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热科院概况
    • 院领导集体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政策法规
    • 科技热点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合作企业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工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热农情怀 » 详细
“我为孩子做榜样”征文选登:和儿子一起成长
作者:国际合作处 王小芳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2019-07-01

有人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有人说:家庭是孩子的一面旗帜,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自从儿子来到这个世界,我和他就如同两颗树,根相系,心相连。他不经意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会触动我的心灵。


记得2015年暑假,我和儿子从儋州回到海口的家,老公在冰箱上面做了一面“儿子成长墙”,记录儿子成长经历中的第一次,现在看着记录的这一串时间与事件,感触万分。


2015年5月16日,阳阳第一次自己起床,穿鞋;

7月26日,第一次会用牙膏刷牙;

8月25日,第一次会自己坐着理发;

11月8日,第一次会自己开关灯;

11月18日,第一次会帮姥姥丢垃圾;

12月6日,第一次会自己独立尿尿;

……

孩子的每个第一次,都令我感到惊喜;每一次成长的脚步都牵动着我的心;每一点进步,都让我倍感开心。


我和老公2009年结婚,一直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2012年孩子出生,我们还是只能周末见面。很庆幸的是,儿子很乖,没有让我太操心,不过每个周五晚上,他总是很晚才睡,因为他在等着爸爸,要爸爸陪他一起睡觉。老公也是无论多累,周五一下班就往儋州赶,有时甚至凌晨12点都还没有赶到,儿子都在等待中睡着啦……


还记得一个周日下午,我要带着儿子从海口回儋州上班,儿子仰着那稚气的脸问我。


“妈妈,为什么我们要有两个家?”


是呀!我们一直奔波在海口和儋州之间,每个周五晚上,不是老公从海口赶往儋州,就是我从儋州赶到海口,每个周日晚上,我们彼此又回到自己单位所在地,准备开始一周的工作。甚至我自己都没有来得及想这个问题。


要想回答儿子的问题,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周一到周五,我面对着课堂上面的那些求知若渴的学生,是一个老师的责任使然,我要认真踏实的准备每一堂课,所以是工作的责任让我要留在工作的阵地!


周末的时间,我要回到家庭生活中,期待着与老公、孩子一起团聚,享受着充满爱的时光,所以是家庭的责任让我回到了家庭的阵地!


正如马克思所言,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我们都要扮演着许多的角色,没成人之前我们是孩子,学习是我们的责任;成人之后我们是妻子或者丈夫,结婚生子,我们要对家庭负起责任,对老人负起责任,这个时候我们扮演的是妻子、丈夫、儿女、父母,赡养父母、教育儿女就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一天早上,我们正准备开车送儿子上幼儿园,老公像往常一样,发动车子,看到座位上有一张纸巾,正打开车窗准备扔出去的时候,儿子在后座上大声叫起来。


“爸爸,不能乱扔垃圾哦!”


老公不好意思的停下来了,回过头,认真的回答儿子:“好的,爸爸听阳阳的话,不乱扔垃圾!”


平时,我们总是教育孩子,不要乱扔垃圾。可是我们自己是不是做好了呢?其实,孩子就是我们的影子,只有我们自己做好了,孩子才会模仿!就像斯特娜夫人说的那样,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处处作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影响的结果。


我们每个人都会为了谋生和事业的发展,去做长期刻苦的准备。但不是每个人都能为子女的教育,去付出细致而认真的努力。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项通过父母的自我摸索就可以完成的工作。的确,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实践和探索,是有一定价值的。但如果仅凭个人的经验、习惯和好恶来教育孩子,我认为远远不够。从准备做母亲那天起,我就给自己定下目标:要把母亲当做一项职业认真来做。首先是通过学习培养一种意识,自始至终坚持这种意识,就有了与这种意识相吻合的思维和行动。所付出的越多,你就会所获越多!


我又想起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


“妈妈,我们去跑一个马拉松吧!”


儿子午睡起来,拉着我的手,央求着我和他一起去跑步。今年以来,老公爱上了跑步,到目前为止,他已经跑了三个半程马拉松了。第一次在三亚参加现场马拉松的时候,我和儿子都一起随行为他加油!


