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领导集体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热区热点 » 详细
“兵团粮仓”是如何建成的?
作者:未名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2023-04-26

858.72公斤!863.8公斤!2021年、2022年,六师奇台农场连续两年刷新新疆冬小麦单产纪录。奇台农场素有“兵团粮仓”之称,是国家级优质小麦生产示范基地。


奇台农场冬小麦连年取得丰产、高产,不仅缘于得天独厚的水土资源优势,更是因为探索出了一种优良品种选用、科学管理、良种良法配套叠加的科学种植管理模式。今年,奇台农场冬小麦种植面积达16.8万亩。


加大种粮补贴力度,为种植户送上“定心丸”


“冬小麦长势良好,只要按照技术要求加强水肥管理,今年丰收不成问题。”4月19日,奇台农场十九连职工、佳禾钰成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志斌站在麦田旁信心满满地说,“合作社种植农作物面积在1000亩左右。今年,合作社大部分社员种的还是小麦,我们鼓励社员提前抢时播种。”


2022年,六师五家渠市出台乡村产业振兴扶持补助办法,对完成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的团场依据粮食总产和单产提高比例及种植规模,分别给予20万元至300万元不等的奖励,奇台农场连续两年刷新新疆冬小麦单产纪录,种植户因此拿到了一笔丰厚的奖励金。


“去年,国家、自治区提高小麦收购价格,从2021年每公斤2.6元提高到3.1元,大家种粮的积极性高涨。”六师五家渠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马旭说,2022年,师市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为实际种粮户一次性发放补贴资金1283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8993万元、产粮大县奖励资金2454万元、产油大县奖励资金1046.47万元、农机购置补贴4504万元,激发了大家的种粮积极性。


小麦创高产,种子是关键


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是农业提质增效、职工群众增产增收的核心,对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去年,奇台农场种植的由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新冬52号”冬小麦,以863.8公斤的单产,再次刷新新疆冬小麦高产纪录。这是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为北疆地区“量身”打造的小麦品种,具有分蘖能力强、抗寒、耐旱、抗倒春寒的特点,能较好适应北疆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


“优良品种是实现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原因。”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粮油研究室副研究员陈江鲁说,“新冬52号”每穗粒数约50粒,比一般小麦品种多出10粒,千粒重达53克至59克,比一般小麦品种高出10克,具有高产潜力。


“为给种植户提供最适宜种植的优良品种,我们每年都从疆内外科研院所、种业企业引进大量小麦新品种在示范基地进行种植,综合评价筛选出高产高抗优质的品种推荐给种植户大面积推广种植。”奇台农场农业发展中心主任孙志远说,该场目前大面积推广的小麦主栽品种和辅栽品种产量较高,良种覆盖率达百分之百。


适期适墒播种,为高产丰收打基础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去年秋天种子一播下去,我就知道奇台农场今年小麦收成差不了。”陈江鲁长期在奇台农场调研指导小麦生产,对该场小麦创高产充满信心。


根据奇台农场小麦生长规律,结合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六师农科所总结出一套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这套技术覆盖种子处理及播种、灭茬整地及平衡施肥、冬春季麦田管理以及后期管理的各个环节。


为了解决小麦整地播种问题,陈江鲁带领研究团队在奇台农场强化应用联合整地机,严格把控整地“齐、平、松、碎、净、墒”6字标准,保证小麦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适期适墒适量进行机械播种,提高小麦播种质量,培育壮苗,为小麦高产丰收打下基础。


2022年9月29日,奇台农场完成了冬小麦播种工作。经过一个冬天的“休眠”,目前,16.8万亩冬小麦正在滴水施肥,冬小麦出苗整齐,返青良好,长势喜人。


加快推广稳产高产技术


“小麦返青拔节期,要加强水肥管理,叶面要喷施矮壮素,这样可以防范干热风,增加粒重,抗倒伏。”4月13日,六师农科所技术人员来到奇台农场二十连,针对职工谢全仁种植的小麦返青拔节不理想的情况,进行“把脉问诊”,对症开出“处方”。


