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领导集体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热区热点 » 详细
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即将在广东茂名启用
作者:未名 来源:人民网 日期:2021-05-25

包茂高速穿过茂名荔枝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杨建雄摄


  占地535.8亩,汇集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荔枝种质资源……5月20日,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建设落成仪式将在2021中国荔枝产业大会开幕式上举行。


  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位于广东省茂名市,该项目为茂名市国家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重点子项目,主要分为荔枝种质资源保存试验区、科技创新与展示区两大区域。其中,科技创新与展示区又包括荔枝博览馆、孵化中心、实验室等。所有馆区通过空中廊道相连,集科研、科普、观光旅游、示范推广多功能于一体。

空中廊道连接各处区域。 吴秒衡摄


  据了解,目前种质资源圃已收集到包括国内7大荔枝主产区(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四川、台湾)及国外11个国家(印度、孟加拉、尼泊尔、越南、泰国、以色列、澳大利亚、马达加斯加、南非、毛里求斯、巴西)的荔枝种质资源700多份,是当前国内保存荔枝种质资源最齐全、最丰富和最具特质的资源圃。


  “现在700余份种植资源已全部进圃,正在定植中。”茂名市农业农村局荔枝产业园办相关负责人刘付峤介绍,资源圃中既有目前国内推广度高的,如糯米糍、妃子笑、桂味等品种,也有来自国外的,像空(Kom)、本格尔(Bengal)等品种。


  除品种孵化培育外,资源圃还承担着品种保存的功能。刘付峤表示,虽然有些品种受制于环境、气候、地域等多方面因素不具市场价值,但确实是很好的育种材料。“资源圃的建设也是希望能汇聚全球更多的荔枝种质资源,给品种培优提供更多的选择。打造中国荔枝种业’硅谷’,为荔枝产业持续发展注入动能。”

中国荔枝博物馆位于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内部。 吴秒衡摄


  为配套品种培育与研发,资源圃内还设置了科技创新与展示区。其中,实验室主要承担品种检测与研究以及配套技术的研究功能,将引进先进的技术及设备。资源圃建成后,将为我国荔枝新品种的选育,推动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走进资源圃,除了看到各种荔枝苗圃,还有数座穿插在荔枝林中的仿唐建筑。这些建筑坐落于苗圃之间,通过空中廊道直接相连,游人可自由穿行,又不会对地下荔枝的生长造成破坏。


  荔枝种质资源保存试验区包括种质资源保存圃、鉴定圃、隔离圃、展示圃(区)四部分。其中,展示区按品种来源分为国内7区和国外11区,每个区域根据当地风土人情及品种特点,进行园林式设计。通过空中廊道与荔枝博览馆、孵化中心、实验室等相连,形成馆中有展、展中有馆的结构布局。

资源圃汇集700多个荔枝种质资源。 吴秒衡摄


  刘付峤介绍,整个展示区通过引入地域文化符号与荔枝科技、科普有机融合,让游客参与互动体验,加深对荔枝历史、文化、栽培技术的认知,达到科普教育的目的。


  目前,种质资源圃中的中国荔枝博览馆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室内布展,展馆展品也在征集中。孵化中心还将作为中国荔枝产业大会的永久会址,建设能够容纳1000人的会馆,集培训与活动举办功能于一体。



                                   责任编辑:院办公室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领导集体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巴布亚新几内亚热带棕榈作物产业化关键技术培训班在文昌顺利开班
  • 中国热科院在木薯花叶病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热区热点

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即将在广东茂名启用

  作者: 未名   来源: 人民网  日期: 2021-05-25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包茂高速穿过茂名荔枝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杨建雄摄


  占地535.8亩,汇集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荔枝种质资源……5月20日,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建设落成仪式将在2021中国荔枝产业大会开幕式上举行。


  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位于广东省茂名市,该项目为茂名市国家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重点子项目,主要分为荔枝种质资源保存试验区、科技创新与展示区两大区域。其中,科技创新与展示区又包括荔枝博览馆、孵化中心、实验室等。所有馆区通过空中廊道相连,集科研、科普、观光旅游、示范推广多功能于一体。

空中廊道连接各处区域。 吴秒衡摄


  据了解,目前种质资源圃已收集到包括国内7大荔枝主产区(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四川、台湾)及国外11个国家(印度、孟加拉、尼泊尔、越南、泰国、以色列、澳大利亚、马达加斯加、南非、毛里求斯、巴西)的荔枝种质资源700多份,是当前国内保存荔枝种质资源最齐全、最丰富和最具特质的资源圃。


  “现在700余份种植资源已全部进圃,正在定植中。”茂名市农业农村局荔枝产业园办相关负责人刘付峤介绍,资源圃中既有目前国内推广度高的,如糯米糍、妃子笑、桂味等品种,也有来自国外的,像空(Kom)、本格尔(Bengal)等品种。


  除品种孵化培育外,资源圃还承担着品种保存的功能。刘付峤表示,虽然有些品种受制于环境、气候、地域等多方面因素不具市场价值,但确实是很好的育种材料。“资源圃的建设也是希望能汇聚全球更多的荔枝种质资源,给品种培优提供更多的选择。打造中国荔枝种业’硅谷’,为荔枝产业持续发展注入动能。”

中国荔枝博物馆位于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内部。 吴秒衡摄


  为配套品种培育与研发,资源圃内还设置了科技创新与展示区。其中,实验室主要承担品种检测与研究以及配套技术的研究功能,将引进先进的技术及设备。资源圃建成后,将为我国荔枝新品种的选育,推动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走进资源圃,除了看到各种荔枝苗圃,还有数座穿插在荔枝林中的仿唐建筑。这些建筑坐落于苗圃之间,通过空中廊道直接相连,游人可自由穿行,又不会对地下荔枝的生长造成破坏。


  荔枝种质资源保存试验区包括种质资源保存圃、鉴定圃、隔离圃、展示圃(区)四部分。其中,展示区按品种来源分为国内7区和国外11区,每个区域根据当地风土人情及品种特点,进行园林式设计。通过空中廊道与荔枝博览馆、孵化中心、实验室等相连,形成馆中有展、展中有馆的结构布局。

资源圃汇集700多个荔枝种质资源。 吴秒衡摄


  刘付峤介绍,整个展示区通过引入地域文化符号与荔枝科技、科普有机融合,让游客参与互动体验,加深对荔枝历史、文化、栽培技术的认知,达到科普教育的目的。


  目前,种质资源圃中的中国荔枝博览馆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室内布展,展馆展品也在征集中。孵化中心还将作为中国荔枝产业大会的永久会址,建设能够容纳1000人的会馆,集培训与活动举办功能于一体。



                                   责任编辑:院办公室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