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四川经济日报:芒果 让你认识一个不一样的攀枝花

打印
【字体:

  30万亩芒果绿满荒山,芒果不仅改变着攀枝花农业发展进程,而且正以一张新的城市名片,告诉世界一个不一样的攀枝花——这里不仅是中国的钢铁基地,而且可以鲜花满山,瓜果满园,成为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

  芒果飘香 贫困村蝶变幸福村

  7月21日,记者驱车走进盐边县桐子林镇纳尔河社区,漫山芒果林枝繁叶茂,一串串芒果压颤枝头,幢幢新居掩映其间……

  来到村民董启元家,客厅里58英寸液晶电视、宽敞舒适的沙发让记者心中一惊,董启元家的豪华装饰与城里别墅不相上下。

  董启元告诉记者,十多年前,家里只能靠种玉米、养猪换点钱,房屋破旧,生活清贫,所有劳作全靠肩挑马驮。2001年,村里开始发展芒果产业,作为党员,董启元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率先种植芒果。没想到这一试,彻底改变了全家的命运。现在家里已种植芒果40亩,去年,仅芒果就卖了40万元。

  纳尔河社区支部书记冯正伟告诉记者,十年前,纳尔河村民很贫穷,村民人均收入只有1200元,经过十多年的芒果产业发展,现在全村芒果种植面积已达13000余亩,人均收入激增到15000元,现在几乎全村每家每户都有小洋楼、小轿车。

  芒果让这个攀西裂谷里的边远小山村在短短十年间就甩掉了“贫困帽”,成为幸福村。而类似的传奇故事在攀枝花屡屡上演,仁和区、盐边县、米易县的许多农民通过种植芒果改变了命运。

  范辉建是中国热带农科院的专家,曾在盐边挂职担任科技副县长,一手推动了纳尔河、金河片区芒果产业规模化种植,后又加入攀枝花市锐华农业开发公司,通过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带动芒果科学、规范化种植。他告诉记者,芒果产业目前是一个朝阳产业,在攀枝花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攀枝花芒果是全世界最晚熟、海拔最高、纬度最北的芒果,加上攀枝花独特的干热河谷气候,被赋予了许多竞争优势。”

  范辉建说,攀枝花有新疆吐鲁番的阳光,白天是海南的气温,夜里是云南的气温,昼夜温差大,芒果品质全国数一数二。其次,攀枝花种的是晚熟热带芒果,与全国芒果大量上市的6、7月份刚好错过,攀枝花芒果在8月至12月成熟,是中国乃至世界芒果销售空档期,市场前景很大。第三,在空间上,目前攀枝花芒果仅在西南和中东部地区省会等一线城市销售,其他城市以及国外市场尚待攀枝花芒果去占领。

  2014年,攀枝花芒果种植面积已达30.6万亩,产量8.2万吨,芒果产业成为攀枝花农业最具影响力和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为攀枝花贫困山区农村精准扶贫立下了汗马功劳。

  攀枝花市委书记张剡说,未来几年,攀枝花将充分利用本地气候优势,依靠科技创新推动芒果产业发展壮大。预计到2020年,攀枝花芒果种植面积将达40万亩,产量21万吨,产值10亿元以上,种植面积占适应种植总面积的70%以上,攀枝花也将建成全国最有影响力的优质晚熟芒果生产基地。

  院地合作 芒果产业插上科技“翅膀”

  芒果丰收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从芒果的零散种植,到1996年原农业部部长何康带领原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良恕等农业专家来到攀西地区考察,提出攀枝花独特的气候条件特别适合发展热带特色水果芒果,再到2000年后,攀枝花规模化、产业化种植芒果,一路走来,离不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支持与合作。

  为促进攀枝花市优质芒果基地建设和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经过多方努力,攀枝花市政府于1997年3月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当时院校合一,现已分设)签订了市院(校)合作协议,从此,双方建立起多方面的合作关系,培训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优质热作苗木、种子等。2002年1月,攀枝花市党政代表团访问热作两院,双方就进一步深化热带牧草合作、农产品加工、热作新品种引进、联合办学等达成协议。

   院地合作让攀枝花芒果产业迅速进入发展“快车道”,一批批芒果专业技术人员走进攀枝花,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带入,一批批攀枝花本地种植户、基层工作人员走出去,到海南、广西等地观摩考察芒果种植技术,交流经验。

  通过双方的长期合作,攀枝花热带水果由原来的10万亩增加到如今的40余万亩,其中芒果就达30万亩,芒果品种也增加到20多个。

  在强大的科技支撑下,攀枝花农业标准化示范工程也取得丰硕成果,以芒果为主的8个热作标准化示范园已获得农业部认定,还有6个热作标准化示范创建园待认定,全市开展芒果、枇杷、咖啡、莲雾等标准化生产的核心示范面积超过2万亩,辐射带动面积10万亩以上。据统计,实施标准化示范的芒果园平均亩产达到1500公斤,平均售价10元/公斤,亩产值1.5万元,亩增产超过50%,亩增收6000元以上。