自从三亚回来后,儿子爱上了穿运动鞋,并且喜欢跑步。几乎走路都变成了跑步,只要有机会,就要和我们比赛。有时候甚至在家里也要拉着和爸爸比一比!


每周有两三天晚上,我们都会抽时间去跑步锻炼,现在操场上不仅老公一个人跑步,还有我和儿子一起随跑。自从儿子喜欢跑步以来,他的身体素质比以前强多啦!


托尔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回想起儿子成长过程中的点滴,就像放电影般,许多镜头同时涌现出来。养儿方知父母恩,这句话说得一点没有错。现在我也为人父母,才明白当初父母教育我们时候的用心良苦,才知道身上责任重大!我们就是孩子的榜样,只有我们做好了,自己生活端正和完美了,才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我很喜欢一首歌——《你是幸福的,我是快乐的》。


歌词中有这么几句话:

“可是我的脚步总是你牵挂着,再难走的路算什么……

你是幸福的,我就是快乐的,为你付出的,再多我也值得;

与你是同路的,我就是幸运的;我幸福走过的,是你搀扶的。”


今年儿子四岁多了,在和儿子一起成长的路上,“亲情在左,友情在右,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


这四年多的学习过程,没有学位授予,没有资质认证,是心灵被爱引领的追寻,是杂乱的心性被梳理后的清明。当我通过学习,去体悟生命成长的节奏时,我懂得了幼小生命之奥秘,也理解了成熟生命之内涵。觉知的爱,就在这样的一个过程里弥漫心底,我获得了自我生命的成长和对爱的艺术的参悟。


用心去爱,这份爱就成为滋养人生幸福的源泉。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热科院概况
    • 院领导集体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政策法规
    • 科技热点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合作企业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工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中国热科院在热区典型系统作物中农药的污染特征、影响机制和风险评价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 中国热科院“澜湄国家热带果蔬加工与检测合作平台建设”入选外交部全球发展倡议项目库首批项目清单
  • 庆丰收 迎盛会 中国热科院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在行动
  • 中国热科院揭示CC类谷氧还蛋白介导活性氧平衡调控木薯抗旱的分子机制
  • 热科这十年 | 围绕创新链布局设施链 持续强化能力条件支撑
  • 热科这十年 | 发挥科技人才优势资源 高位服务国家科技外交

热区热点

  • 广东湛江:徐闻菠萝熟了!书记县长公开信引客来

  • 广西扶绥成全国首个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机械化率达69%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热农情怀

“我为孩子做榜样”征文选登:和儿子一起成长

  作者: 国际合作处 王小芳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19-07-01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有人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有人说:家庭是孩子的一面旗帜,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自从儿子来到这个世界,我和他就如同两颗树,根相系,心相连。他不经意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会触动我的心灵。


记得2015年暑假,我和儿子从儋州回到海口的家,老公在冰箱上面做了一面“儿子成长墙”,记录儿子成长经历中的第一次,现在看着记录的这一串时间与事件,感触万分。


2015年5月16日,阳阳第一次自己起床,穿鞋;

7月26日,第一次会用牙膏刷牙;

8月25日,第一次会自己坐着理发;

11月8日,第一次会自己开关灯;

11月18日,第一次会帮姥姥丢垃圾;

12月6日,第一次会自己独立尿尿;

……

孩子的每个第一次,都令我感到惊喜;每一次成长的脚步都牵动着我的心;每一点进步,都让我倍感开心。


我和老公2009年结婚,一直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2012年孩子出生,我们还是只能周末见面。很庆幸的是,儿子很乖,没有让我太操心,不过每个周五晚上,他总是很晚才睡,因为他在等着爸爸,要爸爸陪他一起睡觉。老公也是无论多累,周五一下班就往儋州赶,有时甚至凌晨12点都还没有赶到,儿子都在等待中睡着啦……


还记得一个周日下午,我要带着儿子从海口回儋州上班,儿子仰着那稚气的脸问我。


“妈妈,为什么我们要有两个家?”