进入4月,奇台农场的冬小麦进入生长中期。“这一阶段,小麦由匍匐生长转向直立生长,生长速度逐渐加快,对水分养分的需求量加大,加强水肥管理,对夺取小麦高产十分重要。”六师农科所副研究员丁变红说。


“‘一喷三防’挺管用,条锈病、蚜虫等病虫害基数较往年大幅减少。”奇台农场二十五连职工刘春兰说,“去年5月中旬到6月上旬,共在麦田进行了三次‘一喷三防’作业,农场发放政策补贴给我省下了近2万元农资费用。”


2022年,兵团实施新的小麦“一喷三防”补贴政策,对小麦生长期喷施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混合剂等“一喷三防”措施给予补助,以防病虫害、干热风和早衰,有效促进了小麦稳产增产。


“奇台农场始终坚持‘藏粮于技’,用科技赋能农业,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孙志远表示,“藏粮于技”就是要充分挖掘土地、种子、肥料的增产潜力,用科技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推动成果转化,形成标准化体系


“新冬52号”是否可以大面积推广,迅速将北疆师市小麦亩产提高到800公斤以上?


“‘新冬52号’连续创高产具有重大意义,说明良种良法配套能够充分挖掘增产潜力。”兵团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广研究员宋敏说。


宋敏介绍,高产纪录是当年气候、土壤、投入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一地块种植同一品种作物采用同样的管护方法,也不一定能保证每年有同样或更高的产量,部分地块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其他地块可以平移复制。高产示范的意义在于总结推广经验,在品种方面加强良种推广辐射能力,推动小麦科技成果转化;在种植方面培育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增加小麦连片种植面积,同时通过推进全程机械化种植,推广适度增密、适期播种、系统化调、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病虫草害绿色综合防治、适期收获等八大关键技术,形成优质小麦标准化种植体系。在此基础上客观分析生产条件,制定符合实际的示范产量目标和大面积产量目标,积极稳妥提升小麦产量。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领导集体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巴布亚新几内亚热带棕榈作物产业化关键技术培训班在文昌顺利开班
  • 中国热科院在木薯花叶病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热区热点

“兵团粮仓”是如何建成的?

  作者: 未名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23-04-26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858.72公斤!863.8公斤!2021年、2022年,六师奇台农场连续两年刷新新疆冬小麦单产纪录。奇台农场素有“兵团粮仓”之称,是国家级优质小麦生产示范基地。


奇台农场冬小麦连年取得丰产、高产,不仅缘于得天独厚的水土资源优势,更是因为探索出了一种优良品种选用、科学管理、良种良法配套叠加的科学种植管理模式。今年,奇台农场冬小麦种植面积达16.8万亩。


加大种粮补贴力度,为种植户送上“定心丸”


“冬小麦长势良好,只要按照技术要求加强水肥管理,今年丰收不成问题。”4月19日,奇台农场十九连职工、佳禾钰成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志斌站在麦田旁信心满满地说,“合作社种植农作物面积在1000亩左右。今年,合作社大部分社员种的还是小麦,我们鼓励社员提前抢时播种。”


2022年,六师五家渠市出台乡村产业振兴扶持补助办法,对完成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的团场依据粮食总产和单产提高比例及种植规模,分别给予20万元至300万元不等的奖励,奇台农场连续两年刷新新疆冬小麦单产纪录,种植户因此拿到了一笔丰厚的奖励金。


“去年,国家、自治区提高小麦收购价格,从2021年每公斤2.6元提高到3.1元,大家种粮的积极性高涨。”六师五家渠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马旭说,2022年,师市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为实际种粮户一次性发放补贴资金1283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8993万元、产粮大县奖励资金2454万元、产油大县奖励资金1046.47万元、农机购置补贴4504万元,激发了大家的种粮积极性。


小麦创高产,种子是关键


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是农业提质增效、职工群众增产增收的核心,对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去年,奇台农场种植的由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新冬52号”冬小麦,以863.8公斤的单产,再次刷新新疆冬小麦高产纪录。这是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为北疆地区“量身”打造的小麦品种,具有分蘖能力强、抗寒、耐旱、抗倒春寒的特点,能较好适应北疆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


