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热科院概况
    • 院领导集体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政策法规
    • 科技热点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合作企业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工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风采 » 详细
专家风采:郑学勤——一直在“悄悄前进”
作者:院办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2019-07-01
  全天候工作,常“开夜车”加班,主持多项科研项目,培养博士研究生,一上班就上网浏览要闻,了解国家的战略……你能想象这是一位81岁高龄、众多荣誉在身的老教授的日常生活吗?郑学勤教授现在过的,就是这样的生活。
  郑学勤,我国著名的天然橡胶、热带作物科学家。50多年来他坚持在海南从事橡胶和热作遗传育种科教工作,为我国天然橡胶和热作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至三等奖、国家发明一等奖等多个国家级奖项。年逾古稀之际,又获得200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 “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的区域创新奖。他参与主持的《橡胶优良无性系的引种、选育与大面积推广》选育出一批抗风、耐寒、高产优良无性系,15年来为国家创利税53亿元,对中国天然橡胶行业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年届耄耋的他参与主持的《无核荔枝配套技术研究和大规模产业化》实现了无核荔枝的产业化,使无核荔枝嫁接成活率由2000年不到1%上升到85%,鲜果保鲜贮运、蛋白质组学、基因克隆等相关机理也获得了一定的科学数据。
  多年来,郑学勤教授专注于自己明确的目标,不为外界质疑所干扰,踏踏实实地做研究并努力实现目标,他就是这样一直“悄悄前进”着。
  常在校园里见到精神矍铄的郑学勤教授,要不是因为详细查看了他的简历,我绝不会相信他已81岁。约见郑学勤教授不是很顺利。他告诉我要2天后,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一位81岁高龄的老教授,怎么还能这么忙?在等待“专访”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想,该用什么词去描写他。不须扬鞭自奋蹄的“老黄牛”?“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见到他、了解他后,我发现,以上两句话都不足以描述他。
  与郑学勤教授交谈,他敏捷的思维让人吃惊。谈到科研时,他迸射出的激情和爬满脸的兴奋光芒则让人感动和振奋。
  他介绍说,自己刚完成了《无核荔枝配套技术大规模产业化》课题。“我现在正在‘悄悄前进’,进行生物航空燃油和香蕉枯萎病的生物活性物质综合防治的研究”。生物航空燃油是联合国的一个项目,涉及的是当前世界关注、也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指出的环保、低碳的新能源;防治香蕉枯萎病则是发展香蕉产业的一大难题,长期困扰着广大种植户和科研工作者。所以选择以上课题,是因为这些研究存在着挑战和机遇,且符合国家战略与需要。
  “我做研究就要做新的,做国家需要的,要创新。”北大毕业的他身上有着显著的北大标记——关心政治,心系国家。他现在每天都要读报、看新闻,研究政治、经济、军事,研究国家的需要。
  “我就想去解决那些还没解决的问题。”为此,他详细地研究了国家“十二五”规划,他说,做科研的一定要有科学发展观,要知道国家需要什么,要学会多角度、多学科地看问题,否则就难以解决关键技术。
  郑学勤教授现在选择课题的另一方向就是能产学研结合。他说,做科研就是要实现R&D,即科研要前伸到产业,后延到机理。事必躬亲的他强调,做科研就一定要做到全面和全套,特别是做农业的,不能只想着发文章,一定要下到地里去实践,否则别想出东西,更别说把科研转化为生产力。
  “我做《无核荔枝配套技术大规模产业化》研究的过程中,为海南建成了3000亩的无核荔枝产业基地,解决了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发展了一个中国特有的水果资源。在此过程中,还筛选克隆出了10个与无核相关的全长基因,这样,文章自然也就有了。所以好的文章最好要写在后面”。他再次强调了课题选择和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性。
  对于他的“老本行”橡胶研究,他说“现在可以做的是橡胶转基因和耐-2℃的抗寒高产品系的研究,做得出来,就可以拿到2个国家大奖”。橡胶对于国家安全意义重大,目前我们国家对橡胶的需求量为140万吨,但当前国内产量仅62万吨,耐-2℃抗寒研究成功后橡胶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就可扩大。作为前辈和权威,他提醒接受这一使命的后辈们,“做科研一定要目标明确,要‘悄悄前进’。”现在目标有了——转基因、耐-2℃抗寒高产,争取拿国家大奖。剩下的就是“悄悄前进”,潜心研究了。
  现在还带着博士生的郑学勤教授很自豪地说,“当好热带农业科技创新的火车头、当好促进热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排头兵、当好培养优秀热带农业科技人才的孵化器”,热科院这三个要求,正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并且他也做到了。科研创新是他的原则;科技成果转化是他毕生的行动;他培养的30个博士在各自的领域均取得一定的成绩和建树。
  “我的生活哲学就是要享受工作,享受工作也就享受了生活,艰苦奋斗,‘悄悄前进’下去。我的新研究以及将产生的成果就是我们科研团队的奋斗目标。”满头白发的郑学勤教授脸上洋溢着坚定与快乐。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热科院概况
    • 院领导集体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政策法规
    • 科技热点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合作企业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工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中国热科院在热区典型系统作物中农药的污染特征、影响机制和风险评价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 中国热科院“澜湄国家热带果蔬加工与检测合作平台建设”入选外交部全球发展倡议项目库首批项目清单
  • 庆丰收 迎盛会 中国热科院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在行动
  • 中国热科院揭示CC类谷氧还蛋白介导活性氧平衡调控木薯抗旱的分子机制
  • 热科这十年 | 围绕创新链布局设施链 持续强化能力条件支撑
  • 热科这十年 | 发挥科技人才优势资源 高位服务国家科技外交