是呀!我们一直奔波在海口和儋州之间,每个周五晚上,不是老公从海口赶往儋州,就是我从儋州赶到海口,每个周日晚上,我们彼此又回到自己单位所在地,准备开始一周的工作。甚至我自己都没有来得及想这个问题。


要想回答儿子的问题,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周一到周五,我面对着课堂上面的那些求知若渴的学生,是一个老师的责任使然,我要认真踏实的准备每一堂课,所以是工作的责任让我要留在工作的阵地!


周末的时间,我要回到家庭生活中,期待着与老公、孩子一起团聚,享受着充满爱的时光,所以是家庭的责任让我回到了家庭的阵地!


正如马克思所言,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我们都要扮演着许多的角色,没成人之前我们是孩子,学习是我们的责任;成人之后我们是妻子或者丈夫,结婚生子,我们要对家庭负起责任,对老人负起责任,这个时候我们扮演的是妻子、丈夫、儿女、父母,赡养父母、教育儿女就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一天早上,我们正准备开车送儿子上幼儿园,老公像往常一样,发动车子,看到座位上有一张纸巾,正打开车窗准备扔出去的时候,儿子在后座上大声叫起来。


“爸爸,不能乱扔垃圾哦!”


老公不好意思的停下来了,回过头,认真的回答儿子:“好的,爸爸听阳阳的话,不乱扔垃圾!”


平时,我们总是教育孩子,不要乱扔垃圾。可是我们自己是不是做好了呢?其实,孩子就是我们的影子,只有我们自己做好了,孩子才会模仿!就像斯特娜夫人说的那样,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处处作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影响的结果。


我们每个人都会为了谋生和事业的发展,去做长期刻苦的准备。但不是每个人都能为子女的教育,去付出细致而认真的努力。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项通过父母的自我摸索就可以完成的工作。的确,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实践和探索,是有一定价值的。但如果仅凭个人的经验、习惯和好恶来教育孩子,我认为远远不够。从准备做母亲那天起,我就给自己定下目标:要把母亲当做一项职业认真来做。首先是通过学习培养一种意识,自始至终坚持这种意识,就有了与这种意识相吻合的思维和行动。所付出的越多,你就会所获越多!


我又想起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


“妈妈,我们去跑一个马拉松吧!”


儿子午睡起来,拉着我的手,央求着我和他一起去跑步。今年以来,老公爱上了跑步,到目前为止,他已经跑了三个半程马拉松了。第一次在三亚参加现场马拉松的时候,我和儿子都一起随行为他加油!


自从三亚回来后,儿子爱上了穿运动鞋,并且喜欢跑步。几乎走路都变成了跑步,只要有机会,就要和我们比赛。有时候甚至在家里也要拉着和爸爸比一比!


每周有两三天晚上,我们都会抽时间去跑步锻炼,现在操场上不仅老公一个人跑步,还有我和儿子一起随跑。自从儿子喜欢跑步以来,他的身体素质比以前强多啦!


托尔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回想起儿子成长过程中的点滴,就像放电影般,许多镜头同时涌现出来。养儿方知父母恩,这句话说得一点没有错。现在我也为人父母,才明白当初父母教育我们时候的用心良苦,才知道身上责任重大!我们就是孩子的榜样,只有我们做好了,自己生活端正和完美了,才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我很喜欢一首歌——《你是幸福的,我是快乐的》。


歌词中有这么几句话:

“可是我的脚步总是你牵挂着,再难走的路算什么……

你是幸福的,我就是快乐的,为你付出的,再多我也值得;

与你是同路的,我就是幸运的;我幸福走过的,是你搀扶的。”


今年儿子四岁多了,在和儿子一起成长的路上,“亲情在左,友情在右,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


这四年多的学习过程,没有学位授予,没有资质认证,是心灵被爱引领的追寻,是杂乱的心性被梳理后的清明。当我通过学习,去体悟生命成长的节奏时,我懂得了幼小生命之奥秘,也理解了成熟生命之内涵。觉知的爱,就在这样的一个过程里弥漫心底,我获得了自我生命的成长和对爱的艺术的参悟。


用心去爱,这份爱就成为滋养人生幸福的源泉。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catasbgs@126.com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