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导师专栏

戴好富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生导师个人简介

一、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学历、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导师类型、教育及工作经历、主要学术和社会兼职情况、奖励及荣誉、科研成效等)

戴好富,男,1974年10月生,江西吉安人。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理学博士,专业为天然产物化学,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药物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博士后出站。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海口实验站站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海南省黎药资源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海南省沉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人才)”获得者、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海南省委省政府直接联系的重点专家、海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热带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国家公益性(农业)行业科研专项首席专家、热带农业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海南省青年科技奖、海南五四青年奖章及、专业技术二级岗专家。回国后主要从事海南黎药资源的研究与创新利用,在天然产物的研究开发方面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先后主持国家公益性(农业)行业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2项省部级以上项目,迄今为止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94篇,其中SCI收录的论文192篇;申报发明专利48项,已获授权29项;制定了海南省地方标准4项;获批认定海南省植物新品种1个;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40名,科技骨干10人;开发黎药相关功能性新产品50余个。主编《沉香的现代研究》、《世界沉香产业》、《黎族药志》1-3册和《天然产物现代分离技术》等多部著作。此外,先后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和三等奖三项、农业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一项、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海口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

 

二、研究方向简介(不超过200字)

围绕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和热区黎药南药产业发展需求,以热带药用植物、微生物(内生菌、高等真菌)、海洋生物等药用资源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分离、分析方法与技术手段,开展热带药用生物资源中天然产物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生物活性与生态功能、结构修饰与构效关系、生物合成及其代谢调控等方面研究,及特色药用资源的繁育、种植与新产品研发,为我国热带药用资源的可持续创新利用及实现黎药南药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


三、科研成果(近5年)

(一)科技奖励

1、2017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沉香资源的物质基础研究与创新利用。第1完成人。

2、2016海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海南黄花梨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与创新利用。第三完成人。

3、2015海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海南黎药资源的收集保护、物质基础与创新利用研究。第1完成人。 

4、2014海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高良姜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第1完成人。     

5、2013海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见血封喉中的强心苷及其抗肿瘤活。第1完成人。

6、2013海南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海南粗榧内生真菌抗肿瘤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第2完成人。


(二)代表性论文(不超过10篇)

[1]. Shan-Shan Ma, Wen-Li Mei, Zhi-Kai Guo, Shou-Bai Liu, You-Xing Zhao, De-Lan Yang, Yan-Bo Zeng, Bei Jiang, andHao-Fu Dai*. Two New Types of Bisindole Alkaloid from Trigonostemon lutescens. Organic Letters, 2013, 15(7): 1492-1495. (SCI)

[2].Ge Liao, Wen-Li Mei, Fan-Dong Kong, Wei Li, Jing-Zhe Yuan, Hao-Fu Dai*. 5,6,7,8-Tetrahydro-2-(2-phenylethyl)chromones from artificial agarwood ofAquilaria sinensisand their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acetylcholinesterase.Phytochemistry, 2017, 139:98-108.(SCI)

[3].Shou-Bai Liu, Hui-Qin Chen, Zhi-Kai Guo, Wen-Hua Dong, Jun Wang, Wen-Li Mei*, Hao-Fu Dai *. Phragmalin-type limonoids from the roots ofTrichilia sinensis. RSC Advances, 2017, 7 (46): 28994-29003.

[4].Yang Yang, Wen-Li Mei, Fan-Dong Kong, Hui-Qin Chen,Wei Li, Zhi-Bao Chen, Hao-Fu Dai*. Four new bi-2-(2-phenylethyl)chromone derivatives of agarwood fromAquilaria crassna. Fitoterapia, 2017,119:20-25.(SCI)

[5].Pan Xiang, Wen-Li Mei, Hui-Qin Chen, Fan-Dong Kong, Hao Wang, Ge Liao, Li-Man Zhou, Hao-Fu Dai*. Four new bi-phenylethylchromones from artificial agarwood. Fitoterapia, 2017, 120: 61-66.(SCI)

[6].Liang-Liang Chen, Fan-Dong Kong, Pei Wang, Jing-Zhe Yuan, Zhi-Kai Guo, Hao Wang, Hao-fu Dai *; Wen-Li Mei*.Two new tremulane sesquiterpenes from a mangrove endophytic fungus,Coriolopsissp J5.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17, 28 (2): 222-225.(SCI)

[7].Hui Wang, He-Mei Jiang, Fei-Xiang Li, Hui-Qin Chen, Wen-Chao Liu, Shou-Zhong Ren, Wen-Li Mei *, Hao-Fu Dai *. Flavonoids from artificially induced dragon's blood ofDracaena cambodiana. Fitoterapia, 2017, 121: 1-5.(SCI)

