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专家库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文化 » 详细
【阅微】从文字起源看“监督”
作者:监察审计室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日期:2015-11-25

  解说:在中国共产党党章中,“监督”一词共出现过18次。古人是怎样说“监督”的呢?“监督”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
  “监”字从中国的文字学来说,是一个会意字。它的字的结构、形象已经告诉我们它的意义。你看甲骨文或者西周的金文里面的“监”字有一个人,突出了他的眼睛。下面有一个皿,就是一个器物在下头,那个人是眼睛朝下看着这个皿这个器物里面。这个字本来的意思,应该是一个鑑,就是金字边一个监督的“监”字,那个字有个镜子的意思,因为古人的那个时候,铜的镜子不普遍,常常是找一盆放着水,然后眼睛去看。这样他去看的话就照着自己的形象了,这是它最早的意思,就是人眼睛从上往下来观察,所以“监”这个字后来就有监察、观察这样的一个意义。
  解说:“督”字则出现得晚一些,《说文解字》言“督,察也”,也就是察看的意思。
  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
  “督”字的起源,目前的话在我们考古学上,古文字学上还不能追溯得太早。“督”字上面是一个叔叔的“叔”字,底下一个“目”字,目就是眼睛,它是一个形声字,因为它跟眼睛的行动有关,所以它是从目的一个字。这是表示它形的部分。它的声音就是上面那个“叔”字,“叔”字在古音学里,我们叫幽部字,就是跟“督”这个音,所以它就念成督,因为上头那个叔叔的“叔”字,你可以看,它本意是一种豆子,所以它有几个小点儿,小点儿就是小三个点,不是“小”吗?因为豆子是很小的,用眼睛来看一些细小的东西,这就是察,观察的察,因为监也是察的意思,督也是察的意思,那么监察就有一种监督、管理等等这样的一个意义在里面。
  解说:“监督”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周礼·地官·乡师》中云:“乡师之职”,“大丧用役,则帅其民而至,遂治之。”郑玄注曰:“治谓监督其事。”可见监督有监察督促之意。南朝范晔所著《后汉书·郑孔荀列传》中有载:“臣闻古之遣将,上设监督之重,下建副二之任,所以尊严国命,谋而鲜过者也。”意指在派兵遣将时任命监军一职督察军事,可以避免或减少过失、防止出现问题。这就谈到了监督的作用。
  昨天、今天和明天,历史、现实和未来一脉相承。解决中国的问题,要靠中国共产党;解决党自身的问题,要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监督,就是要瞪大眼睛,发现问题,这本就是管党治党的题中之义。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专家库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中国热科院获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技术认可表彰
  • 中国热科院成功举办第一届太极拳交流比赛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廉政文化

【阅微】从文字起源看“监督”

  作者: 监察审计室   来源: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日期: 2015-11-25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解说:在中国共产党党章中,“监督”一词共出现过18次。古人是怎样说“监督”的呢?“监督”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
  “监”字从中国的文字学来说,是一个会意字。它的字的结构、形象已经告诉我们它的意义。你看甲骨文或者西周的金文里面的“监”字有一个人,突出了他的眼睛。下面有一个皿,就是一个器物在下头,那个人是眼睛朝下看着这个皿这个器物里面。这个字本来的意思,应该是一个鑑,就是金字边一个监督的“监”字,那个字有个镜子的意思,因为古人的那个时候,铜的镜子不普遍,常常是找一盆放着水,然后眼睛去看。这样他去看的话就照着自己的形象了,这是它最早的意思,就是人眼睛从上往下来观察,所以“监”这个字后来就有监察、观察这样的一个意义。
  解说:“督”字则出现得晚一些,《说文解字》言“督,察也”,也就是察看的意思。
  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
  “督”字的起源,目前的话在我们考古学上,古文字学上还不能追溯得太早。“督”字上面是一个叔叔的“叔”字,底下一个“目”字,目就是眼睛,它是一个形声字,因为它跟眼睛的行动有关,所以它是从目的一个字。这是表示它形的部分。它的声音就是上面那个“叔”字,“叔”字在古音学里,我们叫幽部字,就是跟“督”这个音,所以它就念成督,因为上头那个叔叔的“叔”字,你可以看,它本意是一种豆子,所以它有几个小点儿,小点儿就是小三个点,不是“小”吗?因为豆子是很小的,用眼睛来看一些细小的东西,这就是察,观察的察,因为监也是察的意思,督也是察的意思,那么监察就有一种监督、管理等等这样的一个意义在里面。
  解说:“监督”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周礼·地官·乡师》中云:“乡师之职”,“大丧用役,则帅其民而至,遂治之。”郑玄注曰:“治谓监督其事。”可见监督有监察督促之意。南朝范晔所著《后汉书·郑孔荀列传》中有载:“臣闻古之遣将,上设监督之重,下建副二之任,所以尊严国命,谋而鲜过者也。”意指在派兵遣将时任命监军一职督察军事,可以避免或减少过失、防止出现问题。这就谈到了监督的作用。
  昨天、今天和明天,历史、现实和未来一脉相承。解决中国的问题,要靠中国共产党;解决党自身的问题,要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监督,就是要瞪大眼睛,发现问题,这本就是管党治党的题中之义。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