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热区热点 » 详细
“土特产”带来好日子:一颗荔枝,富了百姓
作者:未名 来源:茂名发布 日期:2024-03-06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强化农民增收举措。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发展乡村产业。在地方考察时,他多次走进田间地头,为特色产业谋思路、为农民致富找门路。


数据显示,2023年,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拓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69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6%。


特产富农,因地制宜促增收。来自乡野田间的“土特产”,蕴含着浓浓乡情,也寄托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乡村振兴的殷切期望。


一颗荔枝,富了百姓


2月的岭南,荔枝收获季早已过去,粤西山区依旧是绿意盎然。


“2023年,柏桥村迎来了荔枝丰收,我们的果子都卖出去了,而且还卖出更好价钱。”广东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驻村第一书记介绍。


柏桥村荔枝种植面积约6800亩,荔枝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2023年,茂名发生了许多喜人新变化:荔枝产量超62万吨,荔枝鲜果销售收入约90亿元,果农普遍增收20%;与多个科研机构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成功研制出以中草药成分为主的保鲜剂;柏桥农创园特色商圈开业,助力茂名土特产走出去……


“1000多年前的树能保存到现在。说明这里荔枝种植有文化底蕴、有历史传承,也说明柏桥人对生态环境、荔枝产业的保护意识很强,使千年古树至今仍能造福于民。”2023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荔枝种植园,与正在劳作的几名技术人员亲切交流。


他们都是附近村民,自从有了合作社、荔枝园,收成有分红,务工有报酬,每户年收入可以达到5万到8万元,多的超过10万元,“真是尝到了种荔枝的甜头”。


驻村第一书记介绍,这些年柏桥村大力推动数字化营销,通过直播带货、定制销售、组团展销等方式,线上线下结合,农民的荔枝不仅不愁卖,还卖出了好价钱。


“你们这里是荔枝之乡,我是慕名而来。千百年前一颗难求的稀罕物,现在全中国人民都可以吃到了。”村农创园广场上,面对热情的村民们,习近平总书记说道,“发展荔枝产业,技术、市场都有潜力可挖,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近年来,茂名重点推动荔枝、龙眼、化橘红、沉香、三华李、罗非鱼等“五棵树一条鱼”特色农业发展,已形成荔枝、化橘红等2个超百亿元、其他4个超50亿元的产业矩阵,“五棵树一条鱼”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527亿元。


为了让荔枝卖出好价钱,茂名连续四年承办中国荔枝产业大会,建成中国荔枝博览馆,“茂名白糖罂荔枝”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各地依托特色资源,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累计建设18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全产业链产值超过4.6万亿元,辐射带动1000多万户农民。


大江南北,广大农民辛勤耕耘,政策红利充分释放,特色产业蓄势成长,一幅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中国热科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征求意见座谈会
  • 中国热科院在基于混合监督学习的菠萝智能识别算法方面取得新进展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热区热点

“土特产”带来好日子:一颗荔枝,富了百姓

  作者: 未名   来源: 茂名发布  日期: 2024-03-06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强化农民增收举措。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发展乡村产业。在地方考察时,他多次走进田间地头,为特色产业谋思路、为农民致富找门路。


数据显示,2023年,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拓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69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6%。


特产富农,因地制宜促增收。来自乡野田间的“土特产”,蕴含着浓浓乡情,也寄托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乡村振兴的殷切期望。


一颗荔枝,富了百姓


2月的岭南,荔枝收获季早已过去,粤西山区依旧是绿意盎然。


“2023年,柏桥村迎来了荔枝丰收,我们的果子都卖出去了,而且还卖出更好价钱。”广东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驻村第一书记介绍。


柏桥村荔枝种植面积约6800亩,荔枝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2023年,茂名发生了许多喜人新变化:荔枝产量超62万吨,荔枝鲜果销售收入约90亿元,果农普遍增收20%;与多个科研机构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成功研制出以中草药成分为主的保鲜剂;柏桥农创园特色商圈开业,助力茂名土特产走出去……


“1000多年前的树能保存到现在。说明这里荔枝种植有文化底蕴、有历史传承,也说明柏桥人对生态环境、荔枝产业的保护意识很强,使千年古树至今仍能造福于民。”2023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荔枝种植园,与正在劳作的几名技术人员亲切交流。


他们都是附近村民,自从有了合作社、荔枝园,收成有分红,务工有报酬,每户年收入可以达到5万到8万元,多的超过10万元,“真是尝到了种荔枝的甜头”。


驻村第一书记介绍,这些年柏桥村大力推动数字化营销,通过直播带货、定制销售、组团展销等方式,线上线下结合,农民的荔枝不仅不愁卖,还卖出了好价钱。


“你们这里是荔枝之乡,我是慕名而来。千百年前一颗难求的稀罕物,现在全中国人民都可以吃到了。”村农创园广场上,面对热情的村民们,习近平总书记说道,“发展荔枝产业,技术、市场都有潜力可挖,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近年来,茂名重点推动荔枝、龙眼、化橘红、沉香、三华李、罗非鱼等“五棵树一条鱼”特色农业发展,已形成荔枝、化橘红等2个超百亿元、其他4个超50亿元的产业矩阵,“五棵树一条鱼”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527亿元。


为了让荔枝卖出好价钱,茂名连续四年承办中国荔枝产业大会,建成中国荔枝博览馆,“茂名白糖罂荔枝”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各地依托特色资源,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累计建设18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全产业链产值超过4.6万亿元,辐射带动1000多万户农民。


大江南北,广大农民辛勤耕耘,政策红利充分释放,特色产业蓄势成长,一幅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