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领导集体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典型案例 » 详细
案例六: “三型”支部聚力创新党建 “双队”智库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未名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2024-01-01

 

一、案例背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海南农业农村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三次到海南考察,每次考察必去乡村,每次去乡村必看乡村产业,在海南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等金句,对海南作出“做强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重要指示,为海南乡村振兴深远谋划。

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约80%的土地在农村,60%的户籍人口是农民,20%的GDP来自农业,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具有“压舱石”重要意义。当前,海南已构建了包括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在内的四大主导产业体系,农业农村焕发新气象。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乡村产业还有许多发展瓶颈,亟待热带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支撑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中国热科院科技创新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2022年12月,时任省委书记沈晓明强调,中国热科院既是“国家队”,也是“海南队”,要当好热带农业科技创新“主力军”;2023年6月,省委书记冯飞指出,中国热科院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5月,省长刘小明在中国热科院调研时强调,要围绕“国家所需、海南所能、产业所趋、民生所盼”,强化科技创新。

中国热科院信息所第五党支部党员由来自科技办、产业发展部、热带农业农村发展研究室、热带农业产业经济研究室、热区乡村振兴研究室共21名党员组成,科技办主任黄家健同志担任党支部书记。“科技创新+科技服务”是第五党支部的特点和优势,强化党建引领,致力打造乡村振兴创新智库型党支部,依托“热带农业农村经济与发展学科研究平台”开展科技创新,依托“中国热带作物学会数字热作与乡村振兴专委会”“热带农业农村发展咨询资政智库服务中心”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支撑服务,以科技创新支撑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建设。

二、做法亮点

信息所第五党支部坚持以党建引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适应加快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新要求,打破固有思维定式,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创新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型”党支部,坚决扛起既是“国家队”也是“海南队”的“双队”责任担当,奋力推动热带农业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建设。

(一)夯实学习型党支部,增强支部政治核心功能

1.全面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支部紧扣“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全面从严治党”等主题,组织开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学习心得体会》《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海南乡村振兴工作》《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廉洁自律》等系列专题党课,加强党性修养和政治引领。

2.创新“双联系、双结合”的工作模式。支部创新推行“党支部+创新团队”“党员+群众”以及“党建+业务”“学习+实践”的“双联系、双结合”的工作模式,强化党支部“红色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党内党外青年小组“攻坚队”作用。

3.积极开展乡村振兴领域学术交流研讨。为凝聚创新合力,2023年组织开展学术论坛6期,围绕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国际热带农业发展等主题,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黄季焜、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樊胜根等一批知名专家学者,聚焦自贸港及热带农业高质量发展共同谋划了一批重要科学选题。

(二)构建服务型党支部,提升乡村振兴智库影响

1.凸显服务乡村振兴重要功能。强化“所地合作”,党支部与海南省农业农村厅业务部门、海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等单位联合开展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主题党日活动。近两年,发挥“工程咨询甲级资信”条件,为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海南省乡村振兴局以及海口、万宁、琼海等市县提供科技服务超过20项,既有农业强省规划、预制菜产业发展规划等全省农业农村顶层设计,又有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性分析、“三农”信息月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等“三农”关键问题研究任务;还有万宁市咖啡产业、琼海世界热带水果之窗等重点产业及项目的咨询服务,有力服务海南自贸港及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

 

信息所第五党支部联合海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2.发挥咨询资政智库服务重要作用。支部发挥乡村振兴智库研究优势,2023年来已有10余份资政报告获省部级领导重要批示、研究成果获相关政府部门采纳,其中,围绕2023年春耕期间农资保供稳价报告获得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肯定性批示;围绕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建设,研提的海南省预制菜产业、槟榔产业、咖啡贸易等多项资政报告,获得时任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时任省长冯飞、副省长谢京、副省长顾刚等省领导批示。

3.大兴调查研究助力乡村振兴。扎实开展调查研究,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2023年6月,支部深入海南6个市县,开展“跟随总书记脚步,读懂乡村振兴之路”专题调研活动,支部在三亚博后村调研了生态旅游与特色民宿产业、党群基地教育产业、玫瑰等特色产业情况;在毛纳村调研了茶叶等特色产业、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美丽乡村建设、生态修复与旅游提升项目等情况;在国家热带雨林公园五指山片区调研了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创新、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方面情况,形成了相关资政报告作为政府决策参考。

