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由香饮所等单位完成的“咖啡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 通过了农业部委托我院组织的专家组鉴定。鉴定会由郭安平副院长主持。
该成果开展了中粒种咖啡扦插、组织培养和嫁接育苗技术研究,嫁接成活率达90%以上;开展了中粒种咖啡低产园改造技术研究,芽接换冠成活率达80%以上,产量是芽接前的2~3倍,增产效果显著;对中粒种咖啡不同分枝类型结实量进行对比研究,发现2年生一级分枝数是咖啡产量的决定性因素,研发出以培育2年生一级分枝为主要结果枝的中粒种咖啡多干整形修剪法;开展了咖啡间作模式研究,筛选出的咖啡/香蕉间作模式可提高单位面积效益62.5%、咖啡/槟榔间作模式可提高单位面积效益61.4%;制定行业标准2 项,研制出中粒种咖啡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1套,出版农业实用技术丛书3部;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5个,面积达500亩,示范带动5000余亩,示范基地单位面积产值提高20%以上。该项目解决了海南咖啡种植产量低、效益差等制约咖啡产业发展的问题,为咖啡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该成果开展了中粒种咖啡扦插、组织培养和嫁接育苗技术研究,嫁接成活率达90%以上;开展了中粒种咖啡低产园改造技术研究,芽接换冠成活率达80%以上,产量是芽接前的2~3倍,增产效果显著;对中粒种咖啡不同分枝类型结实量进行对比研究,发现2年生一级分枝数是咖啡产量的决定性因素,研发出以培育2年生一级分枝为主要结果枝的中粒种咖啡多干整形修剪法;开展了咖啡间作模式研究,筛选出的咖啡/香蕉间作模式可提高单位面积效益62.5%、咖啡/槟榔间作模式可提高单位面积效益61.4%;制定行业标准2 项,研制出中粒种咖啡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1套,出版农业实用技术丛书3部;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5个,面积达500亩,示范带动5000余亩,示范基地单位面积产值提高20%以上。该项目解决了海南咖啡种植产量低、效益差等制约咖啡产业发展的问题,为咖啡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