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生导师覃新导个人简介
一、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学历、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导师类型、教育及工作经历、主要学术和社会兼职情况、奖励及荣誉、科研成效等)
覃新导:男,1969年5月出生,广西来宾人,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工作,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所级热带特色水稻科技创新团队主要成员。担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第十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热带作物学会专委会理事等社会兼职。
1992年6月本科毕业于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植物保护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
2008年6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
1992年7月~1998年4月,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政治辅导员/讲师
1998年5月~2008年5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牧所、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党总支副书记/副研究员,
2008年6月~2015年10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州实验站,站长/研究员
2015年11月~2017年2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基地处,研究员/五级职员
2017年3月~现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五级职员
奖励及荣誉:
1、2006获得年院优秀党务工作者,品资所党总支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2、“香根草在木薯地的水土保持研究与推广”获2006年海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六完成人)。
3、“华南系列木薯新品种的育成与应用推广”获2005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第四完成人)。
4、“海南饲用植物资源调查及性状鉴定”获2003年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十完成人)。
5、“华南系列木薯新品种的应用推广”获2003年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第四完成人)。
6、“南方种植高产高蛋白柱花草及养畜技术推广”获2003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第九完成人)。
二、研究方向简介(不超过200字)
主要从事热带作物植保方面研究。以木薯、热带牧草等作物害虫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针对储藏害虫研究,调查害虫发生分布、危害规律及生物学特性,提出绿色防控措施。
三、科研成果(近5年)
(一)代表性论文(不超过10篇)
1、木薯单爪螨发生与生物防治研究进展.农学学报. 2013.3(06):39~44
2、油棕苗期叶斑病的病原鉴定及基生物学特性研究.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4.36(6):791~801
3、海南省热带牧草病害调查及病原菌初步鉴定.热带作物学报. 2014.35(5):967~973
4、Allelopathic potential and volatile compounds of Manihot esculenta Crantz against weeds. Allelopathy Journal .2016.37(2): 195-206
5、木薯叶片厚度、蜡质含量和气孔密度与抗朱砂叶螨的关系.热带作物学报. 2017.38(3):541~544
6、防治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的生防菌株筛选和防效测定.热带作物学报. 2017.38(8):1519~1528
7、油棕草茎点霉叶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毒力测定.热带作物学报. 2017.38(9):1694~1699
(二)专著
1、《中国木薯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编委.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木薯间套作与高效利用技术》(副主编.海南出版社.2015)
四、承担科研项目情况(近5年,注明项目类型、名称、执行年限、经费等)
(一)已完成项目
1、担任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广州综合试验站站长(2008~2016,经费450万)
2、主持2016年院重点专项“海南农业技术精准扶贫示范基地建设”(2016.10~2017.9,经费60万,协作网[2016]10号)
(二)在研项目
1、主要参与院科研基本业务专项“热带稻种资源精准鉴定与功能基因利用”(2018,经费20万)
2、主要参与国家基金项目“植物选择吸收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和无机氮的动态变化及机制研究”(2015~2017,经费25万,批准号41403003)
3、主要参与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基于木薯废弃物的种养关键技术研究”(2016~2017,经费15万,粤科规财字[2015]150号)
4、主要参与海南省基金项目“芽孢杆菌对木薯细菌性枯萎病防效及叶围微生态影响研究”(2015~2016,经费3万,编号20153128)
五、研究生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植物保护、昆虫学
六、联系方式
(一)通讯地址及邮编
海南省儋州市宝岛新村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571737
(二)联系电话
办公电话:0898-23302863
手机:13976126328
E-mail:xdq888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