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热科院概况
    • 院领导集体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政策法规
    • 科技热点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合作企业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工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两院记忆 » 详细
我喜欢这样的“不务正业”
作者:袁子成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2019-07-01

  1954年上半年,华南热带林业科学研究所(两院前身)胶乳室的同志顺利完成了膏化法浓缩胶乳的研究制作任务,填补了国内没有这种橡胶原料的空白;但是,有了这种胶乳原料后,如何利用它进一步深加工,加入各种配合剂,配制成某种胶料,进而制造成某种胶乳产品的技术问题,在国内又是一个空白。当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需要各种胶乳制品技术。因此,填补这个空白,就是接下来的研究工作任务。按当时我国科研系统在国家各部门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能来看,轻工部北京工业试验所的橡胶组(现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前身)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此项研究任务。可是那时该所刚成立不久,要进行此项研究,其橡胶组的研究力量尚不足,于是要求我们华南所支援。我所彭光钦副所长从大局出发,毅然答应了北京所的要求,随即派我与孟庆岩、吕泰广、周宏庆等4人于1954年11月到北京,与该所橡胶组部分同志组成了协作组,共同进行浓缩胶乳制造胶乳制品的试验。恰好就在此时,国家制订了内紧外松的计划生育政策,由政务院(后改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直接抓有关贯彻落实工作。他下令给轻工部,指示要北京工业试验所尽快完成用浓缩胶乳制造避孕用具——男用避孕套、女用子宫帽——技术的研究任务,而且要求在产品工艺研制过程中应边做试验、边给设计部门提供设计数据,边由生产部门准备建厂。可是当时,我们作为协作组成员,都既未学过胶乳制品专业,也未从事过相关工作,而且手头可参考的技术资料也不多;工艺试验的设备还须自己设计、制作;检测仪器也须不断完善、补充。就在这种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动脑筋、想办法,千方百计地克服各种困难,争分夺秒地艰苦奋战。当时,轻工部负责监管此项目研究、设计的林文彪总工程师对工作抓得很紧,经常打电话到北京所催问试验进度,并不时来现场亲自督战。……在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经过8个月的紧张战斗,我们终于在1955年下半年基本完成了避孕用具制造工艺技术研究的中试试验。此时,由于工作需要,我所武树藩副所长将我们调回华南所,分配新的任务。
  我国首家胶乳制品厂——广州十一橡胶厂,根据我们协作组不断提供的试验数据和技术资料,1956年终于建成并顺利投产了!此后,我国胶乳制品工业逐渐发展壮大,欣欣向荣。现在,我国已由原来不生产胶乳制品的国家,一跃而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胶乳制品生产大国了。单避孕套一种产品,现年产量就已达50多亿只;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远销欧美、南非、中东、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应该说,在开创我国胶乳制品工业的征途中,我们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是功不可没的;另一方面,就避孕套对推进实施我国计划生育这个基本国策来说,我们所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然而,有人说:搞胶乳应用研究是轻工部的研究所的责任;我所是农业部的研究所,只负责进行胶乳初加工的研究。你们参加深加工的制品试验是不务正业。对此,我们则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产,各系统各部门各单位之间有一定的分工,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那是应该的;但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只要革命和建设需要,打破原定分工界线,灵活地掌握分工合作原则,组织开展不同系统单位之间的协作,那也是无可厚非的。如果这也叫“不务正业”,那我喜欢这样的“不务正业”。

 

                                                   (原刊载于2009年出版的《山野掘伟业——热作两院天然橡胶科教事业史料》)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热科院概况
    • 院领导集体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政策法规
    • 科技热点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合作企业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工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中国热科院在热区典型系统作物中农药的污染特征、影响机制和风险评价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 中国热科院“澜湄国家热带果蔬加工与检测合作平台建设”入选外交部全球发展倡议项目库首批项目清单
  • 庆丰收 迎盛会 中国热科院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在行动
  • 中国热科院揭示CC类谷氧还蛋白介导活性氧平衡调控木薯抗旱的分子机制
  • 热科这十年 | 围绕创新链布局设施链 持续强化能力条件支撑
  • 热科这十年 | 发挥科技人才优势资源 高位服务国家科技外交

