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专家库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热区"三农" » 详细
海口站科技服务团队赴澄迈金江开展橡胶台风灾后复产技术指导
作者:海口实验站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2025-09-09

8月29日,海口站科技服务团队携相关技术专家一行7人,赴澄迈县金江镇大拉村橡胶灾后全周期间作技术示范基地,现场指导胶农开展台风灾后恢复生产,并就“天然橡胶—香蕉全周期间作模式”进行专项技术指导,落实“一所对一县”科技救灾行动。

服务团队沿着受台风环流影响的胶园一路踏查,先后查看了80亩全周期“胶—蕉”间作核心示范区。受台风“剑鱼”“蓝湖”外围环流影响,示范基地受到强降雨、强阵风危害。部分橡胶苗出现倒伏、叶片破损或死亡的现象,间作的香蕉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海口站服务团队分区取样、逐一记录,现场开出“救治良方”。

针对胶—蕉间作“前期密、后期挤”的突出问题,服务团队提出要科学间作“两行橡胶+间作香蕉”宽窄行布局。该技术既保障橡胶树冠成型空间,又充分利用行间光热资源,预计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可提升50%以上。

服务队现场标记死苗、弱苗,向合作农户发放热科院自主品种胶苗:热研72059直立抗风型橡胶,指导农户科学补植,确保成活率达到90%以上。

结合台风后土地整理成本、作物错峰上市价格,服务队现场为农户算了一笔账:采用全周期间作模式,橡胶更新期内香蕉亩均产量可达3200kg,按当前地头价2.2元/kg计算,亩收入7040元,比单一种植橡胶净增4300元;等橡胶第6年进入旺产期,香蕉再让行退出,实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综合收益可提高30%以上,为灾后快速复产提供经济保障。

服务队就地搭起“田间课堂”,橡胶种植大户拢在香蕉沟边,边看边学。专家们手把手示范扶正、培土、绑缚、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操作,并发放《天然橡胶台风灾后恢复技术明白纸》50余份。

下一步,海口站将持续跟踪服务金江镇胶—蕉间作示范基地,建立灾后恢复动态监测点,集成示范抗风栽培、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澄迈模式,为海南天然橡胶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海口站科技服务团李晓莉、王开典、陆庆志、胡芯、陈侦灼、李子涵,品资所副研究员张志扬参加本次技术指导服务。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专家库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中国热科院在菠萝花萼花瓣化形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 中国热科院在特色蕉果实成熟品质与代谢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热区"三农"

海口站科技服务团队赴澄迈金江开展橡胶台风灾后复产技术指导

  作者: 海口实验站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25-09-09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8月29日,海口站科技服务团队携相关技术专家一行7人,赴澄迈县金江镇大拉村橡胶灾后全周期间作技术示范基地,现场指导胶农开展台风灾后恢复生产,并就“天然橡胶—香蕉全周期间作模式”进行专项技术指导,落实“一所对一县”科技救灾行动。

服务团队沿着受台风环流影响的胶园一路踏查,先后查看了80亩全周期“胶—蕉”间作核心示范区。受台风“剑鱼”“蓝湖”外围环流影响,示范基地受到强降雨、强阵风危害。部分橡胶苗出现倒伏、叶片破损或死亡的现象,间作的香蕉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海口站服务团队分区取样、逐一记录,现场开出“救治良方”。

针对胶—蕉间作“前期密、后期挤”的突出问题,服务团队提出要科学间作“两行橡胶+间作香蕉”宽窄行布局。该技术既保障橡胶树冠成型空间,又充分利用行间光热资源,预计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可提升50%以上。

服务队现场标记死苗、弱苗,向合作农户发放热科院自主品种胶苗:热研72059直立抗风型橡胶,指导农户科学补植,确保成活率达到90%以上。

结合台风后土地整理成本、作物错峰上市价格,服务队现场为农户算了一笔账:采用全周期间作模式,橡胶更新期内香蕉亩均产量可达3200kg,按当前地头价2.2元/kg计算,亩收入7040元,比单一种植橡胶净增4300元;等橡胶第6年进入旺产期,香蕉再让行退出,实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综合收益可提高30%以上,为灾后快速复产提供经济保障。

服务队就地搭起“田间课堂”,橡胶种植大户拢在香蕉沟边,边看边学。专家们手把手示范扶正、培土、绑缚、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操作,并发放《天然橡胶台风灾后恢复技术明白纸》50余份。

下一步,海口站将持续跟踪服务金江镇胶—蕉间作示范基地,建立灾后恢复动态监测点,集成示范抗风栽培、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澄迈模式,为海南天然橡胶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海口站科技服务团李晓莉、王开典、陆庆志、胡芯、陈侦灼、李子涵,品资所副研究员张志扬参加本次技术指导服务。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