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热科院概况
    • 院领导集体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政策法规
    • 科技热点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合作企业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工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老年园地 » 详细
退休不变党员本色 ──记热科院试验场六队退休老党员陈碧光
作者:白菊仙 蓝凤彪 林川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2019-07-01


  近日,笔者拜访了年近八旬有着50多年党龄的热科院试验场退休职工陈碧光。他,虽然满脸沟壑纵横,却掩不住源自内心的热情与开朗,他认为党员是一辈子不变的烙印,这不仅仅是一个身份,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在职时受到组织较多的关心和培养,退休后仍受党和政府的关心照顾,作为一名老党员,对年轻人、身边人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维护党的光辉形象,为社会凝聚正能量。


热心带头开展卫生整治

  陈碧光老人曾是我院试验场六队的一名普通干部,为试验场建设发展默默奉献了一辈子,当他退休离开工作岗位后,大家好心地对陈老说可以在家颐养天年了,不要再“折腾”了。对于一名退休职工来说,生活本来可以过得轻松惬意。但是陈碧光不忘初心,积极为六队的党支部建设出谋划策,发挥余热,做建设“美丽试验场、幸福试验场”的践行者。


  “闲不住”的陈碧光把目光盯向了身边的“大事”——乱倒垃圾。他发现六队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于是主动找到队里的干部,一起前去现场查看。经过调查,他们得知队里有不少职工对环保卫生的认识不足,经常随意乱丢乱倒垃圾。而这些垃圾经过高温发酵,再加上来不及清理,会迅速产生阵阵的恶臭,不仅会污染空气,还会污染邻近的水源。同时,容易大量滋生蚊、蝇、蟑螂、老鼠等害虫,传播痢疾等疾病,对队里的职工,尤其是儿童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并且还会严重影响队容队貌。


  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多次在党支部会上提出意见,积极参与队里的讨论,制定可行的制度与方案。在他的建议下,六队成立了以党员带头的环境卫生整治小组,把六队划分出多个卫生区,责任到人,每周评比一次。有了好的制度和监督机制,职工群众乱丢乱倒垃圾的情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在陈碧光同志的影响下,全队职工群众同心协力,在每年全场检查评比中六队总是名列前茅,而流动红旗至今一直高高悬挂在生产队的办公室里。


自告奋勇参与抗灾自救

  2011年9月29日,第17号强台风“纳沙”在儋州地区登陆。根据试验场的工作部署,六队领导班子、年轻党员立即紧急召开抗灾自救会议,70多岁高龄的陈碧光老人顶着大风冒着大雨亲自找上会议室,强烈要求参加队里的抗灾自救工作,考虑到老人的个人安全问题,六队领导没有一位同意。

  

  但陈碧光态度坚决,他说:“我是一名党员,是党支部里的一分子,在危急时刻,我应该为队里做些我该做能做的事。”由于他的请求十分诚恳、坚决,并且怎么劝都劝不回去,无奈只好答应让他参与。下午l点左右,雨助风势越下越大,陈碧光与抗灾自救小组考虑到队里的许多房屋都是上世纪60年代建的拱顶房,有的墙体已经出现了裂缝。于是,转移职工群众成为了当时迫在眉睫的事。陈碧光自告奋勇参加了抗灾自救小组,经过1个多小时的奋战,风里来雨去,挨家挨户地找了一遍,终于把队里住在危房的l3户44名职工群众安全地转移到办公室避风,而此时,他的鞋里已灌满了水。


  台风过后,队里的橡胶开割树被刮倒500多株,队领导里正忙着组织人员抢救倒扶胶树。这时陈碧光同志再次找上队领导,要求参与扶树,考虑到此项工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再加上老人的实际情况,队领导再度拒绝了他的请求,但他仍不“罢休”。经过队领导几次三番的劝说后,陈碧光同志才得以平静了下来。尽管未能参与到抢救倒扶胶树的工作中,但他的热情不减,听说有条靠近饮用水水井的排水沟堵住了,他主动跟随抗灾自救小组去疏通淤泥。花了两个小时,终于清除60多米的淤泥。忙了一整天了,队领导劝说陈碧光回家休息,但他坚持要大家再查看一下关系队里饮水问题的那口井是否受到污染,当他确认安全后方才放心离开。


  作为一名老党员,陈碧光在危急关头,能够挺身而出与自然灾害作斗争,顽强拼搏、顾全大局、临危不惧,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


以身作则永葆党的先进性

  自退休以来,陈碧光清楚认识到,作为一个退休干部和党员,要始终保持公仆本色,始终牢记党员身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深知退休老同志要保持身退心不退,老有老的风骨、老有老的优雅,就应不忘初心,永葆本色,以身作则,为社会、为单位贡献自己绵薄之力,让离退休老党员“夕阳光辉”晚霞满天。他是这么想的,也一直是这样践行的。


