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概况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简称热科院)创建于1954年, 前身是设立在广州的华南特种林业研究所,1965年研究所升格为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1994年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更为现名。在5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老一辈革命家周恩来、朱德、叶剑英、董必武、王震及新一代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等都给予了亲切关怀,先后亲临我院视察。
我院属于中央级社会公益性科研机构,是农业部直属“三院”之一,是专门从事热带农业科技创新的国家队。现有儋州、海口、湛江、三亚(筹建)四个院区,儋州院区核心区占地5400多亩,海口院区占地近400亩,湛江院区占地2500多亩,拥有科研基地6万多亩;现有在职职工3000多人,其中从事科研工作的有2000多人,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5人,凝聚外部智力,聘请了包含20多名院士在内的近百位顶级科技和管理专家为我院特聘专家,初步形成了一支精干高效、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我院现有各级各类科技平台60多个,其中包括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育种中心和国家级加工专业分中心各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际联合实验室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海南省重点实验室10个,部级检测中心7个,部级以上种质资源圃7个,部级野外台站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另有 20多个研究所和院级科技创新平台正在筹建。我院现有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其中1个获得独立招收资格;我院热带农业科学研究生(分)院正在筹建中。
我院科研项目和经费资源较为充足,先后承担了“973”计划、“863”计划、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948”计划、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等一大批国内外重大基础与应用研究项目,“十一五”期间获得资助项目约1500项,纵向科研经费总额4.6亿元。
我院主要开展热带农业科学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研究领域从天然橡胶起步,现已扩展到热带作物、畜牧养殖和海洋生物等多个领域,涵盖了热带农业涉及的各大学科,在国际、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在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热带作物遗传育种、热带作物栽培、热带作物初产品加工、热带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在橡胶、香蕉等热带作物的基础性研究方面,部分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橡胶树死皮机制研究、橡胶树乳管分化研究、热带树木营养贮藏蛋白质研究、香蕉成熟分子机理及调控研究等方面都取得较大突破。应用研究方面,紧密结合热区农业发展需要,研究、推广了一大批新品种、新技术,为我国热带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建院50多年以来,为海南及热带地区经济发展、热带农业科研和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仅橡胶北移、橡胶优良品种、橡胶割胶制改革等几项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就为国家创造了数百亿元的利税,使我国由原来的植胶空白国,奇迹般地崛起为世界第五产胶国,填补了我国热带农业科教空白,打破了国外专家“北纬15度以北不能种植橡胶”的传统论断。其他重要热带作物木薯、香蕉、牧草等种植与产品加工也得到快速发展。建院以来,我院共取得近800项科技成果奖,其中包括国家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奖励近40项,部省级奖励300余项。成果转化130多项,开发科技产品58类共174个品种,获得专利68项,为热带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与国际橡胶研究与发展委员会(IRRDB)、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国际家畜研究所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和政府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 “十一五” 期间引进国外先进技术30多项、优良热带作物种质资源1400多份,承担出国培训项目56项,举办或协办援外热带农业技术培训班20多期,培训学员的500多名,遍及世界热区70多个国家。2007年我院被科技部授予“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称号。
目前,站在历史新起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提出了创建“一个中心,五个基地”战略目标,即:创建世界一流的热带农业科技中心,建设热带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热带农业高级人才培养基地、热带农业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基地、热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基地、热带农业科技服务“三农”与技术培训基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将以此为追求,在农业部和海南省的领导下,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发挥优势,为热区经济发展作贡献,谱写中国热带农业科教事业新的辉煌篇章。
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生教育简介
我院与1958年创建的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后改名“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并称“热作两院”。 “热作两院”从1983年开始从事研究生教育工作,在20多年的研究生教育历程中,我院是“热作两院”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与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联合培养了近1500名硕士研究生、173名博士研究生和15名博士后。我院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4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70多名,招生专业涵盖农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30多个学科专业。
2007年,为支持海南省建设“211工程”大学,我院与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分离,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合并为新海南大学,我院与新海南大学在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继续保持合作,4年来,联合培养了近60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现有在读研究生416名(其中博士65名)。
三、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12年招生简介及目录
2010年,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标,我院与华中农业大学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共同成立了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简称“联培基地”), 联培基地从2011年起开始招生,现有在读研究生33名(其中博士3名,硕士30名)。2012年联培基地计划招收研究生67名(详见招生目录),其中博士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60名。联培基地研究生实行双阶段培养,联培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在华中农业大学,从事毕业论文研究阶段在热科院相关研究所。研究生在联培基地学习期间将享有优厚的“助研补贴”,部分研究所还为研究生提供免费住宿和用餐。研究生达到华中农业大学学位授予条件后由华中农业大学统一授予博士或硕士学位,颁发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与在华中农业大学校内学习的研究生完全一样。
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2012年研究生招生目录
序号 |
导师姓名 |
所在单位 |
招生类型 |
招生专业 |
招生方向 |
1 |
彭明 |
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
博士 |
作物遗传育种 |
木薯遗传育种 |
2 |
陈业渊 |
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博士 |
果树学 |
生物技术与种质评价利用 |
3 |
戴好富 |
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
博士 |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天然产物化学 |
4 |
王庆煌 |
香料饮料研究所 |
博士 |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 |
