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热科院概况
    • 院领导集体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政策法规
    • 科技热点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合作企业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工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热区热点 » 详细
辣木产业 热潮之下需冷静
作者:中国农业新闻网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2019-07-01

  正值辣木生长旺季,海南省昌江县十月田镇才地村的辣木种植基地里一片翠绿,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新鲜辣木枝叶。基地负责人、海南中发辣木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福利,随手摘下几片辣木叶放进嘴里便嚼起来:“纯天然,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氨基酸。” 


  在种植基地旁边,近千亩土地已开垦平整完毕,作为昌江县调优农业产业结构的新兴主打产业,刘福利在政府扶持下计划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今年将种植规模扩大到1万亩,3年后达到5万亩。已经动工建设的辣木综合加工厂也将于今年10月投产,主要萃取生产植物黄酮、辣木益生菌口服液和辣木油,届时将构建起集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全产业链。


  辣木产业呈快速发展之势 



  近年来,印度、古巴、菲律宾、非洲等国家在辣木鲜菜、饲料、食品添加剂等方面应用力度加大,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欧美国家大量进口辣木原料开发保健品、护肤品、航空润滑油等,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辣木潮”。我国引种辣木的历史有100多年,但被国人关注和了解也是近年,去年7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古巴,并把辣木种子作为国礼赠送古巴后,我国“辣木热”持续升温,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在跃跃欲试,辣木产业呈快速发展之势。 


  据初步统计,2014年底国内有一定规模并计划大规模投资种植辣木的企业超过100家,在云南、海南、广东、四川、福建、贵州等地,连片种植面积约4万亩。其中,云南种植面积最大,约2.5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60%以上,海南3000亩,四川2000亩,福建2000亩,其他省份5000亩(包括河北等北方地区的大棚种植)。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郑学勤介绍,辣木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可食药两用,对于促进人体新陈代谢,防治“三高”等现代慢性疾病,治疗关节炎、骨质酥松等骨病以及美容护肤等有特殊效果。基于此,辣木应用广泛,颇具市场和推广价值,可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5月9日,正在昌江县辣木种植基地采摘鲜枝叶的红林农场职工唐碧告诉记者:“自己在公司打工,一天工钱100元。如果通过土地入股,公司除了免费提供种苗外,还以每吨1500元的价格收购新鲜辣木树干、树枝、树叶。” 


  “为了保障原料供应,我们将所有种植利润全部留给农户,公司只赚取加工利润。”刘福利说,辣木生长快速,水肥充足情况下一亩地可产新鲜辣木干、枝、叶5吨多,仅此一项农户一年便可收入7500多元。目前,辣木加工提取的单体钠、植物黄酮等精粉主要卖给日本和德国公司,每吨售价在200万元左右。 


  产业发展切忌“过火” 


  5月8日,国内首次辣木产业研讨会在海口举行,正如火热的辣木产业发展势头一样,能够容纳300多人的会议室被各地辣木产业从业者挤得满满当当。 


  对于辣木产业的开发,农业部农垦局局长王守聪提醒投资者:“一定要稳妥审慎、理性对待,一定要避免‘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现象,一定要把好事办好。” 


  王守聪介绍,目前国内企业种植辣木积极性高涨,有企业规划投资种植5万亩、10万亩等,有地方政府规划种植30万亩、50万亩等。但大家一定要清醒认识到,目前大规模发展时机还不成熟,首先是市场准入问题,作为外来物种,除辣木叶外,花、果荚、茎、种子、根等均未通过国家新食品原料行政许可,市场准入问题尚未解决。其次,对辣木的功效评价等研究力度和深度不足,制约产品市场开发;第三,消费者的认识和了解不够深入,市场认知度依然较低。对于目前出现的“高烧”苗头,亟须明确发展定位,理清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 


  在福建种了1000多亩辣木的庄千飞说:“目前行业整体情况多少有些不够冷静,我们在北京的市场调查显示95%的受访对象不知道辣木是什么东西,像‘辣木辣不辣’的笑话比比皆是,因此,投资者必须沉下心来做实业,明确市场定位和盈利点,切忌炒概念圈钱。” 


  产业规模要根据市场设定 


  中古辣木科技合作中心研究员刘昌芬,从2002年便在云南开始辣木栽培技术研究,是国内最早研究辣木的科学家之一。刘昌芬提醒企业,必须按部就班,根据市场需求设定种植面积和产业规模。国内急需建立辣木种子资源库,加强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研究。 


  虽然我国辣木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但王守聪认为,总体而言,辣木产业发展前景看好,符合热区作物结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和对外交流合作的需要。作为孕育中的新兴产业,辣木产业发展绝不能脱离市场这一“根基”,不能“过火”,否则可能导致产业发展的不平稳、不健康。辣木产业发展必须坚持“一主多元”,“一主”就是作为饲料,在发展养殖业、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多元”包括茶叶、蔬菜、保健品、药品、净水剂、食品添加剂等,定位高端,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同时,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模式,从全产业链布局,不仅要农牧结合发展,还要重视精深加工、服务环节建设,不断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特别是要引导科学理性消费,避免夸大宣传、恶意炒作,引导辣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热科院概况
    • 院领导集体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政策法规
    • 科技热点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合作企业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工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中国热科院在热区典型系统作物中农药的污染特征、影响机制和风险评价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 中国热科院“澜湄国家热带果蔬加工与检测合作平台建设”入选外交部全球发展倡议项目库首批项目清单
  • 庆丰收 迎盛会 中国热科院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在行动
  • 中国热科院揭示CC类谷氧还蛋白介导活性氧平衡调控木薯抗旱的分子机制
  • 热科这十年 | 围绕创新链布局设施链 持续强化能力条件支撑
  • 热科这十年 | 发挥科技人才优势资源 高位服务国家科技外交