  在范辉建看来,院地长期全方位稳定合作,党委政府对科技的重视,避免了攀枝花芒果产业“走弯路”“进误区”,目前攀枝花在科学化种植水平、农民发展理念、品牌推广、渠道建设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

  互联网+芒果 “加速度”拓展销售市场

  在攀枝花街头巷尾,随处可见“26度果园”的广告牌,“26度果园”也成为攀枝花家喻户晓的水果品牌。

  今年,天猫旗舰店“26度果园”的枇杷、樱桃销量位居全国第一。进入芒果成熟季节,“26度果园”的芒果销量更是一路攀升。据“26度果园”总经理邓吉云介绍,现在每天芒果销量都在1000件以上。今年上半年,“26度果园”销售额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达到679万元。今年销售额将超过1500万元,是去年销售额的3倍,预计2017年销售额将突破1亿元。

  7月10日—12日,全国第一个以芒果为主题的大型水果推广活动——26度芒果汇在攀枝花中心广场举行。活动采取明星微信、微博和传统媒体结合、微信摇红包等多种技术手段,不但吸引本地数十万市民参与,还辐射外地目标消费人群上千万,实现实体定单销售上百万元,意向合作协议销售上千万元。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互联网+”发展模式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如今,攀枝花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发展迅速,通过网店卖芒果、微信卖芒果已十分常见。预计今年攀枝花仅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芒果总收入就将突破1.5亿元。

  为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攀枝花在电商发展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去年4月,淘宝大学与攀枝花学院合作成立了电子商务学院。今年4月,攀枝花与京东签订了“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意向协议,6月中旬首家服务站落地。攀枝花市还出台了《电子商务发展规划(2014-2020)》,着力构建“一心三片全网域”的区域空间布局、“一主一辅三支撑”的行业发展布局,努力打造川西南滇西北电子商务区域中心。

  芒果满山 让世界认识不一样的攀枝花

  攀枝花市锐华农业开发公司是当地最大的芒果龙头企业,公司董事长钟方祥自从种上芒果,内心就有一个梦想,要把攀枝花芒果卖向全世界。

  钟方祥曾经营过水泥厂,他说,以前做水泥厂,都是烟囱,搞个小厂,污染一大片环境。现在搞农业,搞一片就绿化荒山一片,带动一片父老乡亲致富,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都不错,很有成就感。

  “攀枝花有四种资源,光热、生物、水能和钒钛,前3个以前都被低估了。” 钟方祥说,只要光热、生物、水能组合好了,攀枝花种啥长啥,种啥都会品质第一。

  “攀枝花有许多工矿企业,造成了一些污染,形成了不好影响;但攀枝花大山里,有很好的水土、气候,更适合发展农业。”钟方祥说,攀枝花90%的地方有最好的土地、气候资源,在广阔的农村,将会漫山遍野种上水果。攀枝花不仅能向世界提供钢材,而且将通过水果征服世界各地消费者,让世界认识一个不一样的攀枝花。

  现在攀枝花还有许多荒山,但这些荒山都是最好的资源,钟方祥相信,再过20年、30年,随着技术的进步,随着国家对农村公路和水利设施投入的加大,水果可以绿满攀枝花山头,同时,攀枝花芒果将成为世界级品牌。

  在纳尔河新村记者看到,攀枝花梦想家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正与该村合作,依托万亩芒果基地,融合养老、养生、体育、旅游、度假,打造阳光康养产业。

  芒果给攀枝花老百姓带来富足的同时,还成为了城市精神象征。攀枝花市商业银行推出的芒果银行,不依赖实体网点,将开户、转账、理财等传统银行业务搬到互联网上,为客户提供更便捷、更优惠的金融服务。该银行有关负责人说,将直销银行取名为“芒果银行”,意为“芒里赚钱,果然简单”,一方面反映了芒果是攀枝花市的特产,极具地域特色,另一方面,希望借芒果阳光热情的形象,让“冰冷”的银行有温度,热情开放地服务大众。

  依托阳光、气候等优势,攀枝花正全力推进中国阳光康养试验区建设。张剡告诉记者,未来的攀枝花不仅将是全球最大、国际领先的钒产业研发制造基地,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全流程钛工业基地,而且将是人居环境优,集运动健康、生态阳光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康养旅游胜地,成为闻者向往、居者自豪、来者依恋的中国阳光花城。

 

http://scjjrb.newssc.org/html/2015-07/24/content_2224718.ht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