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热区热点 » 详细
“甜蜜事业”酿出幸福生活——二塘镇2023年建设农业产业强镇小记
作者:李 智 陈尚济 来源:来宾日报 日期:2024-02-26

“去年没有那么干旱,镇上的水利工程给水也快,甘蔗产量不错,早点砍完卖钱好过年!”春节前夕,在二塘镇西江槽糖料蔗“双高”基地里,蔗农忙着砍收糖料蔗,脸上笑意盈盈。另一边,装载机将糖料蔗送上运蔗车,装满糖料蔗的运蔗车有序开往糖厂。


近年来,二塘镇以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立足糖料蔗产业发展基础,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推动农业生产、销售、示范及服务建设等功能相互融合,增强经营主体的能动性,形成多业态打造、多主体参与、多机制联结的糖料蔗产业创新机制,不断激活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目前,全镇糖料蔗种植面积达6.45万亩,预计2023/2024年榨季进厂35.5万吨,蔗农总收入近1.92亿元。


该镇积极开展“桉退蔗进”行动,建立糖料蔗保护区,充分利用农业产业奖补、糖料蔗良种补贴、小额信贷等政策,引导农户因地制宜扩大糖料蔗种植规模。一方面,大力发展糖料蔗示范区,建成农业核心示范种植基地9个,其中西江槽糖料蔗“双高”核心区面积6000多亩,辐射区2万多亩。去年8月,全国农业产业强镇首批项目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水利现代化、生产机械化、种植良种化、水肥一体化不断提高,有效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升级糖料蔗种植基地,统一生产经营,强化技术指导。目前,该镇种植糖料蔗50亩以上的种植户有83家、种植公司1家、合作社43家、家庭农场20家、社会化服务组织19家,实现产业联结、利益共享,释放了联农带农的叠加效应。


同时,该镇探索并逐步形成联农带农新模式,不断完善企业与农户产业发展利益分配机制,让群众在参与产业发展中增收致富。通过龙头企业外连市场经营、内联农户生产,将产业向农村纵深延伸,创新制糖企业与村民合作社、种植大户、种植公司等三种订单签订模式,辐射带动4800余户参与,形成产销链条。依托企业平台,深入挖掘各类种养业技术“领头雁”“土专家”和“新乡贤”,建立“培训+实训”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人才培训基地。目前,该镇已挖掘本土人才11人,吸纳引进种养植等各类专业人才23人,开展现场教学450次、培训4万余人次。通过订单收购、劳务用工、土地流转、资产收益、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2023年,镇域农村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超17000元。


在糖料蔗主导产业的带动下,其他关联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二塘镇聚力构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引导农户种植葡萄、柠檬、三华李、沃柑、澳洲坚果、青柚等特色水果约1.1万亩。引进广西大洋集团打造600亩石耉村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带动本村及周边村落300余人就业,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依托示范区蔬菜种植,按照“农业示范辐射带动休闲观光”的功能定位,将农业发展、生态旅游、示范教育有机融合,探索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模式,辐射带动七星、羊眷等村落种植基地提质升级,打造城郊型乡村振兴特色产业示范带,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农耕体验等,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接下来,二塘镇将奋力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县域经济副中心·大美武宣后花园’新二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该镇党委书记黄广章说。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中国热科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征求意见座谈会
  • 中国热科院在基于混合监督学习的菠萝智能识别算法方面取得新进展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热区热点

“甜蜜事业”酿出幸福生活——二塘镇2023年建设农业产业强镇小记

  作者: 李 智 陈尚济   来源: 来宾日报  日期: 2024-02-26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去年没有那么干旱,镇上的水利工程给水也快,甘蔗产量不错,早点砍完卖钱好过年!”春节前夕,在二塘镇西江槽糖料蔗“双高”基地里,蔗农忙着砍收糖料蔗,脸上笑意盈盈。另一边,装载机将糖料蔗送上运蔗车,装满糖料蔗的运蔗车有序开往糖厂。


近年来,二塘镇以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立足糖料蔗产业发展基础,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推动农业生产、销售、示范及服务建设等功能相互融合,增强经营主体的能动性,形成多业态打造、多主体参与、多机制联结的糖料蔗产业创新机制,不断激活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目前,全镇糖料蔗种植面积达6.45万亩,预计2023/2024年榨季进厂35.5万吨,蔗农总收入近1.92亿元。


该镇积极开展“桉退蔗进”行动,建立糖料蔗保护区,充分利用农业产业奖补、糖料蔗良种补贴、小额信贷等政策,引导农户因地制宜扩大糖料蔗种植规模。一方面,大力发展糖料蔗示范区,建成农业核心示范种植基地9个,其中西江槽糖料蔗“双高”核心区面积6000多亩,辐射区2万多亩。去年8月,全国农业产业强镇首批项目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水利现代化、生产机械化、种植良种化、水肥一体化不断提高,有效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升级糖料蔗种植基地,统一生产经营,强化技术指导。目前,该镇种植糖料蔗50亩以上的种植户有83家、种植公司1家、合作社43家、家庭农场20家、社会化服务组织19家,实现产业联结、利益共享,释放了联农带农的叠加效应。


同时,该镇探索并逐步形成联农带农新模式,不断完善企业与农户产业发展利益分配机制,让群众在参与产业发展中增收致富。通过龙头企业外连市场经营、内联农户生产,将产业向农村纵深延伸,创新制糖企业与村民合作社、种植大户、种植公司等三种订单签订模式,辐射带动4800余户参与,形成产销链条。依托企业平台,深入挖掘各类种养业技术“领头雁”“土专家”和“新乡贤”,建立“培训+实训”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人才培训基地。目前,该镇已挖掘本土人才11人,吸纳引进种养植等各类专业人才23人,开展现场教学450次、培训4万余人次。通过订单收购、劳务用工、土地流转、资产收益、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2023年,镇域农村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超17000元。


在糖料蔗主导产业的带动下,其他关联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二塘镇聚力构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引导农户种植葡萄、柠檬、三华李、沃柑、澳洲坚果、青柚等特色水果约1.1万亩。引进广西大洋集团打造600亩石耉村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带动本村及周边村落300余人就业,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依托示范区蔬菜种植,按照“农业示范辐射带动休闲观光”的功能定位,将农业发展、生态旅游、示范教育有机融合,探索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模式,辐射带动七星、羊眷等村落种植基地提质升级,打造城郊型乡村振兴特色产业示范带,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农耕体验等,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接下来,二塘镇将奋力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县域经济副中心·大美武宣后花园’新二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该镇党委书记黄广章说。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