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热区热点 » 详细
林下生“金”产业富民
作者:未名 来源:海南日报 日期:2023-12-07

“最近我们的工作重点是打包凤梨苗,这批苗马上就要销往岛内各市县。”12月6日,天气虽已转凉,儋州市中和镇林枫堂水果种植基地却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工人们娴熟地为凤梨苗“穿”上“外衣”,将它们送上运输车销往各地。


走近一看,这个基地有点特别——和普通农田里整齐划一的作物不同,这里的地里既有“高个”又有“矮个”,像时尚界说的“混搭”。基地负责人、海南林枫堂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先锋介绍,这是该基地正在发展的林下经济。


“我们基地种有550亩泰国香水金椰和650亩泰国8号菠萝蜜,这些作物种植时间比较长,比如香水金椰,需要4年才能挂果,而且一亩地只能种18—20株椰树,树与树之间有很大的空间。”李先锋说。


种植时间长,间隔空间大,李先锋参考各省市做法,再结合自己的经验,决定在空地上“混搭”其他作物,通过高矮作物的错位搭配更充分地利用土地资源。同时,这样的种养方式,能为基地在椰子和菠萝蜜的种植过渡期增添收益。


模式确定了,还需要确认什么作物适合与椰子、菠萝蜜“混搭”。李先锋为此做足功课,“我们不能只考虑经济收益,还要考虑椰子和菠萝蜜的生长特性,尤其是菠萝蜜,不能浇太多水,如果林下作物需要的水分太多,就会影响到它的生长,这就舍本逐末了”。


经过细心挑选,种植时间不长、需要水分不多的凤梨成为李先锋的最佳选择。很快,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900亩凤梨入驻林枫堂水果种植基地。“凤梨亩产量约4000斤,按现在5元一斤的市场价计算,亩产值能达到2万元。”李先锋介绍。


“林下种凤梨,不仅有效盘活林下土地资源,还可以减少地面杂草、增加土地肥力,促进果树生长发育,实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李先锋说,林下经济不仅对土地培育与作物生长有好处,还能为当地提供更多岗位,促进村民增收。


“种植凤梨后,基地里可忙了,我们除了卖果还卖苗,大伙儿几乎是全年无休。”李先锋说,目前基地里每天有50名工人,均是附近村子的村民。


“这个基地离我家近,每天在家门口就能赚100元,一年下来收入有3万元左右。”一位正在打包凤梨苗的高第村村民说。


李先锋表示:“基地每年发给务工村民的工资有200万元,此外还会给脱贫户分红。”


枝头满硕果,林下遍生金。在儋州各乡镇,像林枫堂水果种植基地一样发展林下经济的种植基地还有不少。“我们村过去以种植橡胶为主,但近年橡胶价格低迷,因此我们探索林下套种黄桃,推动胶农增收。”那大镇屋基村党支部委员许永强介绍。


近日,儋州市相关领导到和庆镇美万新村的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魔芋育种示范基地开展专题调研,指出要加快推动橡胶林下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据了解,2020年起,和庆镇投入155万元在美万村林下分3批次种植粽叶3100亩,投入100万元在美万村、罗便村林下养殖儋州鸡,还在林下种植魔芋、套种花卉等,大力发展林下特色产业。


“下一步,我们还会发展农业休闲体验旅游,让土地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李先锋表示,基地紧挨西线高速公路的中和镇出口,毗邻东坡书院,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他对基地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中国热科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征求意见座谈会
  • 中国热科院在基于混合监督学习的菠萝智能识别算法方面取得新进展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热区热点

林下生“金”产业富民

  作者: 未名   来源: 海南日报  日期: 2023-12-07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最近我们的工作重点是打包凤梨苗,这批苗马上就要销往岛内各市县。”12月6日,天气虽已转凉,儋州市中和镇林枫堂水果种植基地却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工人们娴熟地为凤梨苗“穿”上“外衣”,将它们送上运输车销往各地。


走近一看,这个基地有点特别——和普通农田里整齐划一的作物不同,这里的地里既有“高个”又有“矮个”,像时尚界说的“混搭”。基地负责人、海南林枫堂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先锋介绍,这是该基地正在发展的林下经济。


“我们基地种有550亩泰国香水金椰和650亩泰国8号菠萝蜜,这些作物种植时间比较长,比如香水金椰,需要4年才能挂果,而且一亩地只能种18—20株椰树,树与树之间有很大的空间。”李先锋说。


种植时间长,间隔空间大,李先锋参考各省市做法,再结合自己的经验,决定在空地上“混搭”其他作物,通过高矮作物的错位搭配更充分地利用土地资源。同时,这样的种养方式,能为基地在椰子和菠萝蜜的种植过渡期增添收益。


模式确定了,还需要确认什么作物适合与椰子、菠萝蜜“混搭”。李先锋为此做足功课,“我们不能只考虑经济收益,还要考虑椰子和菠萝蜜的生长特性,尤其是菠萝蜜,不能浇太多水,如果林下作物需要的水分太多,就会影响到它的生长,这就舍本逐末了”。


经过细心挑选,种植时间不长、需要水分不多的凤梨成为李先锋的最佳选择。很快,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900亩凤梨入驻林枫堂水果种植基地。“凤梨亩产量约4000斤,按现在5元一斤的市场价计算,亩产值能达到2万元。”李先锋介绍。


“林下种凤梨,不仅有效盘活林下土地资源,还可以减少地面杂草、增加土地肥力,促进果树生长发育,实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李先锋说,林下经济不仅对土地培育与作物生长有好处,还能为当地提供更多岗位,促进村民增收。


“种植凤梨后,基地里可忙了,我们除了卖果还卖苗,大伙儿几乎是全年无休。”李先锋说,目前基地里每天有50名工人,均是附近村子的村民。


“这个基地离我家近,每天在家门口就能赚100元,一年下来收入有3万元左右。”一位正在打包凤梨苗的高第村村民说。


李先锋表示:“基地每年发给务工村民的工资有200万元,此外还会给脱贫户分红。”


枝头满硕果,林下遍生金。在儋州各乡镇,像林枫堂水果种植基地一样发展林下经济的种植基地还有不少。“我们村过去以种植橡胶为主,但近年橡胶价格低迷,因此我们探索林下套种黄桃,推动胶农增收。”那大镇屋基村党支部委员许永强介绍。


近日,儋州市相关领导到和庆镇美万新村的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魔芋育种示范基地开展专题调研,指出要加快推动橡胶林下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据了解,2020年起,和庆镇投入155万元在美万村林下分3批次种植粽叶3100亩,投入100万元在美万村、罗便村林下养殖儋州鸡,还在林下种植魔芋、套种花卉等,大力发展林下特色产业。


“下一步,我们还会发展农业休闲体验旅游,让土地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李先锋表示,基地紧挨西线高速公路的中和镇出口,毗邻东坡书院,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他对基地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