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专家库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风采 » 详细
郝秉中、吴继林——橡胶夫妻半世纪风雨同路
作者:陈超 田婉莹 来源:海南日报 日期:2004-09-22

   前不久,中国热农院橡胶研究所研究员郝秉中和吴继林夫妇双双获得世界橡胶研究方面的最高嘉奖———IRRDB橡胶杰出研究金奖,这是中国专家首次获此殊荣

  9月7日,昆明传来喜讯,国际橡胶研究与发展委员会(IRRDB)主席坡拉沙将2004年度的2枚IRRDB橡胶杰出研究金奖,分别授予中国橡胶研究专家郝秉中和吴继林夫妇。作为世界顶级的橡胶专业研究机构,由IRRDB授出的金奖,是世界橡胶研究方面的最高嘉奖,IRRDB以此奖励为天然橡胶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各国科研人员。在此之前,先后有法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3名橡胶专家获此殊荣。

  今天,回海南没两天的郝秉中、吴继林伉俪,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校区的家中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18年心血“意外获奖”

  郝秉中和吴继林夫妇被IRRDB认可的,是两人在橡胶细胞学研究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郝、吴两人经过整整18年的研究,终于在1998年发现能诱导橡胶树乳管分化的物质茉莉酸,该物质作用于橡胶树时,能带来一种有效的伤害信号,促使橡胶树生成更多乳管,从而排出更多乳胶。

  茉莉酸的发现为世界橡胶研究打开了一扇门。郝、吴两人的成果发表后,立刻在国际上引起反响,其他国家科学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转基因等各方面的研究,由此发端的研究之路将无限延伸。

  IRRDB授予的金奖并没有让两人感到突然。走在18年的时光隧道上,他们对上千种材料进行了上万次的重复研究,在一步步接近事物真相时,两人清楚了自己研究的价值。在最终确定有效物质就是茉莉酸的那一刻,郝秉中和吴继林感到了巨大喜悦。

  让郝秉中和吴继林感到意外的是,在IRRDB上为两人提名的国家是马来西亚。

  这项受表彰的研究属于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因为不能立刻显现经济效益,通常只有专业的科研工作者才能真正体味其中的巨大价值。同时,从事应用基础研究需要付出的艰辛,也是非专业人士所不能理解的。

  从1984年获联合国粮农组织50万元援助起,郝秉中和吴继林所在的研究组在湛江建立了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室。电子显微镜以X光作为光源,需要封闭黑暗的工作环境。观察电子显微镜是一件非常细致和艰苦的工作,X光照还会使人体红血球和白血球受到损伤,有的年轻人在电镜室连续观察两小时就受不了,郝秉中和吴继林却为了在一张张橡胶细胞胶片中发现端倪,每次要在电镜室连续观察三个月的时间,这一干就是10多年。

  由于是两人在一起的缘故,吴继林教授回忆这段“黑屋子岁月”时说,在那种静谧的环境里,很多时候觉得是种享受,甚至出来时还会舍不得。借助X光和万倍功效的电子显微镜,那些已死去的橡胶细胞,就这样一点点的把秘密暴露在勤奋的研究者面前。

  2004年度IRRDB橡胶杰出研究金奖,是郝秉中和吴继林在近30年的研究生涯中,获得的最高也可以说是唯一的橡胶研究专业奖项。细数两人的获奖记录,第一个是1999年郝秉中教授在办理退休手续过程中获得的国家人事部一等功,另两个分别是吴继林在2001年获5部委颁发的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称号,和郝秉中2002年获得的全国科研先进工作者称号。

                   并肩作战苦中有乐

  郝秉中和吴继林夫妇今年同是68岁,相识于1955年的四川大学生物学系。郝秉中1964年北京大学生物系植物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海南从事橡胶细胞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工作。此时两人的孩子才刚出生几个月。在分别9年的日子里,吴继林工作所在的北京农业大学为解决职工家庭两地分居问题,先后发出10封调函,9个家庭得以团聚,郝秉中却不能离开需要他的热带橡胶事业。1973年,吴继林也来到了海南,与丈夫并肩站立在中国橡胶研究的前沿。