  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他坚持学习党的十八大及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学习新党规、党章、准则。他每天坚持阅读党报党刊、按时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深刻领会党在新时期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牢记党的宗旨,满腔热情为职工群众服务。


  陈碧光不仅自己主动学习,他还积极支持队党支部的学习活动,主动带领其他退休老同志一起学习,学习国家方针政策,学习院、场的文件,学习院、场的改革发展精神,他还经常向老同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主张,对理解能力不强的同志,他细心讲解,甚至上门宣讲,面对面地以拉家常的方式进行辅导,让这些同志容易理解,对学习内容有了更深的领会和认识。


树长者风范做风范长者

  陈碧光同志非常注重家庭教育,他常常教育儿女,要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党、为人民、为单位多做贡献。坚持吃苦耐劳、享受在后,在工作中要树立比学习、比奉献、比创新的精神。在他的教育下,妻子、儿子先后光荣入了党,儿媳在工作中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而孙女孙子也相继大学毕业,成为全队美好家庭的典范。


  由于六队退休同志居住较为分散,组织开展文体活动较少,陈碧光同志根据队里的实际情况及老同志身体普遍欠佳不宜远行的特点,在队党支部的支持下,他精心策划,带着六队其他退休同志到试验场其他生产队在党建文化、生产管理、产业开发、队容队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做得比较好的生产队去学习、取经,让老同志亲身感受试验场日新月异的变化,激发了老同志对试验场的自豪感,增强了老同志爱国爱场爱队的情怀,学习归来,他还将学到的经验、感受向队里的年轻人进行宣讲,鼓励年轻人学先进赶超先进,学习借鉴其他队创新创业的新思想新经验,爱岗敬业,积极投身到队的发展建设中。


  像陈碧光一样的老党员还有很多,他们退下来后,仍然热忱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有继续为党和人民奉献的真诚愿望,争做合格党员,争当先锋模范,从他们的点点滴滴事迹中,可以充分感受到老同志身上所蕴涵的强大正能量。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积极释放正能量,可以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坚定信心,永远跟党走,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热科院概况
    • 院领导集体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政策法规
    • 科技热点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合作企业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工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中国热科院在热区典型系统作物中农药的污染特征、影响机制和风险评价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 中国热科院“澜湄国家热带果蔬加工与检测合作平台建设”入选外交部全球发展倡议项目库首批项目清单
  • 庆丰收 迎盛会 中国热科院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在行动
  • 中国热科院揭示CC类谷氧还蛋白介导活性氧平衡调控木薯抗旱的分子机制
  • 热科这十年 | 围绕创新链布局设施链 持续强化能力条件支撑
  • 热科这十年 | 发挥科技人才优势资源 高位服务国家科技外交

热区热点

  • 广东湛江:徐闻菠萝熟了!书记县长公开信引客来

  • 广西扶绥成全国首个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机械化率达69%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老年园地

退休不变党员本色 ──记热科院试验场六队退休老党员陈碧光

  作者: 白菊仙 蓝凤彪 林川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19-07-01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近日,笔者拜访了年近八旬有着50多年党龄的热科院试验场退休职工陈碧光。他,虽然满脸沟壑纵横,却掩不住源自内心的热情与开朗,他认为党员是一辈子不变的烙印,这不仅仅是一个身份,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在职时受到组织较多的关心和培养,退休后仍受党和政府的关心照顾,作为一名老党员,对年轻人、身边人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维护党的光辉形象,为社会凝聚正能量。


热心带头开展卫生整治

  陈碧光老人曾是我院试验场六队的一名普通干部,为试验场建设发展默默奉献了一辈子,当他退休离开工作岗位后,大家好心地对陈老说可以在家颐养天年了,不要再“折腾”了。对于一名退休职工来说,生活本来可以过得轻松惬意。但是陈碧光不忘初心,积极为六队的党支部建设出谋划策,发挥余热,做建设“美丽试验场、幸福试验场”的践行者。


  “闲不住”的陈碧光把目光盯向了身边的“大事”——乱倒垃圾。他发现六队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于是主动找到队里的干部,一起前去现场查看。经过调查,他们得知队里有不少职工对环保卫生的认识不足,经常随意乱丢乱倒垃圾。而这些垃圾经过高温发酵,再加上来不及清理,会迅速产生阵阵的恶臭,不仅会污染空气,还会污染邻近的水源。同时,容易大量滋生蚊、蝇、蟑螂、老鼠等害虫,传播痢疾等疾病,对队里的职工,尤其是儿童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并且还会严重影响队容队貌。


  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多次在党支部会上提出意见,积极参与队里的讨论,制定可行的制度与方案。在他的建议下,六队成立了以党员带头的环境卫生整治小组,把六队划分出多个卫生区,责任到人,每周评比一次。有了好的制度和监督机制,职工群众乱丢乱倒垃圾的情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在陈碧光同志的影响下,全队职工群众同心协力,在每年全场检查评比中六队总是名列前茅,而流动红旗至今一直高高悬挂在生产队的办公室里。