农产品加工利用 |
5 |
唐朝荣 |
橡胶研究所 |
博士 |
遗传学 |
植物分子遗传学 |
6 |
易克贤 |
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
博士 |
植物病理学 |
植物真菌病害 |
7 |
郭安平 |
生物技术研究所 |
博士 |
作物生物技术 |
热带作物生物技术 |
8 |
金志强 |
香蕉研究所 |
硕士 |
果树学 |
分子生理与品质形成 |
9 |
雷新涛 |
椰子研究所 |
硕士 |
果树学 |
分子生理与品质形成 |
10 |
周 鹏 |
分析测试中心 |
硕士 |
果树学 |
生物技术与种质评价利用 |
11 |
方 佳 |
科技信息研究所 |
硕士 |
环境工程 |
环境工程 |
12 |
彭 政 |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硕士 |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农产品加工利用 |
13 |
王庆煌 |
香料饮料研究所 |
硕士 |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 |
农产品加工利用 |
14 |
范志伟 |
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
硕士 |
农药学 |
杂草治理 |
15 |
赵冬香 |
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
硕士 |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害虫综合治理 |
16 |
彭 明 |
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
硕士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植物功能基因组 |
17 |
詹儒林 |
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
硕士 |
微生物学 |
微生物生物防治 |
18 |
鲍时翔 |
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
硕士 |
微生物学 |
微生物资源与利用 |
19 |
尹俊梅 |
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硕士 |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及利用 |
20 |
刘志昕 |
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
硕士 |
植物病理学 |
分子植物病理学 |
21 |
罗大全 |
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
硕士 |
植物病理学 |
分子植物病理学 |
22 |
田维敏 |
橡胶研究所 |
硕士 |
植物学 |
植物生理生态 |
23 |
罗世巧 |
橡胶研究所 |
硕士 |
植物学 |
植物生理生态 |
24 |
李志英 |
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硕士 |
作物生物技术 |
作物种质的创新与利用 |
25 |
郭建春 |
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
硕士 |
作物遗传育种 |
木薯遗传育种 |
26 |
李开绵 |
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硕士 |
作物遗传育种 |
木薯遗传育种 |
27 |
李维国 |
橡胶研究所 |
硕士 |
作物遗传育种 |
橡胶树遗传育种 |
28 |
刘恩平 |
科技信息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工商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 |
29 |
周立军 |
橡胶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林业 |
林业 |
30 |
张 劲 |
农业机械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农业机械化 |
农业机械化 |
31 |
李 明 |
农业机械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农业机械化 |
农业机械化 |
32 |
侯宪文 |
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农业资源利用 |
农业资源利用 |
33 |
林勇 |
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农业资源利用 |
农业资源利用 |
34 |
桂红星 |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农业资源利用 |
农业资源利用 |
35 |
郇恒福 |
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农业资源利用 |
农业资源利用 |
36 |
曹建华 |
橡胶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农业资源利用 |
农业资源利用 |
37 |
刘立云 |
椰子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农业资源利用 |
农业资源利用 |
38 |
李德军 |
橡胶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生物工程 |
生物工程 |
39 |
朱德明 |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食品工程 |
食品工程 |
40 |
赵友兴 |
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食品工程 |
食品工程 |
41 |
冯信平 |
分析测试中心 |
专业型硕 士 |
食品加工与安全 |
食品加工与安全 |
42 |
魏晓奕 |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食品加工与安全 |
食品加工与安全 |
43 |
王明月 |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食品加工与安全 |
食品加工与安全 |
44 |
周汉林 |
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养殖 |
畜禽养殖 |
45 |
徐碧玉 |
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园艺 |
园艺 |
46 |
杨 衍 |
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园艺 |
园艺 |
47 |
陈思婷 |
椰子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园艺 |
园艺 |
48 |
覃新导 |
广州实验站 |
专业型硕 士 |
植物保护 |
害虫综合治理 |
49 |
李建国 |
分析测试中心 |
专业型硕 士 |
植物保护 |
农药残留检测 |
50 |
袁宏球 |
分析测试中心 |
专业型硕 士 |
植物保护 |
农药残留检测 |
51 |
贺春萍 |
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植物保护 |
有害生物防控技术 |
52 |
张 欣 |
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植物保护 |
有害生物防控技术 |
53 |
张方平 |
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植物保护 |
有害生物防控技术 |
54 |
曾会才 |
香蕉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植物保护 |
植物病害防治 |
55 |
邓晓东 |
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作物 |
微藻生理生化 |
56 |
陈松笔 |
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作物 |
木薯遗传育种 |
57 |
庞玉新 |
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作物 |
南药种质资源收集与利用 |
58 |
张家明 |
香料饮料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作物 |
植物代谢与调控 |
59 |
袁 坤 |
橡胶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作物 |
植物抗逆蛋白质组学 |
60 |
孙光明 |
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作物 |
果树栽培与生理 |
61 |
张鲁斌 |
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作物 |
热带果蔬采后生理 |
62 |
张树珍 |
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作物 |
甘蔗遗传育种 |
63 |
华玉伟 |
橡胶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作物 |
橡胶树遗传育种 |
64 |
曹红星 |
椰子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作物 |
椰子遗传育种 |
65 |
唐龙祥 |
椰子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作物 |
椰子遗传育种 |
66 |
彭世清 |
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专业型硕 士 |
作物 |
橡胶树遗传育种 |
67 |
范武波 |
湛江实验站 |
专业型硕 士 |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 |
农业科技教育与传播 |
备注:每位导师在相关专业只招收一名研究生。
四、导师简介
1.王庆煌,男,1963出生,研究员,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曾获得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海南省十大专利发明人、CCTV2008年度三农人物、中华农业英才奖等荣誉。主要从事热带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关键技术、配套设备以及系列产品研发方面的研究,承担在研的省部级重大项目6项,累计发表论文43篇,其中,SCI、EI收录2篇,主编出版著作6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获含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0余项。联系电话:0898-62553687,E-mail:
