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院外学术交流信息 » 详细
转发院外学术报告通知:分子植物与植物通讯《MPlant 在线研讨会》
作者:未名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2023-10-19

  在17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至少有两项目标是相互关联且与植物科学紧密相关的,即“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和改善营养、促进可持续农业”及“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为了让更多科研工作者和公众了解气候变化对农业和粮食安全带来的严重影响以及植物科学家在应对气候变化、保证粮食安全方面所做的杰出工作,《分子植物》于2023年10月2日出版了“Climate Change and Food Security: Plant Science Roles“ 专辑,发表了7篇长篇综述和3篇研究论文,具体内容请访问:www.cell.com/molecular-plant/current。同时,《分子植物》与《植物通讯》将于2023年10月18-20日举办系列研讨会,将邀请国内外专家针对该专辑主题分享新理念、研讨新进展。本次研讨会将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举办、免费参加,欢迎大家关注和参加。

时间:2023.10.19

●参加方式
腾讯会议ID:157-965-917
直播链接:


https://meeting.tencent.com/l/gPhTb66gIZUj



1697676442131.png


●主持人: 崔晓峰 《分子植物》执行主编

                陈  蓉《分子植物》科学编辑
●主讲人
林鸿宣 院士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以模式作物水稻为研究材料,采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开展控制作物重要复杂性状包括抗逆性(抗热、耐盐、抗旱)、产量等性状的基因(或QTL)克隆与分子遗传调控机理研究,阐明复杂性状的分子调控网络,为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第十二届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CSPB杰出成就奖(植生学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众多荣誉。

杨淑华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8年获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称号,2021年入选“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是植物响应低温胁迫的分子机制。先后在Mol Cell、Dev Cell、Plant Cell、PNAS、EMBO J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70余篇,论文总引用5000余次,入围2020、2021年Clarivate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兼任Plant Cell、New Phytol、JIPB、Stress Biol编委,J Plant Physiol资深编委和《植物学报》副主编。

秦  峰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在华中农业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在清华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4-2010年在日本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入选中国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近年来在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s、Plant Cell、PLoS Genetics等国际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十余篇。2014年获“杜邦青年教授奖”;2015年获“第一届中国作物学会青年科技奖”;201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2018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毛虎德 研究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2009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发育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入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并于2022年晋升为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小麦抗旱遗传基础与分子机制和小麦抗旱分子设计育种。近年来在Molecular Plant、Nature Communications、Plant Cell、New Phytologist、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Plant, Cell & Environment、Plant Journal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及授权发明专利9项。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中国热科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征求意见座谈会
  • 中国热科院在基于混合监督学习的菠萝智能识别算法方面取得新进展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院外学术交流信息

转发院外学术报告通知:分子植物与植物通讯《MPlant 在线研讨会》

  作者: 未名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23-10-19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在17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至少有两项目标是相互关联且与植物科学紧密相关的,即“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和改善营养、促进可持续农业”及“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为了让更多科研工作者和公众了解气候变化对农业和粮食安全带来的严重影响以及植物科学家在应对气候变化、保证粮食安全方面所做的杰出工作,《分子植物》于2023年10月2日出版了“Climate Change and Food Security: Plant Science Roles“ 专辑,发表了7篇长篇综述和3篇研究论文,具体内容请访问:www.cell.com/molecular-plant/current。同时,《分子植物》与《植物通讯》将于2023年10月18-20日举办系列研讨会,将邀请国内外专家针对该专辑主题分享新理念、研讨新进展。本次研讨会将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举办、免费参加,欢迎大家关注和参加。

时间:2023.10.19

●参加方式
腾讯会议ID:157-965-917
直播链接:


https://meeting.tencent.com/l/gPhTb66gIZUj



1697676442131.png


●主持人: 崔晓峰 《分子植物》执行主编

                陈  蓉《分子植物》科学编辑
●主讲人
林鸿宣 院士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以模式作物水稻为研究材料,采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开展控制作物重要复杂性状包括抗逆性(抗热、耐盐、抗旱)、产量等性状的基因(或QTL)克隆与分子遗传调控机理研究,阐明复杂性状的分子调控网络,为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第十二届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CSPB杰出成就奖(植生学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众多荣誉。

杨淑华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8年获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称号,2021年入选“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是植物响应低温胁迫的分子机制。先后在Mol Cell、Dev Cell、Plant Cell、PNAS、EMBO J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70余篇,论文总引用5000余次,入围2020、2021年Clarivate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兼任Plant Cell、New Phytol、JIPB、Stress Biol编委,J Plant Physiol资深编委和《植物学报》副主编。

秦  峰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在华中农业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在清华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4-2010年在日本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入选中国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近年来在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s、Plant Cell、PLoS Genetics等国际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十余篇。2014年获“杜邦青年教授奖”;2015年获“第一届中国作物学会青年科技奖”;201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2018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毛虎德 研究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2009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发育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入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并于2022年晋升为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小麦抗旱遗传基础与分子机制和小麦抗旱分子设计育种。近年来在Molecular Plant、Nature Communications、Plant Cell、New Phytologist、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Plant, Cell & Environment、Plant Journal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及授权发明专利9项。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