热区热点

  • 广东湛江:徐闻菠萝熟了!书记县长公开信引客来

  • 广西扶绥成全国首个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机械化率达69%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两院记忆

我喜欢这样的“不务正业”

  作者: 袁子成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19-07-01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1954年上半年,华南热带林业科学研究所(两院前身)胶乳室的同志顺利完成了膏化法浓缩胶乳的研究制作任务,填补了国内没有这种橡胶原料的空白;但是,有了这种胶乳原料后,如何利用它进一步深加工,加入各种配合剂,配制成某种胶料,进而制造成某种胶乳产品的技术问题,在国内又是一个空白。当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需要各种胶乳制品技术。因此,填补这个空白,就是接下来的研究工作任务。按当时我国科研系统在国家各部门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能来看,轻工部北京工业试验所的橡胶组(现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前身)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此项研究任务。可是那时该所刚成立不久,要进行此项研究,其橡胶组的研究力量尚不足,于是要求我们华南所支援。我所彭光钦副所长从大局出发,毅然答应了北京所的要求,随即派我与孟庆岩、吕泰广、周宏庆等4人于1954年11月到北京,与该所橡胶组部分同志组成了协作组,共同进行浓缩胶乳制造胶乳制品的试验。恰好就在此时,国家制订了内紧外松的计划生育政策,由政务院(后改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直接抓有关贯彻落实工作。他下令给轻工部,指示要北京工业试验所尽快完成用浓缩胶乳制造避孕用具——男用避孕套、女用子宫帽——技术的研究任务,而且要求在产品工艺研制过程中应边做试验、边给设计部门提供设计数据,边由生产部门准备建厂。可是当时,我们作为协作组成员,都既未学过胶乳制品专业,也未从事过相关工作,而且手头可参考的技术资料也不多;工艺试验的设备还须自己设计、制作;检测仪器也须不断完善、补充。就在这种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动脑筋、想办法,千方百计地克服各种困难,争分夺秒地艰苦奋战。当时,轻工部负责监管此项目研究、设计的林文彪总工程师对工作抓得很紧,经常打电话到北京所催问试验进度,并不时来现场亲自督战。……在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经过8个月的紧张战斗,我们终于在1955年下半年基本完成了避孕用具制造工艺技术研究的中试试验。此时,由于工作需要,我所武树藩副所长将我们调回华南所,分配新的任务。
  我国首家胶乳制品厂——广州十一橡胶厂,根据我们协作组不断提供的试验数据和技术资料,1956年终于建成并顺利投产了!此后,我国胶乳制品工业逐渐发展壮大,欣欣向荣。现在,我国已由原来不生产胶乳制品的国家,一跃而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胶乳制品生产大国了。单避孕套一种产品,现年产量就已达50多亿只;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远销欧美、南非、中东、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应该说,在开创我国胶乳制品工业的征途中,我们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是功不可没的;另一方面,就避孕套对推进实施我国计划生育这个基本国策来说,我们所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然而,有人说:搞胶乳应用研究是轻工部的研究所的责任;我所是农业部的研究所,只负责进行胶乳初加工的研究。你们参加深加工的制品试验是不务正业。对此,我们则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产,各系统各部门各单位之间有一定的分工,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那是应该的;但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只要革命和建设需要,打破原定分工界线,灵活地掌握分工合作原则,组织开展不同系统单位之间的协作,那也是无可厚非的。如果这也叫“不务正业”,那我喜欢这样的“不务正业”。

 

                                                   (原刊载于2009年出版的《山野掘伟业——热作两院天然橡胶科教事业史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catasbgs@126.com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