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热科院概况
    • 院领导集体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政策法规
    • 科技热点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合作企业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招聘
    • 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工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 培训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详细
生物所发现香蕉果实品质形成与调控的新机制
作者:生物所 科技处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2017-10-11

  近日,生物所香蕉分子育种研究团队在香蕉果实品质形成与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发现,MuMADS1和 MaOFP1通过互作进而协同调控果实品质,为果实品质调控研究和果型改良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相关成果在线发表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影响因子7.443, 植物科学一区, Top10期刊) 上。


  香蕉果实品质一直倍受消费者关注,但目前普遍存在果实偏大偏小、果肉硬心、糖分含量偏低、水分含量偏大、抗压能力差等品质问题,市场竞争力不强,严重制约了香蕉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香蕉果实品质形成与调控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也是提升香蕉品质、提高商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该研究是在前期发现香蕉MuMADS1和 MaOFP1互作进而调控果实成熟的基础上,将MuMADS1和 MaOFP1共转化番茄ovate突变体并结合转录组分析,发现MuMADS1和 MaOFP1除了能控制果实形状外,两者还通过互作协同调控果实糖代谢和细胞壁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进而正向调控果实硬度和糖分的积累来调控果实品质。


  本研究是国际上首次解析了两个互作的转录因子协同调控果实外观形状和内在品质的分子机制,构建了MADS-box转录因子对果实品质的调控网络,为香蕉等热带果树遗传改良提供了新思路。该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被特邀作为该杂志封面图片予以推荐。由于本研究的创新性及对果实品质调控的贡献,同时也被植物科学领域关注度极高的《植物科学最前沿》微信公众号进行了重点推送,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图 香蕉MuMADS1 和MaOFP1转录因子协同调控果实硬度和糖分积累


  生物所刘菊华研究员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徐碧玉研究员和金志强研究员为该论文通讯作者。相关研究共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央公益性基本科研业务费(1630052017018)和香蕉产业技术体系 (CARS-31) 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8944538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 首页
  • 组织机构
    • 热科院概况
    • 院领导集体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政策法规
    • 科技热点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合作企业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招聘
    • 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工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 培训中心

重要新闻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田世宏到中国热科院调研
  • 重要突破:中国热科院揭示木薯单体型基因组进化及功能分化规律
  • 海南省直机关工委副书记魏萍到中国热科院调研
  • 中国热科院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共同在线举办第三次“一国一品”特色农产品绿色发展全球行动计划咨询会
  • 科技部科技人才与科学普及司副司长邓永辉到中国热科院调研
  • 中国热科院加快推进首个“热作北进” 科研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

热区热点

  • 广西扶绥成全国首个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机械化率达69%

  • 首届中国国际热带博览会在广东佛山举办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聚焦

生物所发现香蕉果实品质形成与调控的新机制

  作者: 生物所 科技处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17-10-11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近日,生物所香蕉分子育种研究团队在香蕉果实品质形成与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发现,MuMADS1和 MaOFP1通过互作进而协同调控果实品质,为果实品质调控研究和果型改良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相关成果在线发表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影响因子7.443, 植物科学一区, Top10期刊) 上。


  香蕉果实品质一直倍受消费者关注,但目前普遍存在果实偏大偏小、果肉硬心、糖分含量偏低、水分含量偏大、抗压能力差等品质问题,市场竞争力不强,严重制约了香蕉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香蕉果实品质形成与调控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也是提升香蕉品质、提高商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该研究是在前期发现香蕉MuMADS1和 MaOFP1互作进而调控果实成熟的基础上,将MuMADS1和 MaOFP1共转化番茄ovate突变体并结合转录组分析,发现MuMADS1和 MaOFP1除了能控制果实形状外,两者还通过互作协同调控果实糖代谢和细胞壁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进而正向调控果实硬度和糖分的积累来调控果实品质。


  本研究是国际上首次解析了两个互作的转录因子协同调控果实外观形状和内在品质的分子机制,构建了MADS-box转录因子对果实品质的调控网络,为香蕉等热带果树遗传改良提供了新思路。该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被特邀作为该杂志封面图片予以推荐。由于本研究的创新性及对果实品质调控的贡献,同时也被植物科学领域关注度极高的《植物科学最前沿》微信公众号进行了重点推送,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图 香蕉MuMADS1 和MaOFP1转录因子协同调控果实硬度和糖分积累


  生物所刘菊华研究员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徐碧玉研究员和金志强研究员为该论文通讯作者。相关研究共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央公益性基本科研业务费(1630052017018)和香蕉产业技术体系 (CARS-31) 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8944538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琼ICP备1100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