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治理研究与示范”通过专家鉴定
4月28日,由我院环植所陈青副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棉铃虫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治理研究与示范” 科技成果顺利通过了海南省科技厅组织的会议鉴定。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会议现场
该项目适应“绿色食品”和热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求,针对国内外目前尚无棉铃虫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快速检测技术和环境友好型综合治理系统理论与技术支撑现状,首次将生物学、昆虫毒理学、昆虫遗传学及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获得与棉铃虫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SG22560和SCAR标记SM500;研发出棉铃虫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快速检测技术与试剂盒;发现棉铃虫对阿维菌素的抗性为常染色体、多基因、不完全隐性遗传,抗性发展趋势呈现S型曲线;初步阐明了棉铃虫对阿维菌素的代谢抗性机理;确定阿维菌素抗性品系与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和灭多威有较低的交互抗性,与辛硫磷、毒死蜱、苏云金杆菌、氟虫脲不存在交互抗性;研发出环境友好型阿维菌素复配药剂“菜虫净”及其靶标技术;并将棉铃虫为害特性、阿维菌素毒理学特性与微生态环境相结合,首次研发出以药剂混配使用与轮换使用、物理防治、微生态调控与环境友好型阿维菌素复配药剂防治为核心的棉铃虫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综合治理技术,为棉铃虫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的有效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以产量、产品质量、农药、肥料、劳务等为主要评价指标,将棉铃虫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综合治理技术示范与应用推广,累计示范、应用与推广面积约5.6万多亩,增收约5600多万元,农药、化肥和劳物共节约开支约160多万元,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该项目为棉铃虫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研究提供了科学的评价标准、检测与治理技术、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通过该成果的应用,有效保护和节约了阿维菌素资源,缓解了海南棉铃虫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治理问题,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为阿维菌素资源高效利用及其抗性综合治理提供了经验和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