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椰子所针对阿联酋椰枣树饱受红棕象甲危害情况,向阿联酋输出红棕象甲综合防控技术,与宁夏科技厅一起筹建“中国—阿拉伯椰枣技术转移中心”、“中阿椰枣研究中心”,为阿拉伯国家防治红棕象甲、发展椰枣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红棕象甲无公害防治技术布点试验现场
椰枣树是阿拉伯国家的重要木本粮食作物,被誉为“阿拉伯民族之树”,在中东阿拉伯国家的生态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国际性检疫大害虫红棕象甲在该区域的大面积发生,对阿拉伯国家椰枣产业安全生产及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今年2月初,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总体部署下,在中国科技部、宁夏自治区科技厅和中阿产业投资基金的支持下,椰子所派出陈卫军研究员和阎伟助理研究员赴阿联酋迪拜,重点开展了以声音早期诊断和信息素诱捕为主的红棕象甲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布点试验。阿联酋迪拜园林农业局通过数据分析,并与阿方现有防治技术比较,认定我院椰子所的技术在监测和防治红棕象甲方面效果更好,并出具了试验检测报告,通过了阿联酋迪拜市政府的验收和认可,为中阿开展全方位的科技合作奠定了基础。
随后,我院又先后两次派遣植保、栽培、加工等方面的专家前往迪拜,在迪拜园林农业局下属的椰枣种植园和迪拜公主的椰枣园全面实施红棕象甲监测与防治技术,综合治理红棕甲,并开始布置椰枣栽培方面的试验,并与迪拜园林农业局Haider局长洽谈深化合作,在迪拜进行椰枣病虫害防控与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建立椰枣红棕象甲综合防控示范园等。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据悉, 红棕象甲原产于印度,属于鞘翅目蛀干甲虫,长着坚硬的红褐色外壳,身长30-35毫米,是棕榈科植物的克星,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国际贸易的繁荣发展,红棕象甲也开始大举扩散,范围波及到东南亚、中东、地中海沿岸等国家,还有法国及赤道两边的国家,目前还在四处蔓延,直接危害椰子、油棕、加那利海枣等棕榈科植物达28种之多。我院椰子所经过多年攻关,在棕榈植物病虫害防控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有效控制了我国红棕象甲等害虫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