kjb3687@163.com。
2.郭安平,男,1962年10出生,博士学位,研究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农业部转基因植物及植物用微生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海口)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利用基因工程创造热带作物新种质、转基因生物农田生态环境影响和监测技术、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评价与安全管理技术方法和标准研究,近3年来,曾主持或参与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重点项目子课题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多项,总经费1000多万元,年均经费超过300万元。在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30多名。联系电话:0898-66962906,E-mail:
gap211@126.com。
3. 陈业渊,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所长。近年来,主持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重点滚动项目、农业部948引进项目《芒果良种及产业化技术引进与推广》、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等20项国家、省部级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总经费4000多万元,鉴定或审定成果19项,获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特等奖等省部级奖励13项,发表论文30多篇,主编出版专著16部,制定12项、审定30多项农业行业标准,培养硕士研究生10名。曾获海南省优专家、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等荣誉。联系电话:0898-23300412,E-mail:
chenyy1962@126.com。
4.戴好富,男,1974年出生,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1年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11月-2003年12月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药物生物学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2004年开始在海南省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工作,从事热带药用资源中的活性天然产物的研究。主持有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在SCI源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著作3部;获2009年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联系电话:0898-66961869,E-mail:
hfdai@126.com
5.唐朝荣,男,1973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1年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博士;2001-2004年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博士后;2004年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工作。现任研究所副所长,产排胶机理课题组组长,从事橡胶树高产分子机理研究。先后主持973前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在橡胶树产量形成关键基因的研究上达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曾获“海南省第八届青年科技奖”,在
Plant Cell Environ、
J Chromatogr A、
Plant Sci、
Plant Physiol Biochem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1篇。联系电话:0898-23301554,E-mail:
chaorongtang@126.com。
6.易克贤,男,1964年出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剑麻栽培岗位专家、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理事、中国园艺学会芦笋分会副理事长。共主持和主持完成科研项目和课题2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育成5个作物新品种,获省部级科技奖15项,发表论文95篇。联系电话:0898-23300156,E-mail:
yikexian@21cn.com。
7.金志强,男,1962年出生,博士学位,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蕉研究所所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香蕉分子育种岗位科学家,海南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遗传学会理事。主要从事香蕉和荔枝的功能基因组学、香蕉果实成熟机理及调控技术、香蕉抗性育种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各级科研项目6项,现在研的国家及农业部项目6项。近5年来公开发表中文核心期刊学术论文80余篇, SCI论文6篇,编写出版学术著作3部,获得海南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农业部神农三等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联系电话:0898-66794563,13518826976,E-mail:zhiqiangjin2001@yahoo.com.cn
8.雷新涛,男,1973年出生,博士,副研究员,硕导。1998获华中农业大学果树学果树生理生态方向硕士学位,2006年获华南农业大学果树生物技术方向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党委书记,遗传育种学科带头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农业部948项目、
农业部优势农产品重大技术推广项目等省部级课题26项,取得省部级科技成果5项,发表文章40多篇;
主编或参编专著7部;起草
农业行业标准2项。联系电话:0898-63330003,E-mail:
xtlei@263.net。
9.周鹏,男,1963年出生,农学博士/园艺学博士后,教授/研究员, 博导,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书记兼副主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固定研究人员(PI)。主要从事果树种质鉴定评价、分子生物学及抗病基因工程、转基因生物安全研究等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0多项,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海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及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近20篇),出版专著8部。联系电话:0898-66895006,E-mail:
zhp6301@126.com。
10.方佳,男,1956年生,研究生学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办公室主任,近5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1篇被EI收录),以第一主编出版相关领域学术专著8部,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主持完成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并多次荣获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和著作奖。
联系电话:0898-66962908,E-mail:fang989@163.com。
11.彭政,男,1971年11月生,博士学位,教授/研究员。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党委书记,中澳先进热作材料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博士生导师。在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为我国重要战略物资—天然橡胶的加工研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主持和参加了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科技部“973”前期研究专项、科研院所技术研发专项各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等,项目科研经费500多万元。获专利6项,主编英文专著1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30多篇,论文SCI引用170多次,应邀担任POLYMER、JOURNAL APPLIED POLYMER SCIENCE多个国际核心专业期刊的审稿人。联系电话:0759-2286933,E-mail:
zhengpeng8@yahoo.com。
