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热科院概况
    • 院领导集体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政策法规
    • 科技热点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合作企业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工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老年园地 » 详细
永葆初心不忘根 ——记椰子所老书记陈木荣
作者:椰子所 师雪茹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2019-07-01


  驱车3个半小时从文昌市来到保亭县。到了县城,在车上我们远远便看到一位精神矍铄、红光满面的老人在路边不停张望,时不时抬手看看左腕的手表,他就是今天我们要写的主人公──陈木荣老书记。陈老见到我们就主动伸手和我们一一轻轻握手,他亲切、热情而真诚的微笑,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让旅途的疲倦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没有做什么,我就是一名普通的退休老同志,简简单单的”陈老谦逊地摆了摆手说道。聆听陈老讲述的故事,就知道其实这位老人并不简单。


十年扎根椰子所


  陈老倒上一杯茶,润润喉,娓娓道来:“我是20世纪70年代的知青,18岁被安排在海南国营晨星农场工作,时任排长。197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恢复高考后有幸被农场推荐到原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现与海南大学合并)读大专,毕业后就分配到热作所(热科院品资所前身)工作。当时,文昌椰子试验站(热科院椰子所前身)刚刚筹建,条件非常艰苦,也不是我的觉悟有多高,就是那时候的人吧,组织要求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筹建小组负责人张世祯说需要我们,我和你阿姨就从两院(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和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简称两院)到了文昌”。


  “那时我们刚刚结婚,到了文昌没地方住,就盖工棚住;没水喝,就打水井。晚上躺在屋里,那个呼呼的沙土声、风声……记忆犹新啊”陈老的爱人笑着埋怨陈老,陈老则侧身轻轻拍拍阿姨的肩膀,坚定而不悔。


  陈老接着说:“那时候科研人员很少,我主要从事椰子、胡椒研究。受驻西沙永兴岛部队领导邀请,我和毛祖舜研究员曾三次到西沙群岛调查岛上椰子种植情况,部队种植的椰子树都是两年生的椰苗,椰子母果的营养基本被消耗殆尽,而西沙群岛日照强,淡水资源少,又是珊瑚沙,缺少土壤,大苗不容易成活。找到椰子树成活率低的原因后,后来用站里运去的刚发芽的小椰苗种植,成活率提高到了80%以上”。


  “任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后科研工作就做得少了,我才搞了4年科研,舍不得啊。没办法,站机关没人,第一任书记调走了,组织上要求我负责党总支工作,那就服从吧”。


  “干一行爱一行,没干过党务,那就边做边摸索呗。当时想做党务就是让大家伙心气都顺了,团结一致拧成一股绳。说到底还是凝聚人心的问题,要解决大家伙关注的实际问题。那时候站里的党务中心工作是三项:一是一切围绕科研开展工作,提高科研水平;二是努力提高职工收入水平;三是妥善解决与老百姓的土地纠纷问题。”


  陈木荣从事党务工作,这一干就是7年。


二十载从政不忘根


  1991年组织派陈木荣到保亭挂职科技副县长,由于表现优秀,3年后正式调到保亭县任副县长,主管农业、工业和交通,任满两届后在县人大常委会/人大常委会委员会副主任(正处级)岗位上退休。聊到所里现状,陈老感慨地说道:“在椰子所工作十余年,早就有了深厚的感情,真是不舍啊”。“我还知道咱们所里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好,椰子大观园从无到有,科研项目越来越多,职工们也住上了好房子……”当谈到椰子所的发展时,陈老喜上眉稍:“我可一直在关注咱们所,那毕竟是我的根呀!”


寄语青年科技人员


  陈老说,到地方工作后,最大的感触就是科研单位的研究一定要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开展,科研成果应用于地方,造福于百姓,这很关键。


  他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他说:“村里农民种了瓜菜,平时不管理,正午太阳火辣辣的时候才浇水,结果,瓜菜被烧死了”。所以,农民需要技术,更需要科普,我们的科研人员要用身边的典型事例来推广科普知识。另外,开展研究工作要先了解农民的需要,只有提高地方农民经济发展的项目、适应农民需求的项目,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才是我们应该研究攻关的项目。


  他最后语重心长地跟我们说:“科研工作,任重而道远!”