自告奋勇参与抗灾自救

  2011年9月29日,第17号强台风“纳沙”在儋州地区登陆。根据试验场的工作部署,六队领导班子、年轻党员立即紧急召开抗灾自救会议,70多岁高龄的陈碧光老人顶着大风冒着大雨亲自找上会议室,强烈要求参加队里的抗灾自救工作,考虑到老人的个人安全问题,六队领导没有一位同意。

  

  但陈碧光态度坚决,他说:“我是一名党员,是党支部里的一分子,在危急时刻,我应该为队里做些我该做能做的事。”由于他的请求十分诚恳、坚决,并且怎么劝都劝不回去,无奈只好答应让他参与。下午l点左右,雨助风势越下越大,陈碧光与抗灾自救小组考虑到队里的许多房屋都是上世纪60年代建的拱顶房,有的墙体已经出现了裂缝。于是,转移职工群众成为了当时迫在眉睫的事。陈碧光自告奋勇参加了抗灾自救小组,经过1个多小时的奋战,风里来雨去,挨家挨户地找了一遍,终于把队里住在危房的l3户44名职工群众安全地转移到办公室避风,而此时,他的鞋里已灌满了水。


  台风过后,队里的橡胶开割树被刮倒500多株,队领导里正忙着组织人员抢救倒扶胶树。这时陈碧光同志再次找上队领导,要求参与扶树,考虑到此项工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再加上老人的实际情况,队领导再度拒绝了他的请求,但他仍不“罢休”。经过队领导几次三番的劝说后,陈碧光同志才得以平静了下来。尽管未能参与到抢救倒扶胶树的工作中,但他的热情不减,听说有条靠近饮用水水井的排水沟堵住了,他主动跟随抗灾自救小组去疏通淤泥。花了两个小时,终于清除60多米的淤泥。忙了一整天了,队领导劝说陈碧光回家休息,但他坚持要大家再查看一下关系队里饮水问题的那口井是否受到污染,当他确认安全后方才放心离开。


  作为一名老党员,陈碧光在危急关头,能够挺身而出与自然灾害作斗争,顽强拼搏、顾全大局、临危不惧,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


以身作则永葆党的先进性

  自退休以来,陈碧光清楚认识到,作为一个退休干部和党员,要始终保持公仆本色,始终牢记党员身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深知退休老同志要保持身退心不退,老有老的风骨、老有老的优雅,就应不忘初心,永葆本色,以身作则,为社会、为单位贡献自己绵薄之力,让离退休老党员“夕阳光辉”晚霞满天。他是这么想的,也一直是这样践行的。


  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他坚持学习党的十八大及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学习新党规、党章、准则。他每天坚持阅读党报党刊、按时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深刻领会党在新时期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牢记党的宗旨,满腔热情为职工群众服务。


  陈碧光不仅自己主动学习,他还积极支持队党支部的学习活动,主动带领其他退休老同志一起学习,学习国家方针政策,学习院、场的文件,学习院、场的改革发展精神,他还经常向老同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主张,对理解能力不强的同志,他细心讲解,甚至上门宣讲,面对面地以拉家常的方式进行辅导,让这些同志容易理解,对学习内容有了更深的领会和认识。


树长者风范做风范长者

  陈碧光同志非常注重家庭教育,他常常教育儿女,要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党、为人民、为单位多做贡献。坚持吃苦耐劳、享受在后,在工作中要树立比学习、比奉献、比创新的精神。在他的教育下,妻子、儿子先后光荣入了党,儿媳在工作中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而孙女孙子也相继大学毕业,成为全队美好家庭的典范。


  由于六队退休同志居住较为分散,组织开展文体活动较少,陈碧光同志根据队里的实际情况及老同志身体普遍欠佳不宜远行的特点,在队党支部的支持下,他精心策划,带着六队其他退休同志到试验场其他生产队在党建文化、生产管理、产业开发、队容队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做得比较好的生产队去学习、取经,让老同志亲身感受试验场日新月异的变化,激发了老同志对试验场的自豪感,增强了老同志爱国爱场爱队的情怀,学习归来,他还将学到的经验、感受向队里的年轻人进行宣讲,鼓励年轻人学先进赶超先进,学习借鉴其他队创新创业的新思想新经验,爱岗敬业,积极投身到队的发展建设中。


  像陈碧光一样的老党员还有很多,他们退下来后,仍然热忱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有继续为党和人民奉献的真诚愿望,争做合格党员,争当先锋模范,从他们的点点滴滴事迹中,可以充分感受到老同志身上所蕴涵的强大正能量。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积极释放正能量,可以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坚定信心,永远跟党走,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catasbgs@126.com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