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热科院概况
    • 院领导集体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政策法规
    • 科技热点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合作企业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工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资讯 » 详细
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
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2019-07-01

解读人: 农业部部长 韩长赋 采访人:本报记者 高云才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深改组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意见》是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关于农业绿色发展的文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绿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让生态环保成为现代农业明显标志,让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农业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就《意见》的相关重要内容回答了本报记者的提问。


  突出亮点是“四个首次” 明确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路线图”


  记者:《意见》作为中央出台的第一个关于农业绿色发展的文件,哪些制度性安排是突出亮点?


  韩长赋:《意见》明确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在体制机制层面作出了一系列约束与激励并重的制度性安排。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突出亮点,是“四个首次”。


  首次全面提出农业绿色发展的总体目标。《意见》明确了“三不、两零、一全”的总体目标,指的是耕地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不降低、地下水不超采,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秸秆、畜禽粪污、农膜等农业废弃物全利用。同时,从资源利用、产地环境、生态系统、绿色供给等方面,将总体目标细化为到2020年的具体目标和到2030年的远景目标。


  首次明确提出农业绿色发展的任务。农业主体功能与空间布局上,建立农业生产力布局、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利用管控、农业绿色循环低碳生产等制度和贫困地区农业绿色开发机制。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上,建立耕地轮作休耕、节约高效农业用水等制度,健全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产地环境保护治理上,建立工业城镇污染向农业转移防控机制,健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减量使用制度。修复农业生态系统上,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与恢复,加强水生生态保护修复、林业和湿地养护等。


  首次系统提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安排。《意见》提出了一系列的机制、体系和制度。比如,建立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转移的防控机制、建立绿色农业标准体系、完善农业生态补贴制度、健全农业投入品减量使用制度等等。


  首次大力倡导开展农业绿色发展的全民行动。《意见》提出,要调动政府、社会、生产者、消费者等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到农业绿色发展中来。在生产领域,推行投入品绿色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工流通绿色循环等绿色生产方式;在消费领域,持续开展“光盘行动”,推动形成厉行节约、低碳循环等绿色生活方式。


  发挥政策组合拳作用 构建适应农业绿色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


  记者:农业绿色发展任务重、涉及面广,如何促进和保障农业绿色发展有效推进?


  韩长赋:当前,最关键、最迫切的是要加快改革创新,着力构建一整套适应农业绿色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法制与科技等多方面政策组合拳作用。


  加快建立农业资源环境生态监测预警体系。着眼于全面摸清和动态掌握农业资源家底,加快建立重要农业资源台账制度,以及耕地、草原、渔业水域、生物资源等监测体系,构建“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


  加快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体系。《意见》立足构建完善的农业绿色发展补贴制度体系,提出要建立与耕地地力提升和责任落实相挂钩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机制,改革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渔业补贴政策,完善耕地、草原、森林等生态补偿政策,创新绿色生态农业金融保险产品。这是今后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完善的方向和改革的重点。


  加快构建支持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完善科研单位、高校、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协同攻关机制,在农业投入品高效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地环境修复等领域尽快取得一批突破性科研成果。制订修订一批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建立统一的绿色农产品市场准入标准,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机构监管和认证过程管控。


  建立健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着眼于提升农业绿色发展的制度化法制化水平,要以耕地保护、农业污染防治、农业生态保护、农业投入品管理等为重点,加快制定修订体现农业绿色发展需求的法律法规。


  正确处理几个关系 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要协调统一


  记者:强调绿色发展会不会影响农产品产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需要处理好哪些重大关系?


  韩长赋:农业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既不能因为“前两保”而牺牲生态,也不能因为“后一保”而让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供给出问题,让农民收入受影响。


  《意见》强调,要正确处理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的关系,实现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的协调统一。


  在处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上,要避免把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立起来。《意见》提出要将绿色导向贯穿于农业发展全过程,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实现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


  在处理与粮食安全的关系上,必须坚持粮食安全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底线。《意见》提出,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守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实现保供给与保生态的协调统一。


  在处理与农民增收的关系上,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意见》提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要把农民增收作为基本任务,构建绿色发展产业链价值链,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变绿色为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


  农业的绿色发展,顺应了中国发展的新期待。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必将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增添取之不尽的政策动力。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热科院概况
    • 院领导集体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政策法规
    • 科技热点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合作企业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工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中国热科院在热区典型系统作物中农药的污染特征、影响机制和风险评价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 中国热科院“澜湄国家热带果蔬加工与检测合作平台建设”入选外交部全球发展倡议项目库首批项目清单
  • 庆丰收 迎盛会 中国热科院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在行动
  • 中国热科院揭示CC类谷氧还蛋白介导活性氧平衡调控木薯抗旱的分子机制
  • 热科这十年 | 围绕创新链布局设施链 持续强化能力条件支撑
  • 热科这十年 | 发挥科技人才优势资源 高位服务国家科技外交