  自那时起,橡胶专家郝秉中和吴继林夫妇就一直从事橡胶树和其他热带树木丰产、优质栽培的基础研究,在指导橡胶生产、提高干胶产量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两人以助理研究员的身份第一次共同申请到了一个科研项目,后来两人又各申请到了4个项目,并在1999年退休后,指导各自的弟子各申请了2个项目。两人的11个科研项目全部申请成功,在报批率只有10%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让人称羡,而基金委的一贯支持,也为他们的研究取得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年IRRDB第一次颁发两枚奖章,郝秉中和吴继林同时表示,那是因为两人没法分开,能取得这样的成就,离不开两人的相互鼓励、相互扶持。

  吴继林教授说,因为有了橡胶研究这样的共同理想做支撑,两个人生活步调高度一致,粗茶淡饭,起居规范。两人的身体到现在都没什么大毛病,也算得上是一件成就。

  科研完全融入到两人的生活中,实验室是他们另一个温馨的家。当年两人忙于科研,年幼的孩子交给两人的父母轮流照看,现在,儿子和儿媳在广州奔忙着,郝秉中和吴继林仍旧没时间帮忙照看3岁的孙子。虽然少了一份含饴弄孙的快乐,但实验室里的忙碌让两人感到收获更多。

  性情淡泊的郝秉中和吴继林表示,要说到遗憾,那就是特殊时代耽误了他们不少宝贵的研究时间,所以,现在要加紧补回来。

  (图片说明)9月7日,郝秉中(左)和吴继林(中)从国际橡胶研究于发展委员会主席坡拉沙(右)手中接过橡胶杰出研究金奖 新华社发
    http://www.hndaily.com.cn/new//php/20040922/23341.php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专家库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中国热科院获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技术认可表彰
  • 中国热科院成功举办第一届太极拳交流比赛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专家风采

郝秉中、吴继林——橡胶夫妻半世纪风雨同路

  作者: 陈超 田婉莹   来源: 海南日报  日期: 2004-09-22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前不久,中国热农院橡胶研究所研究员郝秉中和吴继林夫妇双双获得世界橡胶研究方面的最高嘉奖———IRRDB橡胶杰出研究金奖,这是中国专家首次获此殊荣

  9月7日,昆明传来喜讯,国际橡胶研究与发展委员会(IRRDB)主席坡拉沙将2004年度的2枚IRRDB橡胶杰出研究金奖,分别授予中国橡胶研究专家郝秉中和吴继林夫妇。作为世界顶级的橡胶专业研究机构,由IRRDB授出的金奖,是世界橡胶研究方面的最高嘉奖,IRRDB以此奖励为天然橡胶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各国科研人员。在此之前,先后有法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3名橡胶专家获此殊荣。

  今天,回海南没两天的郝秉中、吴继林伉俪,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校区的家中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18年心血“意外获奖”

  郝秉中和吴继林夫妇被IRRDB认可的,是两人在橡胶细胞学研究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郝、吴两人经过整整18年的研究,终于在1998年发现能诱导橡胶树乳管分化的物质茉莉酸,该物质作用于橡胶树时,能带来一种有效的伤害信号,促使橡胶树生成更多乳管,从而排出更多乳胶。

  茉莉酸的发现为世界橡胶研究打开了一扇门。郝、吴两人的成果发表后,立刻在国际上引起反响,其他国家科学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转基因等各方面的研究,由此发端的研究之路将无限延伸。

  IRRDB授予的金奖并没有让两人感到突然。走在18年的时光隧道上,他们对上千种材料进行了上万次的重复研究,在一步步接近事物真相时,两人清楚了自己研究的价值。在最终确定有效物质就是茉莉酸的那一刻,郝秉中和吴继林感到了巨大喜悦。

