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导师专栏

杨本鹏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生导师个人简介


一、基本信息

杨本鹏,男,1964年11月出生,云南省宣威市人,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儋州综合试验站站长,兼任海南省甘蔗学会理事长、农业部糖料专家指导专家组成员、农业部热带作物及制品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糖业协会专家组成员。

主要工作经历分为三个类型:一是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从事科技管理工作;二是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政府从事科技、教育、扶贫等管理工作;三是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专职从事科研工作。

主要科研工作是从事甘蔗生物技术、甘蔗耕作栽培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甘蔗产业领域专家,在国内业界有较高的影响,在甘蔗脱毒种苗繁育及配套综合技术研究方面有较深的造诣。首创了脱毒种苗原种苗露天移栽假植、甘蔗脱毒种苗单双芽横排稀植栽培法,构建了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综合技术体系。先后主持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专项、国家发改委高新技术专项、科技部星火计划专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海南省重点项目等19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和农业部“948”专项等项目5项。

工作以来,先后获得全国农业先进个人、全国首届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先进个人、全国科技扶贫先进工作者、全国振华科技扶贫奖、海南省青年科技奖,以及海南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等10余项。

二、研究方向简介

主要研究方向:甘蔗生物技术与甘蔗耕作栽培。重点开展:甘蔗脱毒种苗研究与应用、甘蔗营养栽培及节水栽培、甘蔗病虫草综合防控及甘蔗抗逆品种选育等。

三、科研成果

(一)科技奖励

2014年“甘蔗健康种苗规模化繁育与应用”(第1)获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2013年“海南龙血树组培快繁及诱导血竭的研究”(第2)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海南甘蔗病毒病原鉴定与检测技术体系建立及应用”(第6)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2年研发的主要产品获中国高新技术优秀产品奖1项;2009年“甘蔗健康种苗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第1)获海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5年“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甘蔗抗旱新种质的研究”(第2)获海南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二)代表性论文

   1、杨本鹏,甘蔗种植效率提高是蔗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国糖业,2013,25(6);

   2、甘蔗钾素吸收、累积和分配的动态变化特征.彭李顺;杨本鹏*.热带作物学报. 2016,37(10):1872-1876

   3、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田间繁育技术研究.蔡文伟;杨本鹏*.热带作物学报. 2016,37(4):653-659

   4、不同处理方式对甘蔗蔗茎脱毒效果的影响.武媛丽;王俊刚;蔡文伟;张树珍;杨本鹏*广东农业科学. 2016,11

   5、不同海拔甘蔗蔗糖分的积累特征.甘仪梅,赵兴东,蔡文伟,张树珍,白亚东,杨丽华,杨桂林,曹峥英,杨本鹏*.热带生物学报, 2015, 6(1): 65-68

    6、不同螟虫抗性甘蔗种质营养物质含量比较.杨乃博,伍苏然,沈林波,张雨良,张树珍,杨本鹏*.南方农业学报, 2015, 46(1): 58-61

   7、不同光照强度及温度对甘蔗脱毒原种苗增殖效果的影响.武媛丽,昝丽梅,张树珍,杨本鹏*.热带农业科学, 2015, 35(7): 14-18

   8、两种不同启动子驱动下1-SST基因转化甘蔗的抗旱性比较.武媛丽,张树珍,李晓君,蔡文伟,杨本鹏*.热带作物学报, 2014, 35(1) : 001-006

   9、第二轮国家甘蔗品种集成示范在海南临高的试验结果分析.蔡文伟,熊国如,伍苏然,杨本鹏*.种子, 2014, 33(3): 101-103

   10、新台糖22号甘蔗脱毒种苗宿根性研究.蔡文伟,曾军,张树珍,熊国如,王俊刚,王文治,杨本鹏*.广西糖业, 2014, 5: 11-12

(三)专著

1、杨本鹏等:甘蔗脱毒种苗栽培技术(DVD),南方音像出版社,2013.01;

2、杨本鹏等:甘蔗脱毒种苗田间繁育技术(DVD),南方音像出版社,2013.10。

(四)专利及其它成果

1、杨本鹏等,丛生竹组培快繁的生根方法(专利号:CN200410097715.X);

2、杨本鹏等,运用龙血树组织培养生产血竭的方法(专利号:ZL200410010549.5);

3、杨本鹏等,热带气生兰钵式给养栽培法(专利号ZL20051000719.9)

4、杨本鹏等,石斛兰立体槽式给养栽培法(专利号ZL200610071307.6)

5、杨本鹏等,一种人工栽培龙血树诱导生产血竭的方法(专利号ZL200710100470.5);

6、杨本鹏等,甘蔗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病原的多重PCR检测方法(专利号:ZL200710193814.1);

7、杨本鹏等,一种甘蔗健康种苗原种苗露天移栽假植方法(专利号:ZL201110462984.1);

8、杨本鹏等:一种甘蔗单芽双芽横排种植机(专利号:ZL201210109885.X);

9、杨本鹏等:甘蔗单芽段种茎切种机(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520275086.9);

10、杨本鹏等:甘蔗开行施肥松垄一体机(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520369542.6);

11、杨本鹏等:一种灌装式喷药机(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520376380.9);

12、杨本鹏等:一种便携式灭虫灯(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520418879.1);

13、杨本鹏等:一种甘蔗种植覆土装管盖膜机(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520361774.7)。

四、承担科研项目情况(近5年)

(一)已完成项目

1、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项目,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2008—2015),340万元。

2、甘蔗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热科院科技攻关专项(编号:1630052015036),(2015—2016),40万元。

3、科技部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甘蔗脱毒健康种苗工厂化培育与应用(2011—2013),60万元。

(二)在研项目

1、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CARS-170716),(2016—2020),总经费250万元。

  2、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项目:甘蔗健康种苗繁育与标准化种植示范基

地(2018-2020)90万

五、研究生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

六、联系方式

(一)通讯地址及邮编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学院路4号,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邮编:571101.

(二)联系电话

办公电话:0898-66986392

手机:13907552869

E-mail:y-bp@163.com


 

上一篇:白昌军
下一篇:黄惠琴

来源: 研究生教育导师 发表时间:2011-04-11 点击次数:


版权所有: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生处   琼ICP备100020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