热区热点

  • 广东湛江:徐闻菠萝熟了!书记县长公开信引客来

  • 广西扶绥成全国首个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机械化率达69%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农业资讯

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

  作者: 人民日报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19-07-01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解读人: 农业部部长 韩长赋 采访人:本报记者 高云才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深改组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意见》是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关于农业绿色发展的文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绿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让生态环保成为现代农业明显标志,让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农业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就《意见》的相关重要内容回答了本报记者的提问。


  突出亮点是“四个首次” 明确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路线图”


  记者:《意见》作为中央出台的第一个关于农业绿色发展的文件,哪些制度性安排是突出亮点?


  韩长赋:《意见》明确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在体制机制层面作出了一系列约束与激励并重的制度性安排。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突出亮点,是“四个首次”。


  首次全面提出农业绿色发展的总体目标。《意见》明确了“三不、两零、一全”的总体目标,指的是耕地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不降低、地下水不超采,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秸秆、畜禽粪污、农膜等农业废弃物全利用。同时,从资源利用、产地环境、生态系统、绿色供给等方面,将总体目标细化为到2020年的具体目标和到2030年的远景目标。


  首次明确提出农业绿色发展的任务。农业主体功能与空间布局上,建立农业生产力布局、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利用管控、农业绿色循环低碳生产等制度和贫困地区农业绿色开发机制。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上,建立耕地轮作休耕、节约高效农业用水等制度,健全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产地环境保护治理上,建立工业城镇污染向农业转移防控机制,健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减量使用制度。修复农业生态系统上,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与恢复,加强水生生态保护修复、林业和湿地养护等。


  首次系统提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安排。《意见》提出了一系列的机制、体系和制度。比如,建立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转移的防控机制、建立绿色农业标准体系、完善农业生态补贴制度、健全农业投入品减量使用制度等等。


  首次大力倡导开展农业绿色发展的全民行动。《意见》提出,要调动政府、社会、生产者、消费者等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到农业绿色发展中来。在生产领域,推行投入品绿色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工流通绿色循环等绿色生产方式;在消费领域,持续开展“光盘行动”,推动形成厉行节约、低碳循环等绿色生活方式。


  发挥政策组合拳作用 构建适应农业绿色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


  记者:农业绿色发展任务重、涉及面广,如何促进和保障农业绿色发展有效推进?


  韩长赋:当前,最关键、最迫切的是要加快改革创新,着力构建一整套适应农业绿色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法制与科技等多方面政策组合拳作用。


  加快建立农业资源环境生态监测预警体系。着眼于全面摸清和动态掌握农业资源家底,加快建立重要农业资源台账制度,以及耕地、草原、渔业水域、生物资源等监测体系,构建“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


  加快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体系。《意见》立足构建完善的农业绿色发展补贴制度体系,提出要建立与耕地地力提升和责任落实相挂钩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机制,改革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渔业补贴政策,完善耕地、草原、森林等生态补偿政策,创新绿色生态农业金融保险产品。这是今后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完善的方向和改革的重点。


  加快构建支持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完善科研单位、高校、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协同攻关机制,在农业投入品高效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地环境修复等领域尽快取得一批突破性科研成果。制订修订一批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建立统一的绿色农产品市场准入标准,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机构监管和认证过程管控。


  建立健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着眼于提升农业绿色发展的制度化法制化水平,要以耕地保护、农业污染防治、农业生态保护、农业投入品管理等为重点,加快制定修订体现农业绿色发展需求的法律法规。


  正确处理几个关系 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要协调统一


  记者:强调绿色发展会不会影响农产品产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需要处理好哪些重大关系?


  韩长赋:农业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既不能因为“前两保”而牺牲生态,也不能因为“后一保”而让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供给出问题,让农民收入受影响。


  《意见》强调,要正确处理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的关系,实现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的协调统一。


  在处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上,要避免把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立起来。《意见》提出要将绿色导向贯穿于农业发展全过程,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实现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


  在处理与粮食安全的关系上,必须坚持粮食安全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底线。《意见》提出,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守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实现保供给与保生态的协调统一。


  在处理与农民增收的关系上,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意见》提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要把农民增收作为基本任务,构建绿色发展产业链价值链,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变绿色为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


  农业的绿色发展,顺应了中国发展的新期待。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必将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增添取之不尽的政策动力。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catasbgs@126.com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