  让郝秉中和吴继林感到意外的是,在IRRDB上为两人提名的国家是马来西亚。

  这项受表彰的研究属于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因为不能立刻显现经济效益,通常只有专业的科研工作者才能真正体味其中的巨大价值。同时,从事应用基础研究需要付出的艰辛,也是非专业人士所不能理解的。

  从1984年获联合国粮农组织50万元援助起,郝秉中和吴继林所在的研究组在湛江建立了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室。电子显微镜以X光作为光源,需要封闭黑暗的工作环境。观察电子显微镜是一件非常细致和艰苦的工作,X光照还会使人体红血球和白血球受到损伤,有的年轻人在电镜室连续观察两小时就受不了,郝秉中和吴继林却为了在一张张橡胶细胞胶片中发现端倪,每次要在电镜室连续观察三个月的时间,这一干就是10多年。

  由于是两人在一起的缘故,吴继林教授回忆这段“黑屋子岁月”时说,在那种静谧的环境里,很多时候觉得是种享受,甚至出来时还会舍不得。借助X光和万倍功效的电子显微镜,那些已死去的橡胶细胞,就这样一点点的把秘密暴露在勤奋的研究者面前。

  2004年度IRRDB橡胶杰出研究金奖,是郝秉中和吴继林在近30年的研究生涯中,获得的最高也可以说是唯一的橡胶研究专业奖项。细数两人的获奖记录,第一个是1999年郝秉中教授在办理退休手续过程中获得的国家人事部一等功,另两个分别是吴继林在2001年获5部委颁发的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称号,和郝秉中2002年获得的全国科研先进工作者称号。

                   并肩作战苦中有乐

  郝秉中和吴继林夫妇今年同是68岁,相识于1955年的四川大学生物学系。郝秉中1964年北京大学生物系植物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海南从事橡胶细胞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工作。此时两人的孩子才刚出生几个月。在分别9年的日子里,吴继林工作所在的北京农业大学为解决职工家庭两地分居问题,先后发出10封调函,9个家庭得以团聚,郝秉中却不能离开需要他的热带橡胶事业。1973年,吴继林也来到了海南,与丈夫并肩站立在中国橡胶研究的前沿。

  自那时起,橡胶专家郝秉中和吴继林夫妇就一直从事橡胶树和其他热带树木丰产、优质栽培的基础研究,在指导橡胶生产、提高干胶产量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两人以助理研究员的身份第一次共同申请到了一个科研项目,后来两人又各申请到了4个项目,并在1999年退休后,指导各自的弟子各申请了2个项目。两人的11个科研项目全部申请成功,在报批率只有10%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让人称羡,而基金委的一贯支持,也为他们的研究取得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年IRRDB第一次颁发两枚奖章,郝秉中和吴继林同时表示,那是因为两人没法分开,能取得这样的成就,离不开两人的相互鼓励、相互扶持。

  吴继林教授说,因为有了橡胶研究这样的共同理想做支撑,两个人生活步调高度一致,粗茶淡饭,起居规范。两人的身体到现在都没什么大毛病,也算得上是一件成就。

  科研完全融入到两人的生活中,实验室是他们另一个温馨的家。当年两人忙于科研,年幼的孩子交给两人的父母轮流照看,现在,儿子和儿媳在广州奔忙着,郝秉中和吴继林仍旧没时间帮忙照看3岁的孙子。虽然少了一份含饴弄孙的快乐,但实验室里的忙碌让两人感到收获更多。

  性情淡泊的郝秉中和吴继林表示,要说到遗憾,那就是特殊时代耽误了他们不少宝贵的研究时间,所以,现在要加紧补回来。

  (图片说明)9月7日,郝秉中(左)和吴继林(中)从国际橡胶研究于发展委员会主席坡拉沙(右)手中接过橡胶杰出研究金奖 新华社发
    http://www.hndaily.com.cn/new//php/20040922/23341.php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