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简介

作者:未名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生教育 发表时间:2022-12-27 点击: 【字号:   
我要分享

一、单位发展历程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简称“南亚所”)隶属于中国热科院,是公益型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地处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社坛路5号,1954年1月在广东省雷州半岛最南端徐闻县后塘乡坑仔村成立,原名“徐闻试验站”,直属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1955年3月更名为“粤西试验站”;1957年4月迁至湛江国营湖光农场(湖光岩北面);1969年划归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更名为“八师试验站”;1973年划回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恢复“粤西试验站”名称;1987年9月,更名为“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2002年10月,转为国家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南亚所践行“求实办所、开放办所、特色办所”的发展理念,立足国家和产业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前沿,努力把南亚所建成一流的南亚热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成果转化与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基地,引领南亚热带农业科技发展方向,推动产业升级。

二、研究对象

南亚所是我国最早从事南亚热带作物研究的科研机构之一,主要以菠萝、芒果、澳洲坚果等南亚热带果树,剑麻和甘蔗等热带纤维和糖料作物等南亚热带作物为研究对象,开展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作物栽培、采后贮运与保鲜、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良好环境生态建设等基础、应用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全所下设15个科研机构,分别为南亚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室、植物营养研究室、休闲农业研究室、园艺产品保鲜与加工研究室、旱作新材料研究室、旱作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旱作种业与节水研究中心、南亚热带粮食作物研究中心、香蕉杂交育种研究中心、剑麻研究中心、菠萝研究中心、澳洲坚果研究中心、芒果研究中心、荔枝龙眼研究中心、南方蔬菜研究中心。4个管理机构,分别为办公室、科技处、财务处、条件保障处。服务机构有产业发展部、四川攀枝花研究院综合办公室、广西百色综合实验站,其中产业发展部下设乡村振兴服务中心、良种苗木繁育中心、农业试验材料生产中心、南亚热带植物园科普中心、后勤服务中心、基地服务中心、院大仪中心南亚所分中心。

三、人才队伍

全所现有在职职工180多人,其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农业科研杰出1人,广东省扬帆计划领军人才1人,广东省高层次培养人才3人,海南省高层次领军人才1人,海南省高层次拔尖人才3人,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1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农业部工程管理先进个人1人,高级技术职称人员60多名,硕博士学位人员110多人。“十三五”期间,引进院高层次人才2人,获得省部级人才称号及先进个人15人次;在职博士毕业8人,硕士1人;联合培养博士后2人,研究生50名,本科实习生204名。现有院级科技创新团队32个,其中4个为本单位牵头,分别是菠萝产业技术创新团队,热带粮食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创新利用创新团队,热带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创新团队,旱作节水科技创新团队。

四、科技平台

全所占地面积7600多亩,已建成“国家热带果树种质资源圃”、“国家土壤质量湛江观测实验站”、“国家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湛江试验站”、“农业农村部热带果树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农业农村部湛江荔枝龙眼农科教人才合作培养基地”、“广东省南亚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圃”、“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基地”、“广东省旱作节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南亚热带作物种业创新中心”“海南省热带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保鲜重点实验室”、“海南省植物营养学重点实验室”等19个科技创新平台。

五、研究成果

    建所至今,荣获国家级奖励科研成果8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近60项,多项成果填补我国热作产业发展空白,其中澳洲坚果的引种、栽培与推广、新品种选育及应用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芒果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形成了攀枝花模式;建立了菠萝产业技术体系,为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十三五”以来,成果转化体系不断完善。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工作保持良好势头,在科普旅游、休闲观光、良种良苗、科技产品研发、科技培训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热农1号芒果、热甘1号甘蔗、湛试32713橡胶、金菠萝等品种,菠萝叶芽扦插育苗技术、芒果果实软化控制技术、澳洲坚果嫁接育苗、草蓄一体化循环养殖等技术,澳洲坚果(带壳果)、坚果护肤品等产品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其中,热农1号芒果荣获2018年湛江-东盟博览会优秀产品奖、草蓄一体化循环养殖荣获湛江市十大扶贫项目奖排名第一。加强所企合作,与攀枝花市26度果园有限公司、正大集团、恒星恒鲜等企业签订成果转化合作框架协议,与徐闻若香园专业合作社、雷州市10个芒果合作社签订了技术服务协议,使科技成果落实落地。

参观游客及中小学生科普人数突破50万人以上,被授予“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教育基地”等国家级荣誉称号。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湛江培训基地获批并在南亚所正式挂牌,成为中国热科院首个挂牌的培训基地,2020年共举办培训班29期,培训高素质农民、农业经理人等1590人次。

“十三五”以来,服务“三农”工作成效明显。立足湛江、服务热区、走向世界热区,在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海南、四川等地开展甘蔗、菠萝、芒果、坚果、香蕉、甘蔗等作物的科技服务与推广工作。创新服务“三农”新模式,举办了“新型农民学校”、“农家课堂”和“科技小院”,推动了“四川攀枝花晚熟芒果”、“广东雷州半岛菠萝”和“云南临沧澳洲坚果”等优势产区的建立和发展。共组织选派专家进驻乡村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1500多人次,培训农技人员和农民20000多人次;推广应用新品种9个,推广新技术与新模式12项。科技支撑地方精准扶贫,总结推介科技助推乡村振兴模式或典型经验2个。在四川省攀枝花市、西藏林芝地区、湛江市南三镇巴东村等地区建立助推乡村振兴及科技帮扶产业扶贫示范点7个。央视、《农民日报》、《广西新闻网》等媒体先后刊发了所站服务“三农”工作的先进事迹。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获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19项,总经费328万元。组团出访50余人次,出访国家和地区15个,邀请外国专家来访11人次,与越南澳洲坚果协会联合建设“中越澳洲坚果研究中心”平台1个,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斯洛文尼亚、印度尼西亚、印度莫桑比克等建立了友好联系,并逐渐开展科技互访交流。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共派出科技骨干2人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4人以访问学者身份开展研究,柔性引进外国高层次人才1名。

六、研究生联合培养简介

2001年开始与高校进行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的高校有华中农业大学、海南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岭南师范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高校。单位拥有科研基地3000余亩,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19个,仪器设备价值8000余万元,其中20万元以上100余台(套),拥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大型仪器设备,建有低温保鲜冷库200 m2,组织培养室800 m2,搭建了分子生物学研究、生理生化研究等多个研究平台,已具备了较先进的实验设备与良好的实验条件。单位导师人数34人,共74人次,分别是海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校外导师。南亚所共招收182名研究生,其中,已毕业133名,在读49名,联培研究生分别来自海南大学52名,华中农业大学37名,华南农业大学25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16名,广东海洋大学14名,其他高校38名。联合培养研究生共发表论文69篇,其中SCI 论文5篇,一区论文4篇,中文核心61篇。2名研究生获海南大学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