12.范志伟,男,1964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入侵植物与杂草课题组长,中国杂草学分会理事。2002年毕业于德国哥廷根大学热带农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德国霍恩海姆大学农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热带有害植物(杂草)生物学、生态学和综合治理技术方面的研究,承担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现代杂草学》、《农药学原理》和《农药学研究进展》的教学工作。近5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SCI论文3篇),编写出版学术著作共3部,制定标准2项,主持完成各级科研项目5项,现在研的各级各类课题6项。
联系电话:0989-23300557,E-mail:fanweed@163.com。
13.赵冬香,女,1964年出生,博士学位,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从事热带作物昆虫学、化学生态学、害虫综合防治及蜜蜂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子课题、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子课题等10余项;作为主要执行人,参加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儋州综合试验站的工作;出版专著2部,参编教材1部;申请获批实用新型专利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SCI收录1篇,EI收录2篇)。联系电话:0898-23300680,E-mail:
dongxiangzh@163.com。
14.彭明,男,1956年出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进行热带特色植物分子遗传学与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主持或完成了973计划、国家重大转基因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863计划等项目多项,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 Appl. Biochem Biotechnol, Transgenic Research, and Plant Science等国外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近20篇,中文核心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和参与编辑出版专著6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联系电话:0898-66890981,E-mail:mmpeng_2000@yahoo.com。
15.詹儒林,男,1967年出生,博士学位,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植物病理学、农业微生物资源的收集与利用、作物有害生物可持续防控等方面的研究。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等项目20多项,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40多篇,申请专利6个,荣获2008-2010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成果奖1项、省级科技成果奖3项。联系电话:13828287046,E-mail:
zhanrulin555@163.com。
16.鲍时翔,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海口市政协委员。1994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化工专业,获博士学位;1995-1997年在华南理工大学从事发酵工程专业博士后研究。2001年在英国赫尔大学从事合作研究。主要从事微生物资源与利用方向的研究,近5年主持或参加863计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己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专著3部。申报国家发明专利6项,已批准3项。获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先后被评为“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和“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7. 尹俊梅,女,1968年生,硕士生导师,研究员,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专家。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基地管理处处长,热带作物品种资源所热带花卉研究中心主任,兼任热带花卉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海南省农业科技110专家团专家。主要从事花卉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和高产优质高效栽培配套技术研究。近5年来,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参与10多项,总经费超过1000万元。以第一完成人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编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申请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注册新品种2个,完成行业标准制定5项。培养硕士研究生19名。联系电话:13807555401,E-mail:yinjunmei2004@yahoo.com.cn。
18.刘志昕,男,1963年出生,博士学位,研究员;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副书记,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病毒学》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10余年,对热带植物病毒学和分子植物病毒学具有深入的研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科研和教学经验。近5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出版学术著作共3部,主持完成各级科研项目8项,在研的各级各类课题3项。主要研究方向:植物分子病毒学及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联系电话:0898-66968093,E-mail:
liuzhixin63@sina.com。
19.罗大全,男,1968年出生,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热带作物植原体类病害的病原鉴定、流行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工作。具备扎实和全面的农业病理学研究和农药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近5年来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篇,编写出版学术著作2部,主持完成各级科研项目7项,现在研的课题4项。联系电话:13807552291,E-mail:
luodaquan@163.com。
20.田维敏,男,1965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系西北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英国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评审组成员。在橡胶树乳管生物学和树木氮素贮藏机制方面取得若干创新性研究成果。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22篇;出版专著1部;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侨界创新成果贡献奖1项。联系电话:0898-23300309,E-mail:
wmtian@163.com。
21.罗世巧,男,1962年生,本科学历,研究员。1985年毕业于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热带作物栽培学专业,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从事橡胶树割胶技术及橡胶树生理研究与推广工作。具备坚实而全面的植物生理生化基础理论知识,近5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完成各级科研项目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海南省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实用专利1项,2007年被科技部知识产权局评为全国专利运用与产业化优秀工作者、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联系电话:13907652815,E-mail:
abc6712@163.com。
22.李志英,女,河北衡水人,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3年于山东农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植物离体保存与快繁研究中心工作,主要从事植物离体繁殖与保存、植物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植物种质的创新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农业部948项目、农业部行业标准、海南省自然科技基金等多项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刊物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以第二完成人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并以主要完成人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及转化特等奖各1项。联系电话:13807558692,E-mail:
