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油棕杂交制种及其种子育苗技术研究”通过鉴定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 院办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9-07-01
海南油棕制种技术国内领先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油棕种质资源圃里的油棕果实。本报记者 苏晓杰 摄
本报文城11月23日电 (记者苏晓杰 通讯员林红生)记者今天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油棕杂交制种及其种子育苗技术研究”项目通过海南省科学技术厅专家组鉴定。专家组认为该成果在我国油棕研究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据了解,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开展了我国油棕杂交制种关键技术研究,包括亲本单株选择、花粉采集与保存、授粉时期及方法等,为我国的油棕杂交制种提供技术支撑。该技术通过种子“双酸”处理、控温催芽技术,油棕发芽率可达82%,发芽周期缩短了30天左右。该项目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目前,海南成规模种植油棕面积不到1千亩,全国不足1万亩,主要是缺乏适合推广的种植品种,自主选育品种条件不足。“油棕杂交制种及其种子育苗技术研究”的突破,为今后海南乃至全国油棕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油棕的自然寿命可达100多年,经济寿命一般为25-30年,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油棕单株年产油量高达30~40公斤,平均亩产油量350公斤,是花生的5-6倍,大豆的9-10倍,有“世界油王”之称。油棕对地形要求不高,丘陵、山地都可以种植,并且具有管理粗放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