的木棍或钢管撬着,沉重的电线杆终于又得以前进。从出发地到安放电线杆的目的地,运送一根电线杆耗时漫长,耗时最短的一根用了1个半小时,耗时最长的一根则用去长达3个半小时的时间。



抬电线杆


 



撬动电线杆


 



运电线杆途中



  10月5日,风雨暂歇。积劳多日的后勤的工人们顾不上休息,又继续投入到竖立电线杆的工作中。吊车依然进不去施工地点,竖杆只能完全依靠人力完成。随着在胶林深处回响一声声响亮的口号,三十二根电线杆终于重新伫立。



竖电线杆



  10月9日,为了尽快完成架线和线路两侧树枝的清理工作,尽早恢复线路畅通,我们的工人们又冒雨扛上竹梯,带上砍刀,再一次朝着胶林深处出发。郑海健顺着梯子一步步爬到距离地面10米的大树上,握着砍刀,瞅准目标,用力的朝着挡住电线的枝条砍去;树下不远处,肖长南、宋平、彭武忠、祝锦崇等几个人如拔河一般将被断枝压住的电线一点点的从树丛中拽出来,他们脸上是汗水还是雨水,已经分不清;几十米外的电线杆上,张胜华、葛东宏、蔡向荣、何成万等人站在高高的电线杆顶端将电线一根一根的接起来。


 



雨中劳作


 



高空作业



  供电抢修期间,后勤服务中心吴波主任、陈新梅书记、王建南副主任、符树华副主任都曾亲自到场和一线工人并肩作战。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平均年龄超过45岁的老工人不怕吃苦,不畏艰难,连续奋战了十二天,水电站终于在10月11日下午五时恢复了正常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