信息所第五党支部开展“跟随总书记脚步,读懂乡村振兴之路”专题调研活动

  (三)营造创新型党支部,引领科技创新不断突破

1.科技创新“顶天”“立地”“接地气”。强化科技人员尤其是党员同志,贯彻科技创新的“四个面向”和“两个更加”,“顶天”就是扛起“国家队”使命,面向科技前沿开展学科研究,“立地”就是践行“海南队”职责,紧密联系海南自贸港全球热带农业中心和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建设要求,“接地气”就是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2.促进青年骨干“挑大梁”。发挥党支部青年党员和骨干人员的先锋作用,2位专家获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首席分析师,1位专家获海南省槟榔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进一步强化支撑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3.深耕乡村振兴“结硕果”。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提升科技成果质量,支部党员的研究成果获得海南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海南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等奖励,《全球热带作物科技竞争力分析》《海南乡村建设调查研究》等一批成果在全国热带作物学术年会、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发布。

三、取得成效

(一)筑牢“红色”堡垒,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突出特色党建创新、智库服务创效、科技工作创优,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科研团队上,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红色引擎”,将支部打造成有共同信念、共同追求的“共同体”,增加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活发展新动力,形成了“双联系、双结合”的工作模式,实现党支部牵头、党员领导干部带队、党内党外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塑造“三型”支部,党建引领凝聚合力

发挥支部优势和特色,创新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型”党支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认真对标对表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总体部署,贯彻落实大兴调查研究,发挥“泥腿子”专家的作风,开展科技创新项目及获得科技创新奖励达到近年最高水平,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和自贸港高质量建设中展现更大作。

(三)扛起“双队”担当,智库助力乡村振兴

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决扛起既是“国家队”也是“海南队”的“双队”责任担当。围绕科技支撑与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建设,瞄准海南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科学选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发展热点问题和乡村振兴前沿开展研究,发挥党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重要作用,心怀“国之大者”,强化党员先锋模范和带头引领作用,突显党建引领科技创新工作。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领导集体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巴布亚新几内亚热带棕榈作物产业化关键技术培训班在文昌顺利开班
  • 中国热科院在木薯花叶病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典型案例

案例六: “三型”支部聚力创新党建 “双队”智库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 未名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24-01-01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一、案例背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海南农业农村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三次到海南考察,每次考察必去乡村,每次去乡村必看乡村产业,在海南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等金句,对海南作出“做强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重要指示,为海南乡村振兴深远谋划。

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约80%的土地在农村,60%的户籍人口是农民,20%的GDP来自农业,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具有“压舱石”重要意义。当前,海南已构建了包括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在内的四大主导产业体系,农业农村焕发新气象。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乡村产业还有许多发展瓶颈,亟待热带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支撑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中国热科院科技创新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2022年12月,时任省委书记沈晓明强调,中国热科院既是“国家队”,也是“海南队”,要当好热带农业科技创新“主力军”;2023年6月,省委书记冯飞指出,中国热科院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5月,省长刘小明在中国热科院调研时强调,要围绕“国家所需、海南所能、产业所趋、民生所盼”,强化科技创新。

中国热科院信息所第五党支部党员由来自科技办、产业发展部、热带农业农村发展研究室、热带农业产业经济研究室、热区乡村振兴研究室共21名党员组成,科技办主任黄家健同志担任党支部书记。“科技创新+科技服务”是第五党支部的特点和优势,强化党建引领,致力打造乡村振兴创新智库型党支部,依托“热带农业农村经济与发展学科研究平台”开展科技创新,依托“中国热带作物学会数字热作与乡村振兴专委会”“热带农业农村发展咨询资政智库服务中心”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支撑服务,以科技创新支撑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建设。

二、做法亮点

信息所第五党支部坚持以党建引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适应加快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新要求,打破固有思维定式,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创新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型”党支部,坚决扛起既是“国家队”也是“海南队”的“双队”责任担当,奋力推动热带农业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建设。

(一)夯实学习型党支部,增强支部政治核心功能

1.全面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支部紧扣“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全面从严治党”等主题,组织开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学习心得体会》《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海南乡村振兴工作》《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廉洁自律》等系列专题党课,加强党性修养和政治引领。