采访组和陈木荣书记(左二)等老同志合影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热科院概况
    • 院领导集体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政策法规
    • 科技热点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合作企业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工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中国热科院在热区典型系统作物中农药的污染特征、影响机制和风险评价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 中国热科院“澜湄国家热带果蔬加工与检测合作平台建设”入选外交部全球发展倡议项目库首批项目清单
  • 庆丰收 迎盛会 中国热科院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在行动
  • 中国热科院揭示CC类谷氧还蛋白介导活性氧平衡调控木薯抗旱的分子机制
  • 热科这十年 | 围绕创新链布局设施链 持续强化能力条件支撑
  • 热科这十年 | 发挥科技人才优势资源 高位服务国家科技外交

热区热点

  • 广东湛江:徐闻菠萝熟了!书记县长公开信引客来

  • 广西扶绥成全国首个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机械化率达69%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老年园地

永葆初心不忘根 ——记椰子所老书记陈木荣

  作者: 椰子所 师雪茹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19-07-01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驱车3个半小时从文昌市来到保亭县。到了县城,在车上我们远远便看到一位精神矍铄、红光满面的老人在路边不停张望,时不时抬手看看左腕的手表,他就是今天我们要写的主人公──陈木荣老书记。陈老见到我们就主动伸手和我们一一轻轻握手,他亲切、热情而真诚的微笑,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让旅途的疲倦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没有做什么,我就是一名普通的退休老同志,简简单单的”陈老谦逊地摆了摆手说道。聆听陈老讲述的故事,就知道其实这位老人并不简单。


十年扎根椰子所


  陈老倒上一杯茶,润润喉,娓娓道来:“我是20世纪70年代的知青,18岁被安排在海南国营晨星农场工作,时任排长。197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恢复高考后有幸被农场推荐到原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现与海南大学合并)读大专,毕业后就分配到热作所(热科院品资所前身)工作。当时,文昌椰子试验站(热科院椰子所前身)刚刚筹建,条件非常艰苦,也不是我的觉悟有多高,就是那时候的人吧,组织要求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筹建小组负责人张世祯说需要我们,我和你阿姨就从两院(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和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简称两院)到了文昌”。


  “那时我们刚刚结婚,到了文昌没地方住,就盖工棚住;没水喝,就打水井。晚上躺在屋里,那个呼呼的沙土声、风声……记忆犹新啊”陈老的爱人笑着埋怨陈老,陈老则侧身轻轻拍拍阿姨的肩膀,坚定而不悔。


  陈老接着说:“那时候科研人员很少,我主要从事椰子、胡椒研究。受驻西沙永兴岛部队领导邀请,我和毛祖舜研究员曾三次到西沙群岛调查岛上椰子种植情况,部队种植的椰子树都是两年生的椰苗,椰子母果的营养基本被消耗殆尽,而西沙群岛日照强,淡水资源少,又是珊瑚沙,缺少土壤,大苗不容易成活。找到椰子树成活率低的原因后,后来用站里运去的刚发芽的小椰苗种植,成活率提高到了80%以上”。


  “任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后科研工作就做得少了,我才搞了4年科研,舍不得啊。没办法,站机关没人,第一任书记调走了,组织上要求我负责党总支工作,那就服从吧”。


  “干一行爱一行,没干过党务,那就边做边摸索呗。当时想做党务就是让大家伙心气都顺了,团结一致拧成一股绳。说到底还是凝聚人心的问题,要解决大家伙关注的实际问题。那时候站里的党务中心工作是三项:一是一切围绕科研开展工作,提高科研水平;二是努力提高职工收入水平;三是妥善解决与老百姓的土地纠纷问题。”


  陈木荣从事党务工作,这一干就是7年。


二十载从政不忘根


  1991年组织派陈木荣到保亭挂职科技副县长,由于表现优秀,3年后正式调到保亭县任副县长,主管农业、工业和交通,任满两届后在县人大常委会/人大常委会委员会副主任(正处级)岗位上退休。聊到所里现状,陈老感慨地说道:“在椰子所工作十余年,早就有了深厚的感情,真是不舍啊”。“我还知道咱们所里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好,椰子大观园从无到有,科研项目越来越多,职工们也住上了好房子……”当谈到椰子所的发展时,陈老喜上眉稍:“我可一直在关注咱们所,那毕竟是我的根呀!”


寄语青年科技人员


  陈老说,到地方工作后,最大的感触就是科研单位的研究一定要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开展,科研成果应用于地方,造福于百姓,这很关键。


  他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他说:“村里农民种了瓜菜,平时不管理,正午太阳火辣辣的时候才浇水,结果,瓜菜被烧死了”。所以,农民需要技术,更需要科普,我们的科研人员要用身边的典型事例来推广科普知识。另外,开展研究工作要先了解农民的需要,只有提高地方农民经济发展的项目、适应农民需求的项目,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才是我们应该研究攻关的项目。


  他最后语重心长地跟我们说:“科研工作,任重而道远!”


采访组和陈木荣书记(左二)等老同志合影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catasbgs@126.com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