[8]. De-Lan Yang, Wen-Li Mei, Yan-Bo Zeng, Zhi-Kai Guo, You-Xing Zhao, Hao Wang, Wen-Jian Zuo, Wen-Hua Dong, Qing-Huang Wang,Hao-Fu Dai*. 2-(2-Phenylethyl)chromones derivatives in Chinese agarwood “Qi-Nan” fromAquilaria sinensis. Planta Medica, 2013, 79: 1329-1334. (SCI)

[9]. Wen-Li Mei, De-Lan Yang, Hao Wang, Jin-Ling Yang, Yan-Bo Zeng, Zhi-Kai Guo, Wen-Hua Dong, Wei Li,Hao-Fu Dai*. Characteriz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2-(2-phenylethyl)chromones in agarwood by GC-MS. Molecules, 2013, 18: 12324-12345. (SCI)

[10]. Ge Liao, Wen-Li Mei, Wen-hua Dong, Wei Li, Pei Wang, Fan-Dong Kong, Cui-Juan Gai,Xi-Qiang Song,Hao-Fu Dai*. 2-(2-Phenylethyl)chromone derivatives in artificial agarwood from Aquilaria sinensis. Fitoterapia, 2016, 110: 38-43. (SCI)


(三)专著

1.戴好富《沉香的现代研究》,2017,科学出版社

2.戴好富,梅文莉《世界沉香产业》,2017,中国农业出版社

3戴好富,梅文莉《黎族药志》第一册,2008,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4.戴好富,梅文莉《黎族药志》第二册,2010,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5.戴好富,郑希龙,邢福武,梅文莉《黎族药志》三册,2014,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6.戴好富,郭志凯《海南黎族民间验方集》,2014,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7.戴好富,梅文莉《沉香实用栽培和人工结香技术》,2015,中国农业出版社

8.戴好富,梅文莉《海南药用植物现代研究》,2007,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9.戴好富,梅文莉《天然产物现代分离技术》,2007,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四)专利及其它成果

1、戴好富,梅文莉,王辉,左文健。一种沉香采取工具(专利号:ZL201520430467.X) 

2、戴好富,梅文莉,王辉,翟红莉。高良姜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专利号:                ZL201310574021.X)

3、梅文莉,戴好富,王辉。一种人工诱导血竭的方法(专利号:ZL201310207182.5)  4、戴好富,莫明河,刘国道,梅文莉,王蓓,王辉。白花地胆草在防治烟草青枯病上的应用证书(专利号:ZL201110261512.X)

5、戴好富,梅文莉,杨德兰,王辉。阿朴菲类生物碱、氧代阿朴菲类生物碱及它们的衍生物在制备抗细菌药物中的应用(专利号:ZL201010171448.1)

6、戴好富,梅文莉,吴娇。一种沉香香水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0710121128.3)

7、戴好富,梅文莉,干玉娟。见血封喉中的强心苷类化合物的抗肿瘤用途(专利号:ZL200710181278.3)

 

四、承担科研项目情况(近5年,注明项目类型、名称、执行年限、经费等)

(一)已完成项目

1、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热带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03117,2013.01-2017.12),主持,1591万。

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海南黎药现代化关键技术研究(No.2013BAI11B04, 2013.01-2015.12),主持,213万。

3、海南省重大专项:特色南药黎药活性成分、验方开发利用(No.ZDZX2013008-4, 2013.01-2015.12),主持,170万。

4、海南省重大专项:沉香关键技术研究与利用(No.ZDZX2013013, 2013.01-2015.12),主持,190万。

5、海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项:世界沉香精油化学成分和质量标准的研究(gczx2015005,2015.01-2016.12),主持,50万。

6、2015年海南省中药现代化专项:热区药用资源天然产物库的建设(2015ZY04,2015.01-2016.12),主持,25万。

海南省重点实验室任务书:海南省黎药资源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sys2014002, 2014.01-2015.12),主持,40万。


(二)在研项目

1、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CARS-21,2017.01-2020.12),海口综合试验站,主持、200万。

2、白木香良种“热科1号”的示范推广(琼[2017]TG05号,2017.01-2020.12)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主持、100万。

五、研究生招生专业

  博士招生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学

硕士招生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学、观赏园艺、药物化学、天然产物化学

六、联系方式

(一)通讯地址及邮编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571101

(二)联系电话

办公电话:0898-66961869

手机:13648608886

E-mail:daihaofu@itbb.org.cn


上一篇:唐朝荣
下一篇:陈业渊

来源: 研究生教育导师 发表时间:2011-07-20 点击次数:


版权所有: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生处   琼ICP备100020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