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导师专栏

张治礼

导师基本情况
姓  名
 张治礼
性  别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员
是否
兼职
出生年月
1970-05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定 职 时 间
2009
最后学历、学位
(包括毕业时间、学校、系科、学位)
国内: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2002年6月毕业并获博士学位,
国外:以色列Ben_Gurion大学博士后(2005-2006)
学科、专业名称
植物学硕士/作物遗传育种博士
研 究 方 向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植物分子生物学)
工作单位(院系所)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联 系 电 话
0898-65314866/66984499
主要学习与工作经历(从高中毕业后填起)
自何年月
至何年月
在何地、何校或单位
学习或任职
1993.9
1996.7
1999.9
 
2002.7
2004.5
 
 
2007.11
1996.6
1999.8
2002.6
 
2004.4
2007.10
 
 
至今
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农学部植物学专业
中国热科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研究生处/橡胶研究所
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学习(植物学)
任职(助研)
学习(作物遗传育种)
 
任职(副主任)
任职(副主任/副所长/课题组长、研究员)
 
任职(副院长、课题组长、研究员)
近  五  年  科  研  情  况
 
 
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共 31  篇,出版专著(译著等)    部。
获奖成果共 1  项;其中:国家级     项,部(省)级  1  项。
目前承担项目共  5  项,其中:国家级  2  项,部(省)级 2  项;发明专利  1  项
近三年科研经费共  89  万元;  年均  29.6  万元。
最有
代表
性的
论文专著
和获
奖项
目等
成果(论文、专著、获奖项目)名称
成果鉴定、颁奖部门及奖励类别、等级或发表刊物与出版单位、时间,刊物级别,SCI者注明影响因子
本人署  名次序
1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HbCDPK1, an Ethephon-Induced 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Gene of Hevea brasiliensis
Biosci Biotech and Biochem.
2010,74:2183-2188  IF1.326
 
通讯
作者
2
HbMT2, An Ethephon-Induced Metallothionein Gene From Hevea Brasiliensis Responds To H2O2 Stress
2010 ,48(8):710-715   IF2.485
通讯
作者
3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an ethephon-induced Hsp70 involved
in high and low-temperature responses in Hevea brasiliensis
Plant Physiol Biochem, 2009,47(10):954-959      IF2.485
1
4
Cloning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fructose-1,6-bisphosphate aldolase gene regulated by high-salinity and drought in Sesuvium portulacastrum
Plant Cell Rep,
2009,28:975–984      IF2.485 2.301
通讯
作者
5
卡瓦胡椒繁殖技术研究
2009年海南省科技进步2等奖
1
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起止
时间
科研
经费
本人承
担任务
或排序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8-2010
16万
主持人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8-2010
18万
项目执行人
3
海南芒果园持续优质高产稳产技术集成与示范,
海南省科学事业费项目
2010-2012
45万
主持人
4
海南芒果反季节早熟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海南省重点科技项目(已立项)
2011-2013
10万
主持人
培养硕士生的情况
时  间
协助指导的硕士生的研究方向
人数
学校
本人担任工作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植物学、发育生物学
植物学、发育生物学
植物学、发育生物学
 
4
4
3
海南大学
海南大学
海南大学
注:本人从2007年开始从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海南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共15名,已毕业获得学位10名。
本人从事的主要研究领域、方向及其特点和意义
    1.橡胶树胶乳再生分子生物学研究。以胶乳为研究对象,以乙烯利刺激促进胶乳增产为切入点,通过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研究手段,分离鉴定乙烯利刺激响应基因和蛋白并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率先提出了“橡胶树成熟乳管中含有抑制乳管分化因子的假说”,并证实成熟乳管的死亡和去除可以导致密集乳管的发生,为深入研究乳管分化的机制提供了新思路;以揭示乙烯利刺激橡胶树增产过程中的乙烯信号转导和乙烯利刺激橡胶树增产的分子机制为目标,已成功构建了3个胶乳cDNA文库,识别并获得了510个差异表达的基因EST,其中包括上调基因118个,下调基因11个;已获得19个上调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部分基因的表达及功能进行了鉴定。这些工作的完成,将有助于解析橡胶树产胶生理中的一个重要基础性问题——乙烯利刺激橡胶树增产的分子机制,并为指导乙烯利刺激割胶技术的发展和新型刺激剂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已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8篇。
    2. 植物抗逆生理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以热带滨海盐滩特有红树林植物为研究材料,采用植物解剖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研究其在形态结构、生理生化以及分子水平的耐盐机制,并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进行分子改良,为培育耐盐碱、耐干旱和适应性强的作物新种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措施。
系统研究了红树林伴生植物——海马齿在高盐生境下的生长及生理响应;同时以海马齿根系为研究对象,成功构建了海水诱导差异表达cDNA文库,识别并获得了170个差异表达基因的EST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工作,初步阐明了海马齿耐盐碱的结构、生理以及分子特征,为深入研究海马齿耐盐碱的分子机制,挖掘海马齿耐盐碱新基因并应用于基因工程育种打下了基础。已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篇。
    3.热带果树产期调节的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基础。以芒果以研究对象,系统开展芒果反季节生产中产期调节技术及其生理、分子基础的研究,以期系统阐明芒果反季节生产中产期调节的生理及其分子生物学基础。2008开始相关研究,已建立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芒果品种的产期安全调节技术措施及技术体系,系统完成了相关生理参数的测定工作,目前正在开展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上一篇:徐立
下一篇:胡美姣

来源: 研究生教育导师 发表时间:2011-11-04 点击次数:


版权所有: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生处   琼ICP备100020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