xllizhiying@vip.163.com。
23.郭建春,女,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2002年获得捷克Masarky university 分子遗传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生处副处长(主持工作)、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盐滩植物耐盐、抗旱分子机理以及耐盐、抗旱功能基因资源挖掘,高淀粉、抗逆、抗病虫能源木薯转基因育种,以及牧草的抗逆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在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子课题、863子课题等9项,项目经费200多万元。获海南省科技进步奖和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团队奖各1项,授权专利2项,近3年在国内外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9篇),出版专著1部。近3年来,培养博士毕业生5人,硕士毕业生17人。联系电话:13976123137,E-mail:jianchunguoh@163.com
24.李开绵,1964年生,研究员,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副所长,博士生导师,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海南省突出贡献专家。一直从事木薯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创新利用与新品种应用推广工作,组建了我国木薯种质资源圃。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0多项,选育木薯优良品种10个;荣获含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等在内的国家、省、部级奖励10项;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主编出版专著3部。培养硕士研究生30多名,博士研究生4名。联系电话:13807551020,E-mail:
likaimian@sohu.com
25.李维国,1968年生,男,硕士学位,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橡胶树品种选育、橡胶树诱变育种技术、分子辅助育种技术等。主持和参与农业部“948”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子项目、农业部南亚专项等课题多项,参与选育了橡胶树新品种62个,获得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海南省成果转化奖特等奖、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近期发表论文8篇。联系电话:13687536893,E-mail:
leewg23@sohu.com。
26.刘恩平,男,1965年生,学士,研究员,1988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与管理专业,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共22 篇,其中EI收录2篇,目前主持的科研项目共6项,科研项目经费达100多万元。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业与农村发展。联系电话:0898-23307989,E-mail:
yjlep@163.com。
27.周立军,男,1973年出生,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橡胶树优良砧木无性系研发,主要包括橡胶树优良砧木材料选择理论与技术、砧穗亲和性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与示范;橡胶树新型苗木研究与示范,包括籽苗芽接苗的培育、小型苗的研发、调控技术及其示范推广。先后承担或参加国家级、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8项(含在研项目),发表论文20多篇,参与编写专著2部,获得省级及以上科技奖励3项,专利1项。2008年获得南京农业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称号。目前,主持项目1项,经费16万元,参与项目2项(主要参加人),经费78万元。联系电话:13648635635,E-mail:
lijunzhzh@yahoo.com.cn。
28.张劲,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热带农业田间作业技术与设备研究、热带农产品加工工艺技术与设备研究、热带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研究菠萝叶、香蕉茎杆及甘蔗叶的能源化、材料化和肥料化利用技术及设备。共主持完成19项各级科研项目,包括科技部5项、农业部项目8项、海南省重点科技项目1项,以及地市级和院级项目5项。鉴定\验收省部级成果6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荣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地市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均为第一完成人;主编专著一部,近两年发表论文10多篇,其中EI收录3篇。联系电话:13509932165,E-mail:
zj1204@tom.com。
29.李明,男,1964年出生,研究员,从事热带作物田间作业机械化研究,主要是甘蔗、木薯等生产机械方面的研究,正在主持农业部跨越计划项目“甘蔗机械化叶粉碎还田技术的示范推广”、海南省自然科学资金项目 “甘蔗叶机械化捡拾与粉碎特性的研究”;主持“天然橡胶初加工机械基础件”和“剑麻加工机械制绳机”等农业行业标准制定。近年来已发表论文10篇,其中EI收录2篇,获国家发表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科研成果鉴定和验收3项,主要参加完成的成果奖励2项:香蕉茎杆纤维提取工艺与配套设备研究,2005年海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完成人);WSL—950型挖根深松犁的研制:2007年热科院科技成果一等奖(第二完成人)。联系电话:13702476955,E-mail:
liming282@21cn.com。
30. 侯宪文,男,1978年出生,博士,副研究员,现就职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200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土壤学专业博士学位。已参加完成过多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项目等。目前主要从事土壤化学与环境、土壤生态和热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方面的研究。现主持国家基金和省基金项目各1项,参加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多项科研项目,已发表论文1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联系电话:13876944886,E-mail:
kohouxw@163.com。
31.林勇,男,1964年出生,博士,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学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评价专家库(植物保护学和环境毒理学领域)专家。2007年3月毕业于日本国立千叶大学获博士(Ph.D.)学位。2007年5月任环植所农药安全性评价与应用课题组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农药毒性与环境毒理。研究内容包括农药对哺乳动物的神经毒性,农药施用过程中对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评价及其环境行为,有机磷农药空气样品采集方法和浓度监测技术等。联系电话:13278925613,E-mail:
linyongty@yahoo.com.cn。
32.桂红星,男,1969年生,博士学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农业部热带作物产品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副主任,硕士生导师。多年来一直从事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纳米晶纤维素的制备、PAMAM树形分子的应用、高性能吸水橡胶的制备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有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8项,出版专著1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1项已获得授权),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4篇被EI检索。现在研课题2项。联系电话:13726936079,E-mail:
guihongxing@263.net。
33.郇恒福,博士,副研究员。1976年9月出生,200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获农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2008年7月调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热带牧草研究中心,从事土壤肥力与热带牧草栽培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主持的科研项目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5项课题,并参加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以及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等2项课题,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8篇。联系电话:13698944037,E-mail:
