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热区热点 » 详细
一粒豆子 两代咖农 种出坚守与希望
作者:虎遵会 刁弘智 陈龙汝男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日期:2024-03-04

四季更替,新春伊始。走进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力所乡南亢村,红彤彤的咖啡豆,犹如繁星,点缀着山坡。


现在恰是咖啡丰收时节,梯田上,力所乡副乡长李扎莫如往常一样,行走其间,和乡亲们话家常、道产业,这是他多年来的一个习惯。


南亢村是一个典型的拉祜族聚居村,曾是力所乡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07年6月,李扎莫担任力所乡南亢村党总支书记后,深知只有发展产业,才能带领乡亲们发展致富。


李扎莫在采摘咖啡。刁弘智摄


为此,李扎莫走遍了村村寨寨,逐组问计、逐户走访,研究发展思路和对策,最终依托本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选择发展咖啡产业,并成立西盟天源咖啡农民专业合作社,致力于带领乡亲们走一条绿色发展致富路。


“刚开始时,大伙儿对种咖啡十分犹豫,多数人都持观望态度。合作社就免费给我们提供咖啡苗,并手把手教如何种植。这些年,咖啡产业发展越来越好,收入也越来越高,很多村民都靠这一粒小小的咖啡豆,过上了好日子。”南亢村富倮一组村民娜药谈起当初的情形,脸上不自觉地露出笑容。


李扎莫介绍,刚开始只有五六户农户愿意加入合作社,现在发展到二百多户,过去种粮食,每亩收入不到500元;现在种植咖啡,每亩收入近3000元。


此外,种植规模也从一开始的几十亩发展到现在投产的八百多亩。在李扎莫的带领下,南亢村走过了艰难的岁月,开创着勤劳致富的未来。


“我这一代,只是把咖啡种出来,并进行简单的初加工,没有实现效益最大化。”李扎莫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两个孩子培养成咖啡产业的接班人,实现从粗加工到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发展,更好地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2016年,力所乡党委换届选举,李扎莫进入乡党委工作。自此,合作社管理的重担就压到了李扎莫老婆的身上,管理、收购、销售等,都落到了一个人的肩上,采收季常常是忙得忘了吃饭。


“现在,咖啡是村里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乡亲们增收致富的来源和希望。作为家里的长子,我应该主动扛起这份责任。”李扎莫的儿子李扎儿说,刚告别军营,他转身就扎进了咖啡田里。


从施肥、修剪到丰产期的鲜果采摘,再到厂房里的水洗、脱壳、筛选、晾晒,每一个环节,李扎儿都亲力亲为,在母亲和一些较有经验的咖农的共同努力下,力求做出更高品质的咖啡产品。


晾晒的咖啡豆。刁弘智摄


经过几年的摸索,李扎儿步入了正轨,还不断摸索咖啡产业的发展,新植优良咖啡品种和购入新生产设备,保障了合作社咖啡产业的健康发展。


“扎儿算是入行了。”李扎莫欣慰地说,自李扎儿接手管理合作社后,村里的咖啡产业发展越来越好。2023年,合作社带动了256户农户,户均增收1万多元,为南亢村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个坚实的收入保障。


2023年,李扎莫的二儿子李元宝也逐渐“爱”上了咖啡。“大哥主抓生产,我就多学学烘焙、冲泡等,除了自学,也经常向行业内的前辈虚心讨教。”李元宝说,咖啡做得好不好,还得经过市场的检验,2024年初,他就带着自家生产的咖啡豆,参加了中国(普洱)国际咖啡博览会。


“在博览会上,我们的产品备受青睐,不管是游客还是业内大咖,都给予了肯定和一些宝贵的意见建议,同时还达成了不少意向性的合作。”李元宝说,这更加坚定了他们发展精品咖啡的信心。


如今,李扎儿和李元宝会像父亲一样,工作之余,到咖啡园里走走看看,感受每一片土地和每一棵咖啡树的呼吸。闲暇之余,也会在小院里喝一杯亲手冲泡的咖啡,静静地品味。那琥珀色的液体,犹如一面镜子,映射出两代人对咖啡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咖啡散发出的醇厚香气,融合了花香、果香和焦糖的多重味道,不仅承载着两代咖农的坚守与努力,还寄托着他们对乡村振兴的美好梦想。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中国热科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征求意见座谈会
  • 中国热科院在基于混合监督学习的菠萝智能识别算法方面取得新进展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热区热点

