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生导师个人简介
一、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学历、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导师类型、教育及工作经历、主要学术和社会兼职情况、奖励及荣誉、科研成效等)
鲍时翔,男,1966年1月生,安徽桐城人,博士学历,任职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4年7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利用科技攻关团队负责人,兼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海洋分会理事、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理事、海南省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获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热带农业科研杰出人才。主要从事微生物、大型海藻资源与创新利用领域的研究,从红树林、海绵等特殊生境中分离、保藏微生物近万株,发现微生物新属2个、新种10余个,获得一批具有抗肿瘤、抗菌、杀虫、抗病毒等活性微生物菌株及新结构化合物;开发琼枝麒麟菜养殖新技术并已在海南昌江、儋州等地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主持或参加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市项目多项,已在Environ Res Lett、Int J Syst Evol Microbiol、Antonie van Leeuwenhoek、Algol Stud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主编《海洋微生物学》,参编《三亚红沙港赤潮及生物防控研究》。
二、研究方向简介(不超过200字)
研究方向为海洋生物技术。以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为对象,重点开展海洋微生物、大型海藻遗传多样性与进化、热带经济海藻种苗繁育与人工养殖、热带大型藻加工与高价值产品开发等研究。
三、科研成果(近5年)
(一)科技奖励
1. “海绵共附生微生物的分离、保存、活性评价与抗稻瘟病生物农药的研制”获2011年度获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 “琼枝麒麟菜高产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获2013年度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3. “黎族人群β-珠蛋白基因41-42(-CTTT)缺失突变的分子进化及海南人群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的研究”获2011年度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五);
4. “红树林利福霉素小单孢菌新种的发现及其抗MRSA活性新化合物的研究”获2012年度获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5. “新SCCmec型别的基因测序及本地MRSA多重耐药机制研究”获2013年度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四);
6. “热带半封闭港湾赤潮及其生物综合防控研究”获2014年度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五)。
(二)代表性论文(不超过10篇)
1. HQ Huang, FT Zhang, M Liu, Y Cui, QG Sun, J Zhu, XX Zou, SX Bao*.Paenibacillus silvaesp. nov., isolated from tropical rainforest soil. Int J Syst Evol Microb, 2017, 67(4): 795-799
2. HQ Huang, FZ Feng, M Liu, FT Zhang, QG Sun, SY Qin and SX Bao*.Paenibacillus segetissp. nov., isolated from soil of a tropical rainforest.Int J Syst Evol Microb,2016, 66(9), 3703-3707
3. XX Zou, J Xiao, HQ Huang, XL Zhang, FT Zhang, QG Sun, M Liu and SX Bao*. Population diversity ofPasteuria penetransfrom pepper fields and its genetic variation from single root-knot nematodes. Nematology, 2015, 17:865-876
4. HQ Huang, SS Xing, WD Yuan, Y Wang, M Liu, QG Sun, XZ Lin, SX Bao.Nocardiopsis mangroveisp. nov., isolated from mangrove sediment.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2015, 107(6):1541-1546
5. Y Wang, HQ Huang,WD Yuan, H Wei, YQ Chen,J Zhu, M Liu, XX Zouand SX Bao*.Streptomyces mangroveisp. nov., a novel actinomycete from mangrove soil. Int J Syst Evol Microb, 2015, 65(9): 3086-3090
6. J Zhu, Z Fang, M Liu, L Liang, HQ Huang, XX Zou, XZ Lin, SX Bao*.Effects of temperature, salinity and light intensity on the growth, pigment and carrageenan ofBetaphycus gelatinum.Algological Studies, 2014, 145/146: 135-144
7. QF Zeng, HQ Huang, J Zhu, Z Fang, QG Sun, SX Bao*.A new nematicidal compound produced by Streptomyces albogriseolus HA10002.Antonie van Leeuwenhoek, 2013, 103(5):1107-1111
8. HQ Huang, Y Wang, C Xiao, JJ Ye, M Liu, WD Yuan, XP Wu, J Zhu, Z Fang, SX Bao*.Gracilibacillusmarinussp. nov., isolated from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Antonie van Leeuwenhoek, 2013, 104(5): 695-701
9. M Liu, T Xiao, Y Wu, F Zhou,HQ Huang,SX Bao and WC Zhang.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hypoxia area and the adjacentEast China Sea.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 2012, 7(2): 025001
10. C Xiao, HQ Huang, JJ Ye, XP Wu, J Zhu, BL Zhan, SX Bao*.Ornithinibacter aureusgen. nov., sp. nov., a novel member of the family Intrasporangiaceae.Int J Syst Evol Microb. 2011, 3 (61): 659-664
(三)专著
鲍时翔、黄惠琴主编.海洋微生物学.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5
(四)专利及其它成果
1. 黄惠琴,朱军,吴春燕,等.国家发明专利:一株抗病毒放线菌HA10206及其应用.专利号:ZL201110316747.4
2. 朱军,黄惠琴,吴春燕,等.国家发明专利:一株抗病毒放线菌HA10211及其应用.专利号:ZL201110315399.9
3. 邹潇潇;鲍时翔;黄惠琴;朱军;刘敏;孙前光;贺乐;林勇;郑业辉.一种荧光定量PCR检测穿刺巴斯德芽菌的方法.申请号:201410686868.1
4. 黄惠琴,刘敏,鲍时翔,李逾,孙前光,朱军.一株具有抗病毒活性的海洋放线菌及其应用.申请号:201510590999.4
5. 黄惠琴,鲍时翔,朱军,孙前光,刘敏,邹潇潇.一株具有杀根结线虫活性的海洋放线菌及其应用.申请号201510584852.4
6. 黄惠琴,鲍时翔,易子霆,朱军,孙前光,刘敏,邹潇潇.一种降解纤维素的嗜松青霉及其在秸杆发酵中的应用.申请号201510591081.1
7. 黄惠琴,鲍时翔,刘敏,秦送玉.一株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及其在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申请号201610077317.4
四、承担科研项目情况(近5年,注明项目类型、名称、执行年限、经费等)
(一)已完成项目
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根结线虫重寄生菌穿刺巴氏杆菌的人工培养及培养机制研究”(31170062),2012.1-2015.12,56万元;
2. 主持973计划前期“根结线虫离体培养及其利用穿刺巴氏杆菌防治的基础研究”(2010CB134506),2010.4-2012.8,65万元;
3. 主持海南省重大科技项目子课题“热带生物种质与基因资源研究”子课题“海洋稀有放线菌的分离与活性评价”(ZDZX2013023-1),2013.1-2015.12,30万元;
4. 参与948项目“高效新型微生物资源引进与创新”(2011-G25),2011.4-2015. 12,42万元。
(二)在研项目
1. 南锋专项“南海海洋生物资源的调查与评估”子课题“海洋大型海藻资源调查评估”2018.1-12,75万元;
2. 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资金“中国—东盟热带海藻资源合作研究工作站”2018.1-12,90万元;
3.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要工业用海藻高效养殖及绿色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子课题“南海工业用海藻繁育及精细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2014050402),2014.1-2017.12,123万元;
4.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马尾藻功能性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研发”(ZDYF2017131),2017.1-2018.12,25万元;
5.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热带经济红藻——鸡冠菜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研究”(317261),2017.1-2018.12,5万元。
五、研究生招生专业
博士招生专业:农业生物技术
硕士招生专业:微生物学,农业生物技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六、联系方式
(一)通讯地址及邮编
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邮编:571101)
(二)联系电话
办公电话:0898-66891557
手机:13637647856
E-mail:bsxitb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