热区热点

  • 广东湛江:徐闻菠萝熟了!书记县长公开信引客来

  • 广西扶绥成全国首个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机械化率达69%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专家风采

专家风采:郑学勤——一直在“悄悄前进”

  作者: 院办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19-07-01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全天候工作,常“开夜车”加班,主持多项科研项目,培养博士研究生,一上班就上网浏览要闻,了解国家的战略……你能想象这是一位81岁高龄、众多荣誉在身的老教授的日常生活吗?郑学勤教授现在过的,就是这样的生活。
  郑学勤,我国著名的天然橡胶、热带作物科学家。50多年来他坚持在海南从事橡胶和热作遗传育种科教工作,为我国天然橡胶和热作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至三等奖、国家发明一等奖等多个国家级奖项。年逾古稀之际,又获得200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 “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的区域创新奖。他参与主持的《橡胶优良无性系的引种、选育与大面积推广》选育出一批抗风、耐寒、高产优良无性系,15年来为国家创利税53亿元,对中国天然橡胶行业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年届耄耋的他参与主持的《无核荔枝配套技术研究和大规模产业化》实现了无核荔枝的产业化,使无核荔枝嫁接成活率由2000年不到1%上升到85%,鲜果保鲜贮运、蛋白质组学、基因克隆等相关机理也获得了一定的科学数据。
  多年来,郑学勤教授专注于自己明确的目标,不为外界质疑所干扰,踏踏实实地做研究并努力实现目标,他就是这样一直“悄悄前进”着。
  常在校园里见到精神矍铄的郑学勤教授,要不是因为详细查看了他的简历,我绝不会相信他已81岁。约见郑学勤教授不是很顺利。他告诉我要2天后,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一位81岁高龄的老教授,怎么还能这么忙?在等待“专访”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想,该用什么词去描写他。不须扬鞭自奋蹄的“老黄牛”?“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见到他、了解他后,我发现,以上两句话都不足以描述他。
  与郑学勤教授交谈,他敏捷的思维让人吃惊。谈到科研时,他迸射出的激情和爬满脸的兴奋光芒则让人感动和振奋。
  他介绍说,自己刚完成了《无核荔枝配套技术大规模产业化》课题。“我现在正在‘悄悄前进’,进行生物航空燃油和香蕉枯萎病的生物活性物质综合防治的研究”。生物航空燃油是联合国的一个项目,涉及的是当前世界关注、也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指出的环保、低碳的新能源;防治香蕉枯萎病则是发展香蕉产业的一大难题,长期困扰着广大种植户和科研工作者。所以选择以上课题,是因为这些研究存在着挑战和机遇,且符合国家战略与需要。
  “我做研究就要做新的,做国家需要的,要创新。”北大毕业的他身上有着显著的北大标记——关心政治,心系国家。他现在每天都要读报、看新闻,研究政治、经济、军事,研究国家的需要。
  “我就想去解决那些还没解决的问题。”为此,他详细地研究了国家“十二五”规划,他说,做科研的一定要有科学发展观,要知道国家需要什么,要学会多角度、多学科地看问题,否则就难以解决关键技术。
  郑学勤教授现在选择课题的另一方向就是能产学研结合。他说,做科研就是要实现R&D,即科研要前伸到产业,后延到机理。事必躬亲的他强调,做科研就一定要做到全面和全套,特别是做农业的,不能只想着发文章,一定要下到地里去实践,否则别想出东西,更别说把科研转化为生产力。
  “我做《无核荔枝配套技术大规模产业化》研究的过程中,为海南建成了3000亩的无核荔枝产业基地,解决了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发展了一个中国特有的水果资源。在此过程中,还筛选克隆出了10个与无核相关的全长基因,这样,文章自然也就有了。所以好的文章最好要写在后面”。他再次强调了课题选择和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性。
  对于他的“老本行”橡胶研究,他说“现在可以做的是橡胶转基因和耐-2℃的抗寒高产品系的研究,做得出来,就可以拿到2个国家大奖”。橡胶对于国家安全意义重大,目前我们国家对橡胶的需求量为140万吨,但当前国内产量仅62万吨,耐-2℃抗寒研究成功后橡胶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就可扩大。作为前辈和权威,他提醒接受这一使命的后辈们,“做科研一定要目标明确,要‘悄悄前进’。”现在目标有了——转基因、耐-2℃抗寒高产,争取拿国家大奖。剩下的就是“悄悄前进”,潜心研究了。
  现在还带着博士生的郑学勤教授很自豪地说,“当好热带农业科技创新的火车头、当好促进热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排头兵、当好培养优秀热带农业科技人才的孵化器”,热科院这三个要求,正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并且他也做到了。科研创新是他的原则;科技成果转化是他毕生的行动;他培养的30个博士在各自的领域均取得一定的成绩和建树。
  “我的生活哲学就是要享受工作,享受工作也就享受了生活,艰苦奋斗,‘悄悄前进’下去。我的新研究以及将产生的成果就是我们科研团队的奋斗目标。”满头白发的郑学勤教授脸上洋溢着坚定与快乐。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catasbgs@126.com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