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聚焦

沿海沙地种木薯,发展前途大

打印
【字体:
  6月23~24日,中国热农院品资所和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的国内外木薯专家,到海南各地考察木薯产业化的发展前途。由于海南岛遭遇长达半年的严重干旱,今年木薯普遍成活率低和长势弱小。但在乐东县佛罗镇,由品资所与天成公司共建的1800亩连片木薯示范基地,则充分展示了沿海沙地发展木薯的广阔前途。经现场测产,部分植后6个月的木薯鲜薯已超过亩产2吨以上,预计到年底收获时,基本可达亩产3吨以上鲜薯,经济效益可观。
  近年来,海南岛中部山区的木薯主产区正逐渐被橡胶和果树等作物替换,危及到海南木薯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而在海南西部沿海地区的广阔沙荒地,由于干旱贫瘠等因素,一般作物难于栽培成功,且产值较低,考虑到木薯比其它作物具有更抗旱耐瘠的优良特性,经调查借鉴前人在沿海盐碱地种木薯等失败经验后,品资所与天成公司在乐东县佛罗镇的近海沙荒地,合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木薯科技试验。
  目前,已筛选出发芽力强、前期长势旺、抗旱、耐瘠和高产的华南5号等木薯新品种,同时,总结出起垄、短茎斜插定植和淋水等有利于齐苗和促苗助长的抗旱措施,特别是短茎斜插,不但早生快发,齐苗率高,且可节约三分之一的种苗费,另外,根据沙壤土高温干旱、贫瘠、肥分易散失和肥效短促等特点,合理配施了兼具长效、抗旱、增产、淀粉含量高和纤维少的木薯专用肥。
  以上创新的沙地木薯栽培技术,重点是解决木薯定植和苗期时的抗旱和施肥技术,当木薯定植3~4个月后,抗逆性强的木薯就能较好适应恶劣环境生长,很少需要额外投资和管理,并获得比其它作物更高的稳定收入。该技术较好解决了前人在种苗、地膜覆盖和肥料等方面的盲目浪费,大幅降低了成本,又显著增产增收,值得推广。
  国际热带农业中心的Ceballors博士与品资所木薯专家认为,海南西部沿海的沙荒地辽阔地平,容易实行大面积的机械化种植和收获,适宜发展木薯干片、淀粉和酒精等产业化生产,潜力巨大。当然,还需要深入研究沙地木薯的栽培和管理技术,如选育耐盐抗旱新品种、合理节水抗旱、机械化种收木薯等,以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增产增收,为沿海沙荒地的未来木薯产业化提供坚实的木薯科技保障。

  摄影 翟春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