hengfu.huan@163.com。
34.曹建华,男,1973年生,博士,副研,硕导,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热带作物栽培生理生态,多年来一直开展油棕种质资源引进与开发利用研究。先后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行业科技、省部级项目10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省部级、国际合作等项目10余项;曾负责起草了多份关于“十一五”天然橡胶规划和油棕“十二五”发展等规划或报告上报农业部和海南省;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参编专著2部,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0项,公示专利5项,参与完成的“海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联系电话:13976122660,E-mail:
jianhuac@sohu.com。
35.刘立云,男,1972年出生,硕士学位,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热带作物营养研究工作。近年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2项,参与完成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作为主持人和主要完成人获得市地级科技奖励7项、省部奖励5项。近年来在国内外公开发表SCI和EI数据库收入、国内核心期刊等学术论文40余篇。曾受国家委派在科摩罗从事了为期一年的援非工作,获得由科摩罗副总统亲自颁发的荣誉证书;2011年获得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服务三农先进工作者称号”和“青年五四奖章称号”。目前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总经费50万元。联系电话:13977623618。E-mail:
lly1995@126.com。
36.李德军,男,1975生,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海南省热带作物栽培生理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橡胶树死皮发生机制、死皮相关分子标记开发及抗死皮新品种(系)分子设计和橡胶树死皮综合防治技术。2003年获中国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2003年和2007年先后在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西班牙Lleida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进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所工作。承担或参与973、863、中科院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SCI文章7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2项已获授权。
37.朱德明,男,1954年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产品加工研究室主任,从事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研究工作20多年,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近5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完成各级科研项目6项,现在研究的各级各类课题3项。联系电话:0759-2224909,Email:
demingzhu@gmail.com。
38.赵友兴:男,1974年生,副研究员,硕导。1998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获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天然产物化学博士学位。研究兴趣涉及有用生物资源(高等真菌、药食用植物、海洋生物)中天然产物的分离鉴定、生物功能(神经保护、减肥、抗菌、抗癌等)与结构修饰,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保健食品与创新药。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近5年发表论文52篇(SCI收录38篇),申请专利6项。联合培养硕士5名,博士3名。联系电话:18808938785,E-mail:
zhaoyx1011@163.com。
39. 冯信平,男,1961年出生,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从事分析检验工作。从事分析化学多年,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参与多项研究和分析检测工作,完成了多项标准的制定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20余项,完成了多项标准的制定工作,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制定国家标准1项;农业行业标准3项;承担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院基金课题2项。联系电话:13876389126,E-mail:
xinping_feng@163.com
40.魏晓奕,女,2010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分析化学专业博士学位,多次获得中科院化学所奖学金。现就职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质材料的加工与利用,目前主要从事木质纤维的精细化加工改性方面的工作。主持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曾参与多个科技部“97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学术论文9篇,其中SCI收录7篇,EI收录1篇,第一作者为6篇,影响因子总计达20。电话:13726930592,E-mail:
weixywei@163.com。
41. 王明月,研究员,1992年毕业于华南热带农业大学食品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先后主持、参与10项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一直以来主要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研究工作,包括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的检测分析、农药登记残留试验、农业行业标准的制修定、风险评估和预警、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等。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人,海南省农业科技110专家团专家,“食品科学”、“热带作物学报”、“热带农业科学”、“热带农业生物学报”等期刊的审稿专家。联系电话:18244927398,E-mail:
hkwmy0815@163.com。
42.周汉林,男,1971年12月生,动物营养硕士,副所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畜禽饲养、热带饲料资源开发工作,先后主持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项目、农业部畜禽品种保护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子项目、和海南省重点科技项目等研究10多项研究工作,主要参加过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科技部基础性专项、海南省“百项”技术项目等10多项。获省部级奖项1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联系电话:13707598569,E-mail:
zhouhanlin8@163.com
43.徐碧玉,女,1962生,博士学位,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中国热带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热带园艺作物遗传育种和基因工程等学科方向的研究工作,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对热带作物重要功能基因克隆鉴定、香蕉转基因技术具有比较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近5年来公开发表中文核心期刊学术论文50余篇,SCI论文4篇,编写出版学术著作2部,获得海南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农业部神农三等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申请国家专利5项。主持完成各级科研项目4项,现在研的各级各类项目4项。联系电话:13518066897,E-mail:
biyuxu@126.com。
44.杨衍,男,1971年2月生,博士学位,副研究员,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所长助理、蔬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园艺学会、中国热带作物学会、海南省园艺学会成员,海南省遗传学会副秘书长。研究方向主要针对热区特有的气候条件,重点开展苦瓜、西瓜、辣椒、茄子等蔬菜作物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对重要种质资源进行评价鉴定,在此基础上开展优良基因聚合的新品种选育,已选育推广蔬菜品种5个。近3年来,主持和参与研究项目12项,发表研究论文12篇,专著1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联系电话:13518031806,E-mail:yziqi@126.com
