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专家库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文化 » 详细
苏东坡的勤廉
作者:未名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日期:2017-02-06
    一提起苏东坡,人们便想起他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近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知道苏东坡是一位有名的廉吏。只不过他的“文名”太盛,盖过了他的政声。他曾历任数州地方行政长官(知州),办过许多惠民工程,如兴修水利、平抑物价、美化环境等,因此深得民心,堪称“百姓之友”。后来,徐州等地还建起了“仰苏堂”。

    苏东坡在海南遇赦北归,途经润州(今镇江)之时,总结自己数十年仕宦生涯,写了一首24个字的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个简之又简的“生平论”,只字不提他“居庙堂之高”,以及两任翰林学士的辉煌,也不提他在丽都大府炫目的政绩,甚至不屑回顾,而把几次贬官、处于“江湖之远”的贬所,视为建功立业的疆场。

    “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一首古诗里如是形容苏东坡的贬官生活。果真如此寂寥么?非也。请看他贬谪“三州”的政绩:当他的人生之舟搁浅黄州时,不因自己无权而无所作为,而是坚持做有益于民的好事。当他了解到百姓因赋税繁重养不起儿女而溺婴时,建议官府“收养弃儿”(《与朱鄂州书》);同时着手筹备成立了民间组织,一年内救活婴儿百人。人生之舟搁浅在惠州时,看见惠州百姓过湖采薪耕作很不方便时,与惠州知州詹范商量后,赶紧领着百姓又筑起了一道“苏堤”。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东坡的人生之舟搁浅海南儋州时,已是一位无居所无粮吃的老翁,日渐消瘦的他,瞧着儋耳乡民多取塘沟积水饮用、往往致病而死的境况时,他就拄着竹杖,动员黎族同胞同他一起试验打井。申请不到砖石,他就把准备冬天买粮的钱挪了出来,从琼州府城雇请两名“巧匠”,依照他的勘测指点,终于打出了深井。从此,百井俱咸的黎寨,逐渐都有了干净水吃。黎族同胞事后都赞颂他:“东坡翁真神人也!”

    总结自己一生功业,苏东坡以“黄、惠、儋”三州“功业”为荣,这是因为他是在有职无权、形同流放,同百姓打成一片时作出的奉献,所以弥足珍贵,且值得永久怀念。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专家库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中国热科院获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技术认可表彰
  • 中国热科院成功举办第一届太极拳交流比赛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廉政文化

苏东坡的勤廉

  作者: 未名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日期: 2017-02-06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一提起苏东坡,人们便想起他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近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知道苏东坡是一位有名的廉吏。只不过他的“文名”太盛,盖过了他的政声。他曾历任数州地方行政长官(知州),办过许多惠民工程,如兴修水利、平抑物价、美化环境等,因此深得民心,堪称“百姓之友”。后来,徐州等地还建起了“仰苏堂”。

    苏东坡在海南遇赦北归,途经润州(今镇江)之时,总结自己数十年仕宦生涯,写了一首24个字的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个简之又简的“生平论”,只字不提他“居庙堂之高”,以及两任翰林学士的辉煌,也不提他在丽都大府炫目的政绩,甚至不屑回顾,而把几次贬官、处于“江湖之远”的贬所,视为建功立业的疆场。

    “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一首古诗里如是形容苏东坡的贬官生活。果真如此寂寥么?非也。请看他贬谪“三州”的政绩:当他的人生之舟搁浅黄州时,不因自己无权而无所作为,而是坚持做有益于民的好事。当他了解到百姓因赋税繁重养不起儿女而溺婴时,建议官府“收养弃儿”(《与朱鄂州书》);同时着手筹备成立了民间组织,一年内救活婴儿百人。人生之舟搁浅在惠州时,看见惠州百姓过湖采薪耕作很不方便时,与惠州知州詹范商量后,赶紧领着百姓又筑起了一道“苏堤”。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东坡的人生之舟搁浅海南儋州时,已是一位无居所无粮吃的老翁,日渐消瘦的他,瞧着儋耳乡民多取塘沟积水饮用、往往致病而死的境况时,他就拄着竹杖,动员黎族同胞同他一起试验打井。申请不到砖石,他就把准备冬天买粮的钱挪了出来,从琼州府城雇请两名“巧匠”,依照他的勘测指点,终于打出了深井。从此,百井俱咸的黎寨,逐渐都有了干净水吃。黎族同胞事后都赞颂他:“东坡翁真神人也!”

    总结自己一生功业,苏东坡以“黄、惠、儋”三州“功业”为荣,这是因为他是在有职无权、形同流放,同百姓打成一片时作出的奉献,所以弥足珍贵,且值得永久怀念。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