“优良品种是实现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原因。”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粮油研究室副研究员陈江鲁说,“新冬52号”每穗粒数约50粒,比一般小麦品种多出10粒,千粒重达53克至59克,比一般小麦品种高出10克,具有高产潜力。


“为给种植户提供最适宜种植的优良品种,我们每年都从疆内外科研院所、种业企业引进大量小麦新品种在示范基地进行种植,综合评价筛选出高产高抗优质的品种推荐给种植户大面积推广种植。”奇台农场农业发展中心主任孙志远说,该场目前大面积推广的小麦主栽品种和辅栽品种产量较高,良种覆盖率达百分之百。


适期适墒播种,为高产丰收打基础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去年秋天种子一播下去,我就知道奇台农场今年小麦收成差不了。”陈江鲁长期在奇台农场调研指导小麦生产,对该场小麦创高产充满信心。


根据奇台农场小麦生长规律,结合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六师农科所总结出一套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这套技术覆盖种子处理及播种、灭茬整地及平衡施肥、冬春季麦田管理以及后期管理的各个环节。


为了解决小麦整地播种问题,陈江鲁带领研究团队在奇台农场强化应用联合整地机,严格把控整地“齐、平、松、碎、净、墒”6字标准,保证小麦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适期适墒适量进行机械播种,提高小麦播种质量,培育壮苗,为小麦高产丰收打下基础。


2022年9月29日,奇台农场完成了冬小麦播种工作。经过一个冬天的“休眠”,目前,16.8万亩冬小麦正在滴水施肥,冬小麦出苗整齐,返青良好,长势喜人。


加快推广稳产高产技术


“小麦返青拔节期,要加强水肥管理,叶面要喷施矮壮素,这样可以防范干热风,增加粒重,抗倒伏。”4月13日,六师农科所技术人员来到奇台农场二十连,针对职工谢全仁种植的小麦返青拔节不理想的情况,进行“把脉问诊”,对症开出“处方”。


进入4月,奇台农场的冬小麦进入生长中期。“这一阶段,小麦由匍匐生长转向直立生长,生长速度逐渐加快,对水分养分的需求量加大,加强水肥管理,对夺取小麦高产十分重要。”六师农科所副研究员丁变红说。


“‘一喷三防’挺管用,条锈病、蚜虫等病虫害基数较往年大幅减少。”奇台农场二十五连职工刘春兰说,“去年5月中旬到6月上旬,共在麦田进行了三次‘一喷三防’作业,农场发放政策补贴给我省下了近2万元农资费用。”


2022年,兵团实施新的小麦“一喷三防”补贴政策,对小麦生长期喷施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混合剂等“一喷三防”措施给予补助,以防病虫害、干热风和早衰,有效促进了小麦稳产增产。


“奇台农场始终坚持‘藏粮于技’,用科技赋能农业,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孙志远表示,“藏粮于技”就是要充分挖掘土地、种子、肥料的增产潜力,用科技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推动成果转化,形成标准化体系


“新冬52号”是否可以大面积推广,迅速将北疆师市小麦亩产提高到800公斤以上?


“‘新冬52号’连续创高产具有重大意义,说明良种良法配套能够充分挖掘增产潜力。”兵团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广研究员宋敏说。


宋敏介绍,高产纪录是当年气候、土壤、投入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一地块种植同一品种作物采用同样的管护方法,也不一定能保证每年有同样或更高的产量,部分地块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其他地块可以平移复制。高产示范的意义在于总结推广经验,在品种方面加强良种推广辐射能力,推动小麦科技成果转化;在种植方面培育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增加小麦连片种植面积,同时通过推进全程机械化种植,推广适度增密、适期播种、系统化调、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病虫草害绿色综合防治、适期收获等八大关键技术,形成优质小麦标准化种植体系。在此基础上客观分析生产条件,制定符合实际的示范产量目标和大面积产量目标,积极稳妥提升小麦产量。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