45.陈思婷,女,1973生,副研究员,文昌市第九届政治协商会委员。长期以来主要从事椰子、槟榔等棕榈植物的栽培、营养诊断及椰园种养等研究工作。主持、参与过的科研项目有椰园种养高效模式研究、椰子园套种长寿芹栽培技术研究、蛇皮果栽培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引进、低产槟榔改造技术研究等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1部,申请专利2项,获奖成果2项。联系电话:13976033221,E-mail:chenshiting2002@sohu.com。
46.覃新导,男,1969年5月生,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州实验站站长。1992年毕业于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植保专业;2008年取得华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长期从事热带作物害虫及其防治研究,先后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8项,担任“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木薯产业体系广州综合试验站站长,曾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6项,近5年来在各类期刊上发表的科技论文10余篇,编写出版学术著作3部。联系电话:020-81958153,E-mail:
xdq8888@126.com。
47.李建国,男,1967年出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农学博士。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曾主持完成农业部重点课题、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海南省重点项目;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十一五”科技专项等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或主编出版专著2本;现主持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普查项目和农药登记残留试验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农药残留在热带农产品中的分布及其限量。联系电话:13907640421,E-mail:
ljglk@163.com。
48.袁宏球,男,1963年出生,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即主要研究生产到消费全过程及食物链中与质量安全有关的理论、方法和科学规律。主要研究方向: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估技术、检验检测技术、质量安全标准和农药残留消解动态规律等方面。现承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行业标准制修订等项目3项,科研经费近50万元。近5年参与编著《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1部(副主编);主持制定《水果中咪鲜胺残留量的测定》等国家农业行业标准7项;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组织实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项目多年。联系电话:13876908016,E-mail:
yuanhongqiu@163.com。
49.贺春萍,女,副研究员,硕士,硕士生导师。1997年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植保系毕业,获学士学位。2005年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主要从事热带特色经济作物病害病原及生物学、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等方面研究和推广工作。主持、参与国家、部省级课题31项。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主编著作2部,申请发明专利1项,参与制定农业行业标准3项,发表科技论文50余篇。联系电话:0898-23306905,E-mail:
hechunppp@163.com。
50.张欣,博士,副研,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分子植物病理学、热带农林病虫害检测监测研究室副主任,农业部香蕉病虫害监测与防控项目牵头专家,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综合防控岗位主要成员。主要从事香蕉真菌病害研究,涉及到的研究内容有病原学、生物学、生物技术、流行规律、化学防治、抗病选育种、监测技术等。承担项目主要有农业部南亚办香蕉枯萎病监测防治专项、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综合防控岗位等。获奖成果2项、发表文章多篇。联系电话:13637619209,E-mail:
zhangxin571737@sohu.com。
51.张方平,女,1972年出生,副研究员。现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从事热带农业昆虫和外来入侵生物防控、监测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或参加10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获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著作1部,参编制定农业行业标准9项。联系电话:0898-23300784,E-mail:
fangpingz97@163.com
52.曾会才,男,1964年出生,博士,研究员。现任海口实验站/香蕉研究所副站所长,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课题组长,主要从事香蕉枯萎病等重要热带作物病害的防控、香蕉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及香蕉抗枯萎病选育种研究。2008年2月至7月应邀赴夏威夷农业研究中心开展番木瓜重要病原菌棕榈疫霉致病分子机理合作研究,主持国家973计划前期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课题等国家、省部级课题10项。参与国家及部级项目5项。先后在国内外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期刊源论文5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20篇。申报发明专利3项。联系电话:0898-66707697,E-mail:
zhc081@126.com。
53.邓晓东,1969年出生,博士,副研究员,硕士导师。2002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03-2007年赴瑞典Umea大学植物生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后转赴美国Nebraska大学Lincoln分校Cerutti实验室做博士后。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微藻铁调控机理,微藻油脂合成代谢调控机制,热带能源微藻资源的分离与遗传改良,能源微藻大规模生产工艺优化及产业化研究。先后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研究。获国家专利授权1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10篇,累积影响因子超20.0。其中2篇研究论文分别获得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优秀论文3等奖和海南省优秀科技论文2等奖。联系电话:13518841868,E-mail:
xiaodong9deng@hotmail.com
54.陈松笔,男,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副所长。2001年10-12月新西兰农业研究所访问学者,2002-2006年在以色列农业研究中心蛋白质组学实验室做博士后,2006-2009工作于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生命科学系。主要研究领域:木薯分子育种、木薯蛋白质组学、蛋白质调控与互作、作物抗逆机理。现主持课题3项;参加3项,总经费150万。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6篇,代表作发表在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Journal of Cell Science 和Proteome Science等上。2010年兼任SCI收录杂志“Frontiers in Bioscience”疾病RNA结合蛋白质研究领域的总编辑。联系电话:15120690896,E-mail:
songbichen@yahoo.com。
55.庞玉新,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院南药产业体系专家,主要从事中药材质量控制、功能性植物产品开发以及中药材规范化生产(GAP)等方面的科研和管理工作。近三年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因与环境因子对艾纳香药材质量形成机制的影响研究”、海南省中药现代化专项“艾纳香规范化(GAP)生产示范与产业化开发”企业合作项目“艾纳香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等项目10余项;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20多篇;主编专著《海南岛天然抗癌本草图鉴》1部;申请关于艾纳香加工提取方面的国家专利3项(第一申请人),均已获得授权。手机:15008905181,E-mail:
pyxmarx@126.com。
56.张家明,男,博士,研究员。1985-1997年在华中农业大学读本科和研究生,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年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工作。1999-2004年在瑞典农业大学和美国怀俄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先后承担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计划、948等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6项。已毕业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12名。主要研究方向:植物代谢的调控网络及在病虫害抗性、逆境适应性中的作用;代谢途径的基因工程修饰及在生物质能源领域的应用;能源微藻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及应用。联系电话:0898-66986190,E-mail:
