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改变的不仅仅是西部,还有大学生本人

打印
【字体:
    毕业于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的陈运武、王春天(右),目前在三亚市田独镇做志愿服务工作,指导当地群众转岗种植兰花。苏建强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改变的不仅仅是西部,还有大学生本人
                       是什么让他们改变
  
  从200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启动,到现在已经整整四年了。四年里,一批大学毕业生志愿者前赴后继,到西部最艰苦的地方,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而他们也在艰苦中磨练了意志,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完成了由学生向社会人员的成功转型。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问题的今天,一批批到贫困地区支教、支医、支农的志愿者,正以亲身实践改变着贫困地区的面貌,而他们自己,也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丰富着人生经历,完善着精神世界。

  他们当中既有海南大学生到中国西部贫困地区的,也有外地大学生到海南贫困地区的,还有海南大学生到海南贫困地区的。

  是什么让他们选择了艰苦?又是什么让他们义无反顾?

  通过记者的采访,我们可以从那些患病多年,经海南的大学生志愿者之手获得痊愈的患者眼中找到答案;也可以从乡村小学孩子们对书本和知识越来越痴迷的氛围中找到答案;还可以从地方检察机关的作风改变中找到答案。

  只有得到社会的认可,得到民众的认可,大学毕业生才能够找到自我,找到自信,才能找到生命的价值。

  代表人物档案:

  陈运武,2005年西部计划志愿者,籍贯海南,毕业于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志愿服务地:海南省三亚市田独镇党政办农业服务中心。

  服务期:2年

  田独镇有不少村庄是热带兰花专业村。目前,全镇有热带兰花基地4个,种植户90户,在这里,陈运武和另一名志愿者可谓是找到了用武之地,学校所学的技术在这里派上了用场。从上岗第一天起,他就开始负责田独镇兰花产业的管理和各项服务工作。他说刚开始只是为了体验生活,完成志愿者应该做的事,但是后来,他却从心底喜欢上了这项工作,帮助农户搭建、换盆、修剪等成了他空余时间经常主动做的事。他感觉这种服务不仅仅是体验到了真实的生活,感觉到人生也在这些琐事中变得充实,不仅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越来越强,农户们对他们的信任,更让他们对未来信心十足。

  对田独镇的农户们来说,两名大学生志愿者不但在兰花种植和病虫害防治上给予了他们不少指导,还成了他们生活中的好伙伴,帮助他们解决了不少种植中碰到的问题。2005年,田独镇兰花种植户遭到“达维”重创时,两名志愿者急农户所急,向镇政府提出成立“兰花服务社”,及时帮助农户解决灾后问题,得知一些小规模农户无法买到肥料的情况时,专门从广州运回肥料,以成本价卖给农户,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感受与收获:

  “因为西部计划,我们才有机会到最需要的地方,将所学变为所用。”对于志愿者提出的有关兰花种植的想法和要求,有关部门总是尽量为他们创造和提供条件。陈运武说就是这种支持和信任给了他很大的信心,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当地百姓多做一些事,以此来回报这种信任。

  西部计划志愿者采访札记在感动中领悟

  从2003年到2006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开展已是四个年头。四年里,共有293名来自省内外的大学生志愿者到贵州遵义市习水县及海南陵水、保亭、五指山、三亚等市县做志愿服务,四年里,志愿者中涌现出众多感人的人和事。

  要将这些志愿者的故事都写出来,三天的采访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但是三天的时间里,我们却被一直触动着。

  在陵水的朗讯希望小学,看到张鑫晒得黑黑的面庞;感觉他没有风扇和空调的办公室的闷热;感受他说没能见上爷爷、奶奶、姥姥最后一面时的伤感,而他依然说自己无悔时,我们的采访出现了几次无声的停顿。在保亭的六弓乡卫生院,看到蔡德清拄着拐杖,脸上是灿烂的笑容时;看到他拄着拐杖在有些狭窄的取药处略显吃力地为患者取药时……

  这些志愿者大多都是刚踏出校门,便走上了志愿者的道路,论每个人的性格,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但作为志愿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忘我、无私的精神特点,这也正是西部计划需要的志愿者精神。

  在所有的采访点,当我们问志愿者们觉得苦不苦时,他们都像约好了似的说:“不苦”,还说原本就做好了到艰苦的地方吃苦的准备,可是到了服务地,却觉得比自己想象中好了很多。

  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而且更有志愿者,到了服务地,觉得还不够艰苦,还一再申请让自己到更艰苦一点的地方去。2005年,曾有两名女志愿者被分到朗讯希望小学,乡上领导知道后,很担心她们吃不消这里的环境,就硬是将她们换到了别的地方,她们知道后曾找校长和当地西部计划项目办的同志,苦苦要求让她们留在这里,虽然最终出于多方面考虑,还是没有同意她们的要求,但是她们的这段故事却仍然在那里流传着。

  可以说,三天时间里,我们在感动中,重新领悟了志愿者精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