2.创新“双联系、双结合”的工作模式。支部创新推行“党支部+创新团队”“党员+群众”以及“党建+业务”“学习+实践”的“双联系、双结合”的工作模式,强化党支部“红色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党内党外青年小组“攻坚队”作用。

3.积极开展乡村振兴领域学术交流研讨。为凝聚创新合力,2023年组织开展学术论坛6期,围绕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国际热带农业发展等主题,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黄季焜、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樊胜根等一批知名专家学者,聚焦自贸港及热带农业高质量发展共同谋划了一批重要科学选题。

(二)构建服务型党支部,提升乡村振兴智库影响

1.凸显服务乡村振兴重要功能。强化“所地合作”,党支部与海南省农业农村厅业务部门、海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等单位联合开展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主题党日活动。近两年,发挥“工程咨询甲级资信”条件,为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海南省乡村振兴局以及海口、万宁、琼海等市县提供科技服务超过20项,既有农业强省规划、预制菜产业发展规划等全省农业农村顶层设计,又有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性分析、“三农”信息月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等“三农”关键问题研究任务;还有万宁市咖啡产业、琼海世界热带水果之窗等重点产业及项目的咨询服务,有力服务海南自贸港及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

 

信息所第五党支部联合海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2.发挥咨询资政智库服务重要作用。支部发挥乡村振兴智库研究优势,2023年来已有10余份资政报告获省部级领导重要批示、研究成果获相关政府部门采纳,其中,围绕2023年春耕期间农资保供稳价报告获得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肯定性批示;围绕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建设,研提的海南省预制菜产业、槟榔产业、咖啡贸易等多项资政报告,获得时任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时任省长冯飞、副省长谢京、副省长顾刚等省领导批示。

3.大兴调查研究助力乡村振兴。扎实开展调查研究,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2023年6月,支部深入海南6个市县,开展“跟随总书记脚步,读懂乡村振兴之路”专题调研活动,支部在三亚博后村调研了生态旅游与特色民宿产业、党群基地教育产业、玫瑰等特色产业情况;在毛纳村调研了茶叶等特色产业、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美丽乡村建设、生态修复与旅游提升项目等情况;在国家热带雨林公园五指山片区调研了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创新、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方面情况,形成了相关资政报告作为政府决策参考。

信息所第五党支部开展“跟随总书记脚步,读懂乡村振兴之路”专题调研活动

  (三)营造创新型党支部,引领科技创新不断突破

1.科技创新“顶天”“立地”“接地气”。强化科技人员尤其是党员同志,贯彻科技创新的“四个面向”和“两个更加”,“顶天”就是扛起“国家队”使命,面向科技前沿开展学科研究,“立地”就是践行“海南队”职责,紧密联系海南自贸港全球热带农业中心和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建设要求,“接地气”就是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2.促进青年骨干“挑大梁”。发挥党支部青年党员和骨干人员的先锋作用,2位专家获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首席分析师,1位专家获海南省槟榔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进一步强化支撑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3.深耕乡村振兴“结硕果”。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提升科技成果质量,支部党员的研究成果获得海南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海南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等奖励,《全球热带作物科技竞争力分析》《海南乡村建设调查研究》等一批成果在全国热带作物学术年会、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发布。

三、取得成效

(一)筑牢“红色”堡垒,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突出特色党建创新、智库服务创效、科技工作创优,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科研团队上,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红色引擎”,将支部打造成有共同信念、共同追求的“共同体”,增加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活发展新动力,形成了“双联系、双结合”的工作模式,实现党支部牵头、党员领导干部带队、党内党外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塑造“三型”支部,党建引领凝聚合力

发挥支部优势和特色,创新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型”党支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认真对标对表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总体部署,贯彻落实大兴调查研究,发挥“泥腿子”专家的作风,开展科技创新项目及获得科技创新奖励达到近年最高水平,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和自贸港高质量建设中展现更大作。

(三)扛起“双队”担当,智库助力乡村振兴

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决扛起既是“国家队”也是“海南队”的“双队”责任担当。围绕科技支撑与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建设,瞄准海南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科学选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发展热点问题和乡村振兴前沿开展研究,发挥党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重要作用,心怀“国之大者”,强化党员先锋模范和带头引领作用,突显党建引领科技创新工作。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