一粒豆子 两代咖农 种出坚守与希望

  作者: 虎遵会 刁弘智 陈龙汝男   来源: 人民网-云南频道  日期: 2024-03-04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四季更替,新春伊始。走进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力所乡南亢村,红彤彤的咖啡豆,犹如繁星,点缀着山坡。


现在恰是咖啡丰收时节,梯田上,力所乡副乡长李扎莫如往常一样,行走其间,和乡亲们话家常、道产业,这是他多年来的一个习惯。


南亢村是一个典型的拉祜族聚居村,曾是力所乡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07年6月,李扎莫担任力所乡南亢村党总支书记后,深知只有发展产业,才能带领乡亲们发展致富。


李扎莫在采摘咖啡。刁弘智摄


为此,李扎莫走遍了村村寨寨,逐组问计、逐户走访,研究发展思路和对策,最终依托本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选择发展咖啡产业,并成立西盟天源咖啡农民专业合作社,致力于带领乡亲们走一条绿色发展致富路。


“刚开始时,大伙儿对种咖啡十分犹豫,多数人都持观望态度。合作社就免费给我们提供咖啡苗,并手把手教如何种植。这些年,咖啡产业发展越来越好,收入也越来越高,很多村民都靠这一粒小小的咖啡豆,过上了好日子。”南亢村富倮一组村民娜药谈起当初的情形,脸上不自觉地露出笑容。


李扎莫介绍,刚开始只有五六户农户愿意加入合作社,现在发展到二百多户,过去种粮食,每亩收入不到500元;现在种植咖啡,每亩收入近3000元。


此外,种植规模也从一开始的几十亩发展到现在投产的八百多亩。在李扎莫的带领下,南亢村走过了艰难的岁月,开创着勤劳致富的未来。


“我这一代,只是把咖啡种出来,并进行简单的初加工,没有实现效益最大化。”李扎莫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两个孩子培养成咖啡产业的接班人,实现从粗加工到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发展,更好地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2016年,力所乡党委换届选举,李扎莫进入乡党委工作。自此,合作社管理的重担就压到了李扎莫老婆的身上,管理、收购、销售等,都落到了一个人的肩上,采收季常常是忙得忘了吃饭。


“现在,咖啡是村里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乡亲们增收致富的来源和希望。作为家里的长子,我应该主动扛起这份责任。”李扎莫的儿子李扎儿说,刚告别军营,他转身就扎进了咖啡田里。


从施肥、修剪到丰产期的鲜果采摘,再到厂房里的水洗、脱壳、筛选、晾晒,每一个环节,李扎儿都亲力亲为,在母亲和一些较有经验的咖农的共同努力下,力求做出更高品质的咖啡产品。


晾晒的咖啡豆。刁弘智摄


经过几年的摸索,李扎儿步入了正轨,还不断摸索咖啡产业的发展,新植优良咖啡品种和购入新生产设备,保障了合作社咖啡产业的健康发展。


“扎儿算是入行了。”李扎莫欣慰地说,自李扎儿接手管理合作社后,村里的咖啡产业发展越来越好。2023年,合作社带动了256户农户,户均增收1万多元,为南亢村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个坚实的收入保障。


2023年,李扎莫的二儿子李元宝也逐渐“爱”上了咖啡。“大哥主抓生产,我就多学学烘焙、冲泡等,除了自学,也经常向行业内的前辈虚心讨教。”李元宝说,咖啡做得好不好,还得经过市场的检验,2024年初,他就带着自家生产的咖啡豆,参加了中国(普洱)国际咖啡博览会。


“在博览会上,我们的产品备受青睐,不管是游客还是业内大咖,都给予了肯定和一些宝贵的意见建议,同时还达成了不少意向性的合作。”李元宝说,这更加坚定了他们发展精品咖啡的信心。


如今,李扎儿和李元宝会像父亲一样,工作之余,到咖啡园里走走看看,感受每一片土地和每一棵咖啡树的呼吸。闲暇之余,也会在小院里喝一杯亲手冲泡的咖啡,静静地品味。那琥珀色的液体,犹如一面镜子,映射出两代人对咖啡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咖啡散发出的醇厚香气,融合了花香、果香和焦糖的多重味道,不仅承载着两代咖农的坚守与努力,还寄托着他们对乡村振兴的美好梦想。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