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海南日报:海南培育出一批热区耐盐蔬菜品种 看,这些蔬菜“喝”海水长大

打印
【字体:
 农民在田间查看番杏长势。(本版图片均由热科院生物所提供) 
 
  

 

扫码看“喝”海水长大的蔬菜视频 视频拍摄:况昌勋 视频剪辑:李玮竞 

 
  
冰菜 
 
  
番杏 
 
  码上读
  ■ 本报记者 况昌勋 


  实习生 李佳霖 通讯员 田婉莹


  淡水资源珍贵,用取之不尽的海水浇灌菜园是人类的梦想,如今在海南好梦成真。


  5月18日,在文昌市铺前镇潭榄村,一片距离海边仅40米的农田,因海水倒灌,表层盐分达到2.8%,种不了农作物而撂荒。但是,有一种蔬菜却在这片盐荒地上生长旺盛,叶片绿油油的,在太阳照射下反射光线,就像冰晶一样。摘下一片叶子,放进嘴里嚼一嚼,咸味刺激着味蕾。


  “这种蔬菜,叫冰菜,可以用100%的海水浇灌,冰晶一样的气泡其实是盐泡。”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段瑞军说,冰菜既可以凉拌也可以炒菜、烧汤,因本身含有盐分,所以烹制时不用放盐。“我们检测发现,冰菜老叶片里的盐含量能达到6%,是海水的2倍,是未来作为保健盐、植物盐最好的材料。”


  据介绍,冰菜苗期为40天,移栽到耕地后,25天到30天就可以采摘,45天进入生产期,一茬可以采3个月。一亩地种植3000株到3500株,每株每茬可产2斤,由于盐分高,没有病虫害,冰菜种植几乎不用农药。


  据介绍,热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对海南滨海滩涂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通过耐盐性评价,筛选出了一批具有开发价值的本土耐盐蔬菜植物资源如节藜、海篷子、番杏、马齿苋、刺苋等。结合国内引种试种,收集保存了一批适应于热区栽培的耐盐蔬菜种质资源。经过科研人员两年多的努力,海篷子、盐地碱蓬、冰菜、番杏、白子菜已获得大田试种成功,尤其番杏和冰菜目前已少量进入海口市场。


  “我国热区滩涂地、盐荒地面积广袤,岛屿众多,热区耐盐蔬菜的培育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党委书记马子龙说,通过有效利用热区滩涂地、盐荒地,节约粮田和淡水资源,保护热区沿海生态环境,同时支持南海岛屿农业建设与发展。


  “下一步,我们希望能够在南海岛屿上进行试种,如果成功,可以用海水浇灌,节约了岛上稀缺的淡水,又能让岛上居民和部队官兵吃上新鲜的蔬菜。”马子龙说。


  (本报海口5月18日讯)


  http://hnrb.hinews.cn/html/2016-05/19/content_7_5.ht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