热区热点

  • 广东湛江:徐闻菠萝熟了!书记县长公开信引客来

  • 广西扶绥成全国首个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机械化率达69%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热区热点

辣木产业 热潮之下需冷静

  作者: 中国农业新闻网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19-07-01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正值辣木生长旺季,海南省昌江县十月田镇才地村的辣木种植基地里一片翠绿,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新鲜辣木枝叶。基地负责人、海南中发辣木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福利,随手摘下几片辣木叶放进嘴里便嚼起来:“纯天然,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氨基酸。” 


  在种植基地旁边,近千亩土地已开垦平整完毕,作为昌江县调优农业产业结构的新兴主打产业,刘福利在政府扶持下计划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今年将种植规模扩大到1万亩,3年后达到5万亩。已经动工建设的辣木综合加工厂也将于今年10月投产,主要萃取生产植物黄酮、辣木益生菌口服液和辣木油,届时将构建起集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全产业链。


  辣木产业呈快速发展之势 



  近年来,印度、古巴、菲律宾、非洲等国家在辣木鲜菜、饲料、食品添加剂等方面应用力度加大,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欧美国家大量进口辣木原料开发保健品、护肤品、航空润滑油等,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辣木潮”。我国引种辣木的历史有100多年,但被国人关注和了解也是近年,去年7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古巴,并把辣木种子作为国礼赠送古巴后,我国“辣木热”持续升温,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在跃跃欲试,辣木产业呈快速发展之势。 


  据初步统计,2014年底国内有一定规模并计划大规模投资种植辣木的企业超过100家,在云南、海南、广东、四川、福建、贵州等地,连片种植面积约4万亩。其中,云南种植面积最大,约2.5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60%以上,海南3000亩,四川2000亩,福建2000亩,其他省份5000亩(包括河北等北方地区的大棚种植)。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郑学勤介绍,辣木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可食药两用,对于促进人体新陈代谢,防治“三高”等现代慢性疾病,治疗关节炎、骨质酥松等骨病以及美容护肤等有特殊效果。基于此,辣木应用广泛,颇具市场和推广价值,可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5月9日,正在昌江县辣木种植基地采摘鲜枝叶的红林农场职工唐碧告诉记者:“自己在公司打工,一天工钱100元。如果通过土地入股,公司除了免费提供种苗外,还以每吨1500元的价格收购新鲜辣木树干、树枝、树叶。” 


  “为了保障原料供应,我们将所有种植利润全部留给农户,公司只赚取加工利润。”刘福利说,辣木生长快速,水肥充足情况下一亩地可产新鲜辣木干、枝、叶5吨多,仅此一项农户一年便可收入7500多元。目前,辣木加工提取的单体钠、植物黄酮等精粉主要卖给日本和德国公司,每吨售价在200万元左右。 


  产业发展切忌“过火” 


  5月8日,国内首次辣木产业研讨会在海口举行,正如火热的辣木产业发展势头一样,能够容纳300多人的会议室被各地辣木产业从业者挤得满满当当。 


  对于辣木产业的开发,农业部农垦局局长王守聪提醒投资者:“一定要稳妥审慎、理性对待,一定要避免‘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现象,一定要把好事办好。” 


  王守聪介绍,目前国内企业种植辣木积极性高涨,有企业规划投资种植5万亩、10万亩等,有地方政府规划种植30万亩、50万亩等。但大家一定要清醒认识到,目前大规模发展时机还不成熟,首先是市场准入问题,作为外来物种,除辣木叶外,花、果荚、茎、种子、根等均未通过国家新食品原料行政许可,市场准入问题尚未解决。其次,对辣木的功效评价等研究力度和深度不足,制约产品市场开发;第三,消费者的认识和了解不够深入,市场认知度依然较低。对于目前出现的“高烧”苗头,亟须明确发展定位,理清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 


  在福建种了1000多亩辣木的庄千飞说:“目前行业整体情况多少有些不够冷静,我们在北京的市场调查显示95%的受访对象不知道辣木是什么东西,像‘辣木辣不辣’的笑话比比皆是,因此,投资者必须沉下心来做实业,明确市场定位和盈利点,切忌炒概念圈钱。” 


  产业规模要根据市场设定 


  中古辣木科技合作中心研究员刘昌芬,从2002年便在云南开始辣木栽培技术研究,是国内最早研究辣木的科学家之一。刘昌芬提醒企业,必须按部就班,根据市场需求设定种植面积和产业规模。国内急需建立辣木种子资源库,加强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研究。 


  虽然我国辣木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但王守聪认为,总体而言,辣木产业发展前景看好,符合热区作物结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和对外交流合作的需要。作为孕育中的新兴产业,辣木产业发展绝不能脱离市场这一“根基”,不能“过火”,否则可能导致产业发展的不平稳、不健康。辣木产业发展必须坚持“一主多元”,“一主”就是作为饲料,在发展养殖业、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多元”包括茶叶、蔬菜、保健品、药品、净水剂、食品添加剂等,定位高端,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同时,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模式,从全产业链布局,不仅要农牧结合发展,还要重视精深加工、服务环节建设,不断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特别是要引导科学理性消费,避免夸大宣传、恶意炒作,引导辣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catasbgs@126.com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