jmzhang@vip.163.com。
57. 袁坤,女,1979生,博士,副研究员。2007年6月,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橡胶树抗逆蛋白质组学研究。曾主持江苏省高校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农业部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和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并参与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国家自科学基金项目、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等多个国家及省部级项目的研究工作。先后在J Genet Genomics、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已指导4名研究生的研究工作,其中3名已顺利毕业,1名荣获海南大学优秀硕士论文。联系电话:13698901084,E-mail:
yuankun628@126.com。
58.孙光明,男,1958生,硕士学位,研究员,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壤学会理事,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热带果树栽培生理与热带果树营养研究,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菠萝项目和“948”滚动项目首席专家。近5年来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部,获得省部级鉴定科研成果4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和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各1项。联系电话:0759-2859205,E-mail:
gm-sun@163.com。
59.张鲁斌,男,1976年出生,博士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海南省热带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保鲜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2007年7月,在华南农业大学获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同年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采后保鲜课题组工作;2008年7月至2010年8月在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进行在职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热带果蔬成熟衰老、低温冷害的科学研究及其控制技术。近几年了先后主持参与项目6项,其中国家和省自然基金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SCI论文 2篇,EI论文1篇;参编论著1部,参与研发发专利2项;参与申报省级成果1个。联系电话:0759-2858198,E-mail:
rubzhang@yahoo.com.cn
60.张树珍,女,1965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留学回国人员。现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甘蔗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承担甘蔗国家产业技术体系、948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等多项,获省级科技成果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0多篇。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Sugar Cane International》编委、国际糖业科技协会(IAPSIT)理事、海南省生物工程学会和海南省遗传学会理事。联系电话:13976245596,E-mail:Zhangsz.2007@yahoo.com.cn。
61.华玉伟,男,1977 年生,农学博士学位,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0.9-2005.12在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博连读攻读博士学位。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创新性提出“诸葛菜与芸苔属三个四倍体栽培种属间混倍体杂种形成是由于在合子形成后首先合子染色体加倍而后发生亲本染色体组分开,同时伴随基因组染色体特异性消除”这一理论。2006年4月起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工作至今。研究领域包括橡胶树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培育、橡胶树新型种植材料规模化繁殖与应用以及橡胶树转基因育种。目前在研科研项目4项,其中主持农业部项目3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1项,同时,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天然橡胶产业体系建设。以第一作者发表研究论文8篇,其中SCI收录3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省级奖励1项。联系电话:18689929802,Email:
huayuwei667@yahoo.com.cn。
62.曹红星, 女,1977年出生,博士,副研究员,硕导。200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生态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作物遗传育种。主要从事热带油料作物种质资源的评价及新品种的选育研究。主持海南省重点科技项目和科研院所等项目5项,参与省部级项目10多项。近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申请专利2项,参编出版学术著作1部,获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联系电话:0898-63330917,E-mail:hongxing1976@163.com
63.唐龙祥,男,1964生,研究员,硕导。1985年华南热带作物学院作物栽培专业大学本科毕业;2000年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在职研究生毕业并获农学硕士学位。先后从事植物矿质营养研究、土壤农化分析、种质资源与育种、丰产高效栽培等多项研究。现为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项目“椰子产业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子课题“丰产栽培技术与示范”岗位科学家。联系电话:13976031576,E-mail:
tlx@china.com。
64.彭世清,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物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973计划子课题等4项课题的研究工作,近5年来在、Annals of Botany、Journal of Biosciences、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 Bioscience,Biotechnology and Biochemistry、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农业生物技术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主要研究内容有天然橡胶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基因表达与调控、表观遗传与橡胶树幼态无性系高产的分子机制、橡胶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基因表达与调控以及热带作物的遗传改良等。联系电话:13876185985,E-mail:
shqpeng@163.com。
65.范武波, 男,1972年生,农学硕士,副研究员。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湛江实验站党总支书记、副站长、法人代表,海南省农业科技110专家团专家,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理事、科技咨询推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参编著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37篇(其中,独著或第一作者中核心期刊8篇、其它二级以上期刊11篇),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18项(主持中国科协等项目7项)。致力于乐活农业(快乐、健康、永续的农业)研究,主要方向:农业推广传播、休闲度假农业、热带现代农业、农业组织管理、农业投资经济、园林绿化物业等。联系方式:13907650178(手机),0898-66962987(电话);Email:
fanwubo@163.com。
五、联系方式:
地址: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生处 邮编:571101
电话:0898-66962953,传真:0898-66962927
网址:http://www.catas.cn/yjs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