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生导师个人简介
一、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学历、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导师类型、教育及工作经历、主要学术和社会兼职情况、奖励及荣誉、科研成效等)
胡永华,男,1978年4月出生,江西人,博士研究生学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工作,研究员、研究室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高层次引进人才。
教育及工作经历:2001年6月毕业于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现海南大学)植物保护专业获学士学位,2004年6月毕业于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现海南大学)遗传育种专业获硕士学位,2009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生物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4年7月至2006年8月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工作,2009年7月至2017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工作,2017年10月至今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工作。
主要任职情况: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利用研究室主任、海南省海洋生物资源功能性成分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固定成员。
奖励及荣誉:获得的奖励和荣誉主要有(1)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奖二等奖,(3)青岛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4)青岛市青年科技奖,(5)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6)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7)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8)山东省优秀毕业生等。
科研成效:主持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围绕海水养殖动物疫病这一重大科学问题,在海洋动物病原菌的致病机制、海水鱼类免疫以及疫病免疫防控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研究结果已在《Applied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Vaccine》、《Virulence》、《Infection and Immunity》、《Journal of Proteomics》、《Developmental and Comparative Immunology》、《Veterinary Research》和《Fish& Shellfish Immunology》等相关研究领域的权威/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52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和通讯作者论文35篇(JCR I区论文24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总影响因子105(按刊物5年平均影响因子计算),有2篇论文被国际生物医学搜索引擎BioMedLib评为Top20论文,有1篇论文被《Developmental and Comparative Immunology》评选为Top 25论文;论文他引270余次,单篇论文最高他引57次;目前已有一个疫苗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疫苗安全证书;获得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6项。
二、研究方向简介(不超过200字)
(1)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发生机制与免疫防控:主要包括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海洋动物抗感染机制以及疫病免疫防控(着重于疫苗的研发)等研究;
(2)海洋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从来自热带海洋环境或深海样品中分离、培养微生物,建立热带海洋微生物资源库;筛选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如具有产酶特性、环境修复功能的微生物,具有改善动物体内微环境、增强免疫防御能力的有益微生物,优化微生物发酵工艺并进行产业化开发。
三、科研成果(近5年)
(一)科技奖励
2016年获青岛市青年科技奖;
2015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2013年获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
2012年度青岛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2012年获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第三届“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
2011年度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二)代表性论文(不超过10篇)
1. Hu YH, Liu CS, Hou JH, Sun L. Identific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molecular application of a virulence-associated autotransporter from a pathogenicPseudomonas fluorescensstrain. 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09;75(13):4333–40.
2. Hu YH, Sun L. A bivalentVibrio harveyiDNA vaccine induces strong protection in Japanese flounder (Paralichthys olivaceus). Vaccine. 2011;29(26):4328–33.
3. Hu YH, Cheng S, Zhang M, Sun L.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of a live vaccine againstEdwardsiella tardaandVibrio harveyi: laboratory vs. mock field trial. Vaccine. 2011;29(24):4081–5.
4. Hu YH, Chen L, Sun L. CXCL8 ofScophthalmus maximus: expression, biological activity and immunoregulatory effect. Dev Comp Immunol. 2011;35(10):1032–9.
5. Hu YH, Li YX, Sun L.Edwardsiella tardaHfq: impact on host infection and global protein expression. Vet Res 2014;45(1):23.
6. Zhang J, Li YX,Hu YH*.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eleven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s in half-smooth tongue sole,Cynoglossus semilaevis. Fish Shellfish Immunol. 2015;44(1):272–82.
7. Hu YH, Sun L. The global regulatory effect ofEdwardsiella tardaFur on iron acquisition, stress resistance, and host infection: A proteomics-based interpretation. J Proteomics. 2016;140:100–10.
8. Chi H, Bøgwald J, Dalmo RA, Zhang W,Hu YH*. Th17 master transcription factors RORα and RORγ 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IL-17C, IL-17D and IL-17F inCynoglossus semilaevis. Dev Comp Immunol. 2016;55:169–78.
9. Li MF,Hu YH*. C5a ofCynoglossus semilaevishas anaphylatoxin-like properties and promotes antibacterial and antiviral defense. Dev Comp Immunol. 2016;60:139–48.
10. Hu YH, Zhang BC, Zhou HZ, Guan XL, Sun L.Edwardsiella tarda-induced miRNAs in a teleost host: Global profile and role in bacterial infection as revealed by integrative miRNA-mRNA analysis. Virulence. 2017;8(7):1457–1464.
(三)专著
无
(四)专利及其它成果
1. 孙黎,胡永华;一种细菌五型分泌蛋白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专利号:ZL200810237788.2;授权时间:2013-01-16。
2. 胡永华,孙黎;一种哈氏弧菌DNA疫苗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专利号:ZL201110093149.5;授权时间:2013-04-24。
3. 孙黎,胡永华;一种交叉保护疫苗;专利号:ZL201110093184.7;授权时间:2013-06-26。
4. 孙黎,贾盼盼,胡永华;一种鳗弧菌重组蛋白的应用;专利号:ZL201210445275.7;授权时间:2013-11-13。
5. 胡永华,孙黎; 一种荧光假单胞菌重组蛋白疫苗及其制备;专利号:ZL201210065167.7;授权时间:2013-12-04。
6. 孙黎,孙云,胡永华 一种海豚链球菌三价DNA疫苗及其构建方法;专利号:ZL201210152378.4;授权时间:2014-12-03
四、承担科研项目情况(近5年,注明项目类型、名称、执行年限、经费等)
(一) 已完成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迟缓爱德华氏菌V型分泌系统的分析研究(2014-2016),经费23万元,主持;
2.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专题项目(2013-2017),热液微生物的密度感应系统,经费197万元,主持;
3. 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课题(2011-2015),海水鱼类重要病原菌多价疫苗及其自然导入,经费150万元,主持;
4. 国家973计划项目子课题,鱼类应对虹彩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与调控网络(2012-2016),经费68万元,主持;
(二) 在研项目
1. 农业部南锋专项子课题,南海微生物资源调查与分类鉴定(2018-2020),2018年经费96万元,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迟缓爱德华氏菌Hfq互作sRNA及其在致病中的作用与调控机制(2015-2018),经费93万元,主持;
3.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2018-2022),300万元,主持;
4.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开放基金,冲绳海槽热液区致病微生物及其与环境适应性研究(2017-2019),经费100万元,主持;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迟缓爱德华氏菌关键免疫逃逸因子及其作用机制和应用潜能(2014-2018),经费300万元,参与。
五、研究生招生专业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生物学、微生物学、水产学、免疫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海洋生物学
六、联系方式
(一)通讯地址及邮编
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571101
(二)联系电话
办公电话:0898-66890671
手机:18561539391
E-mail:huyonghua@itbb.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