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生导师信息表 | |||
一、基本信息 | |||
姓名 | 吕朝军 | 出生年月 | 1980.07 |
性别 | 男 | 职称 | 副研究员 |
工作单位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 研究方向 | 害虫综合防治 |
导师类型 (博导、硕导) | 硕导 | 研究生培养人数(一导) | 博士研究生: 0人;硕士研究生:1 人 |
二、联系方式 | |||
通讯地址 | 海南省文昌市文清大道496号椰子研究所 | ||
联系电话 | 13979343185 | ||
lcj5783@126.com | |||
三、教育经历 | |||
起止时间(yyyy.mm-yyyy.mm) | 毕业院校 | 学习专业 | |
2005.09-2008.07 | 华南农业大学 | 农药学 | |
2002.09-2005.07 | 山西农业大学 |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1998.09-2002.07 | 山西农业大学 | 植物保护 | |
四、科研项目情况(本人主持,限5项) | |||
项目类型 | 项目(课题)名称 | 项目经费 | 起止时间(yyyy.mm-yyyy.mm) |
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子课题 | 重大虫害安全防控关键技术研发 | 160万元 | 2018.09-2021.09 |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 | 红棕象甲气味结合蛋白(OBPs)的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 10万元 | 2022.04-2025.03 |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 | 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对红棕象甲致病力及侵染机理研究 | 7万元 | 2020.12-2023.12 |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 槟榔红脉穗螟本土天敌资源挖掘与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 30万元 | 2016.01—2017.12 |
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 | 二疣犀甲植物源聚集信息素的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 | 25万元 | 2011.06-2013.06 |
五、代表性论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限5篇) | |||
论文题目 | 期刊名称 | 发表年度 | 影响因子 |
Effectiveness of the botanical insecticide azadirachtin on 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 (Lepidoptera: Pyralidae) | Florida Entomologist | 2017 | 1.413 |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population growth of Tirathaba rufivena (Lepidoptera: Pyralidae) on Arecacatechu (Arecaceae) | Florida Entomologist | 2017 | 1.413 |
Preliminary study on biology and feeding capacity of Chelisoches morio (Fabricius) (Dermaptera:Chelisochidae) on 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 | SpringerPlus | 2016 | 1.13 |
Four botanical extracts are toxic to the hispine beetle,Brontispa longissima, in laboratory and semi–field trials | Journal of Insect Science | 2012 | 2.066 |
红脉穗螟寄生蜂寄主选择研究 | 生物安全学报 | 2022 | |
六、获奖成果(限5项) | |||
成果名称 | 获奖类型及等级 | 获奖年度 | 本人排名 |
槟榔重要害虫红脉穗螟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及利用 | 海南省科技进步3等奖 | 2017 | 2 |
七、出版著作(限5部,主编或副主编) | |||
著作名称 | 出版社 | 出版年度 | 本人角色 |
槟榔主要有害生物绿色防控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1 | 主编 |
槟榔红脉穗螟的生物防治技术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16 | 主编 |
槟榔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2010 | 副主编 |
八、获授权专利(限5项,前2完成人) | |||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 本人排序 | |
一种防治二疣犀甲的药剂组合物 | ZL 202011358259.5 | 1 | |
一种保护植株免受红棕象甲危害的组合药物 | ZL 202011358272.0 | 1 | |
一种植物粉剂定点定量喷施器 | ZL201910302387.9 | 1 | |
一种褐带卷蛾茧蜂的室内繁殖方法 | ZL 201711025300.5 | 1 | |
一种对红脉穗螟和二疣犀甲具有产卵忌避作用的组合物 | ZL 201410182933.7 | 1 | |
九、制修订标准(限5项,前2完成人) | |||
标准名称 | 标准类型 | 发布年度 | 本人排序 |
十、登记软件著作权(限5项,第一完成人) | |||
软件著作权名称 | 登记号 | 开发完成时间 | |
十一、获植物新品种权(限5项,第一完成人) | |||
品种名称(含属、种) | 品种权人 | 授权年度 | 本人排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