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专家库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文化 » 详细
慎勿以富贵为念
作者:未名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日期:2017-06-02
    中国历史典籍和文献中,保存着大量的家书,《付男轸家书》是其中一封不太为人所知的,但它当年曾得到过洪武帝朱元璋的褒奖,一时名闻朝野。

    还得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说起,浙江省德清县的王轸中了举人后,受诏任平凉府崇信县知县。十月初,王轸与父亲王升在南浔道别后,经镇江、高邮、宁陵、郑州至崇信赴任,途中以四封书信报平安。洪武四年三月,王升感念其儿年少,恐做出误国误民的事,于是修书一封,托正在浙右巡检的御史台管勾宇文桂转交王轸。

    谁知恰在此时,宇文桂因涉嫌犯法被讯问审查,其所藏百余封书信俱被没收。

    朱元璋非常重视宇文桂的案件,亲自审阅了这些书信。他发现这些书信多为阿谀奉承之语,“或是或非,皆欲祸人”,中间亦有私自请托买官的。盛怒之时,忽然发现了这封与众不同的家书,顿觉得一阵清风拂面,阅后大为赞叹:“子之贤否虽未可知,然薄俗中有善于为人父者如此,谁能出其右哉?”由是“令中书遣人赍朕诏谕往诣其家,赐白金百两,附子五枚,川椒五斤,绢十疋,以旌其贤。”

    能得到朱元璋如此之肯定,不仅赐钱帛免役免差,还御笔钦书“旌善”匾额悬其王家之门第,那么这封家书中到底写了些什么?

    家书可分四层意思,第一层是父亲王升对王轸挂念:“岁终可至任所,不知果然乎?”第二层是王升述说了自己的近况及盼子女在身边侍奉的愿望:“若宛转仕途,则相见无日矣。”

    第三层是核心。在这一层里,王升对王轸的谆谆告诫,着重强调三点。一是做官要廉洁奉公:“凡事须清心洁己,以廉自守。食贫处俭,儒者之常,慎勿以富贵为念。”二是要修身报国:“治民以仁慈为心,报国以忠勤为本。处己当以谦敬,学业更须勉力。暇日即以性理之书及群经玩索,自然所思无邪。”三是要知法守法:“须熟读新律,自然守法不惑。”

    好的教育必然催生好的成效。王轸后来确实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任职期间,清正廉洁、政绩突出,后提升为刑部员外郎。

    第四层写的是一件小事,但也颇有意味,王升嘱咐王轸购买些土特产:以后如果俸禄有余,便买二枚附子、一二斤川椒寄回来,但不要忘了纳税。至于其他东西,家中一概不缺,无需费心惦记。唯恐王轸年轻,外出任职时经不住诱惑,即使是让王轸捎带点地方特产回来也特别交待“起税而来”,用心良苦也。

    一封家书,六百余字,但每一个字都流淌着一位父亲对任职在外儿子的牵挂、思念与教诲,也让我们感受到这位父亲那份源自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专家库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中国热科院获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技术认可表彰
  • 中国热科院成功举办第一届太极拳交流比赛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廉政文化

慎勿以富贵为念

  作者: 未名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日期: 2017-06-02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中国历史典籍和文献中,保存着大量的家书,《付男轸家书》是其中一封不太为人所知的,但它当年曾得到过洪武帝朱元璋的褒奖,一时名闻朝野。

    还得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说起,浙江省德清县的王轸中了举人后,受诏任平凉府崇信县知县。十月初,王轸与父亲王升在南浔道别后,经镇江、高邮、宁陵、郑州至崇信赴任,途中以四封书信报平安。洪武四年三月,王升感念其儿年少,恐做出误国误民的事,于是修书一封,托正在浙右巡检的御史台管勾宇文桂转交王轸。

    谁知恰在此时,宇文桂因涉嫌犯法被讯问审查,其所藏百余封书信俱被没收。

    朱元璋非常重视宇文桂的案件,亲自审阅了这些书信。他发现这些书信多为阿谀奉承之语,“或是或非,皆欲祸人”,中间亦有私自请托买官的。盛怒之时,忽然发现了这封与众不同的家书,顿觉得一阵清风拂面,阅后大为赞叹:“子之贤否虽未可知,然薄俗中有善于为人父者如此,谁能出其右哉?”由是“令中书遣人赍朕诏谕往诣其家,赐白金百两,附子五枚,川椒五斤,绢十疋,以旌其贤。”

    能得到朱元璋如此之肯定,不仅赐钱帛免役免差,还御笔钦书“旌善”匾额悬其王家之门第,那么这封家书中到底写了些什么?

    家书可分四层意思,第一层是父亲王升对王轸挂念:“岁终可至任所,不知果然乎?”第二层是王升述说了自己的近况及盼子女在身边侍奉的愿望:“若宛转仕途,则相见无日矣。”

    第三层是核心。在这一层里,王升对王轸的谆谆告诫,着重强调三点。一是做官要廉洁奉公:“凡事须清心洁己,以廉自守。食贫处俭,儒者之常,慎勿以富贵为念。”二是要修身报国:“治民以仁慈为心,报国以忠勤为本。处己当以谦敬,学业更须勉力。暇日即以性理之书及群经玩索,自然所思无邪。”三是要知法守法:“须熟读新律,自然守法不惑。”

    好的教育必然催生好的成效。王轸后来确实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任职期间,清正廉洁、政绩突出,后提升为刑部员外郎。

    第四层写的是一件小事,但也颇有意味,王升嘱咐王轸购买些土特产:以后如果俸禄有余,便买二枚附子、一二斤川椒寄回来,但不要忘了纳税。至于其他东西,家中一概不缺,无需费心惦记。唯恐王轸年轻,外出任职时经不住诱惑,即使是让王轸捎带点地方特产回来也特别交待“起税而来”,用心良苦也。

    一封家书,六百余字,但每一个字都流淌着一位父亲对任职在外儿子的牵挂、思念与教诲,也让我们感受到这位父亲那份源自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