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领导集体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热区热点 » 详细
海南: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创办
作者:未名 来源:海南日报 日期:2021-08-18

1951年8月31日,政务院第100次政务会议作出《关于扩大培植橡胶树的决定》,对华南地区种植橡胶作出部署。决定指出,“为保证国防及工业建设的需要,必须争取橡胶自给”,要求自1952年至1957年,以最快的速度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川等5个省区种植巴西橡胶及印度橡胶770万亩(海南岛任务另定),争取10年后,每年产胶量达10万吨的目标。1951年11月,作为华南橡胶垦殖基地指挥决策机构的华南垦殖局在广州成立(次年迁至湛江市),下辖高雷、广西、海南三大垦区。

海南岛地处热带,适宜种植天然橡胶。根据中共中央作出在华南地区建立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重大决策,1950年9月,海南军政委员会发出通知,号召全岛为种植600万株橡胶苗而努力,同时颁布橡胶树育苗贷款办法,用信用贷款扶助私营橡胶园经营,鼓励发展橡胶种植业。10月2日,海南军政委员会把发展天然橡胶生产列为“海南建设事业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和海南农业的“首要任务”,确定对橡胶事业实行“大力恢复,大量发展,以国营为领导,扶助民营为主,有计划地稳步前进”的方针。

为加强橡胶事业的管理,海南军政委员会在农林处内设橡胶科。1951年1月,橡胶科升格为橡胶垦殖处,1952年改名为海南行署橡胶垦殖处。其任务是摸清已有橡胶园情况,组织恢复生产,依法没收官僚资本家的橡胶园归国家所有,给农民发放橡胶育苗贷款以及筹建地方国营橡胶垦殖场等。1951年初,国家开始拨出专款发展橡胶生产,建立坡塘、南太、南桥、木排、美文等5个国营橡胶垦殖场。4月,发放贷款5万元,支持226户胶农恢复生产。经过一系列的工作,海南的公私胶园绝大部分恢复生产并改进割胶技术,增加了产量,提高了制胶质量,新增种植胶树的工作也顺利进行。

1952年1月1日,华南垦殖局海南分局成立,海南区党委书记、行署主任冯白驹兼任局长,局机关驻海口市,领导全岛橡胶垦殖开发工作。华南垦殖局海南分局成立后,海南开始了大规模的开荒垦殖,橡胶树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中央有关部门和华南分局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均给予大力支持。到1953年上半年,在大开荒90多万亩的同时,海南垦区共种植橡胶树36.95万亩,营造防风林2万多亩。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到2020年,海南天然橡胶种植面积达到777.83万亩,产量33.78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0.5%。经过近70年的发展,海南天然橡胶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国防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领导集体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巴布亚新几内亚热带棕榈作物产业化关键技术培训班在文昌顺利开班
  • 中国热科院在木薯花叶病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热区热点

海南: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创办

  作者: 未名   来源: 海南日报  日期: 2021-08-18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1951年8月31日,政务院第100次政务会议作出《关于扩大培植橡胶树的决定》,对华南地区种植橡胶作出部署。决定指出,“为保证国防及工业建设的需要,必须争取橡胶自给”,要求自1952年至1957年,以最快的速度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川等5个省区种植巴西橡胶及印度橡胶770万亩(海南岛任务另定),争取10年后,每年产胶量达10万吨的目标。1951年11月,作为华南橡胶垦殖基地指挥决策机构的华南垦殖局在广州成立(次年迁至湛江市),下辖高雷、广西、海南三大垦区。

海南岛地处热带,适宜种植天然橡胶。根据中共中央作出在华南地区建立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重大决策,1950年9月,海南军政委员会发出通知,号召全岛为种植600万株橡胶苗而努力,同时颁布橡胶树育苗贷款办法,用信用贷款扶助私营橡胶园经营,鼓励发展橡胶种植业。10月2日,海南军政委员会把发展天然橡胶生产列为“海南建设事业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和海南农业的“首要任务”,确定对橡胶事业实行“大力恢复,大量发展,以国营为领导,扶助民营为主,有计划地稳步前进”的方针。

为加强橡胶事业的管理,海南军政委员会在农林处内设橡胶科。1951年1月,橡胶科升格为橡胶垦殖处,1952年改名为海南行署橡胶垦殖处。其任务是摸清已有橡胶园情况,组织恢复生产,依法没收官僚资本家的橡胶园归国家所有,给农民发放橡胶育苗贷款以及筹建地方国营橡胶垦殖场等。1951年初,国家开始拨出专款发展橡胶生产,建立坡塘、南太、南桥、木排、美文等5个国营橡胶垦殖场。4月,发放贷款5万元,支持226户胶农恢复生产。经过一系列的工作,海南的公私胶园绝大部分恢复生产并改进割胶技术,增加了产量,提高了制胶质量,新增种植胶树的工作也顺利进行。

1952年1月1日,华南垦殖局海南分局成立,海南区党委书记、行署主任冯白驹兼任局长,局机关驻海口市,领导全岛橡胶垦殖开发工作。华南垦殖局海南分局成立后,海南开始了大规模的开荒垦殖,橡胶树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中央有关部门和华南分局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均给予大力支持。到1953年上半年,在大开荒90多万亩的同时,海南垦区共种植橡胶树36.95万亩,营造防风林2万多亩。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到2020年,海南天然橡胶种植面积达到777.83万亩,产量33.78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0.5%。经过近70年的发展,海南天然橡胶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国防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