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详细
中国热科院科技支撑攀枝花市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一批专家和团队被授予攀枝花开发建设55周年“科技创新英杰”称号
作者:院办公室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5月29日,攀枝花市召开开发建设55周年科技创新大会,对攀枝花市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受表彰奖励的科技人员、创新团队授予攀枝花开发建设55周年“科技创新英杰”称号。中国热科院科技支撑攀枝花市经济发展成效显著,攀枝花市市委、市政府授予中国热科院专家范辉建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授予明建鸿、姚全胜、詹儒林等3名专家为“科技合作奖”;授予攀枝花芒果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团队科技创新“特别成就奖”。


科技合作奖颁奖现场

 

  攀枝花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流域的核心区域,光热资源充足,南亚热带气候特征独特,区别于我国台湾岛和海南岛,既无台风危害,又不易受寒潮侵袭,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天然温室”,也是世界上“纬度最北、海拔最高、成熟期最晚”的优质热带水果适生区,然而上世纪90年代年以前,该区域芒果仅有少量零星种植,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利用。1996年,以原农业部何康老部长、卢良恕院士、黄宗道院士为首的老一辈科学家在系统考察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攀西地区发展10万亩优质晚熟芒果商品生产基地的建议》,先后获得了中央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拉开了攀枝花市与中国热科院全面开展技术合作的序幕,构建了中国热科院开展芒果科技创新与开发的新平台。


  20多年来,为支持攀枝花芒果产业的健康发展,中国热科院持续投入了大批科技力量,积极开展调查和研究,精心组织、规划和指导。先后选派21位科技人员在攀枝花挂职担任科技副区(县)长;每年组织上百人次的科技专家深入攀枝花各县区、乡村基层,开展以服务芒果产业为主的发展咨询、技术指导、农技人员培训、成果转化展示等活动,发挥技术和资源等优势,引进了“凯特”“海顿”“吉禄”“热农1号”等十多个芒果新品种,向农民提供优质果苗和接穗上百万株,建立母本园和科技示范园;进村入户面对面地指导农民开展选种、栽培、施肥、给药等产业技术服务。


  特别是2006年以来,中国热科院科技人员针对果农在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一是不断强化品种选育,选育出“热农1号”等优良新品种(系)10多个。二是推进技术创新与集成,突破了芒果细菌性角斑病、“大小年”等系列关键技术难题;三是以新型农民培训学校为载体,以转变观念,提升素质为重点,多途径培养扎根当地的实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科技示范户2000多户,培训农民达2万余人次。四是开展成果转化与示范推广,逐步形成了以“吉禄”“热农1号”和“凯特”等为主导的中晚熟品种格局,以芒果安全高效生产配套技术为主推技术,以“政府+科技+企业(新农学校、合作社)+示范户”为主推模式的成果转化推广新局面,使新品种、新技术在试点乡村普及率达到80%以上,技术入户率超过95%。


  通过20多年的共同努力,攀枝花市逐步形成中晚熟芒果产业带,中国热科院科技支撑攀枝花市芒果产业发展模式也成为“院地”合作服务地方、服务产业的成功典范,充分体现了中国热科院的责任与担当。


詹儒林作为科技合作奖代表发言

 

  

  获表彰名单:


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1人)


范辉建


  范辉建,男,1965年8月出生,中国热科院南亚所/副研究员,海南芒果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原攀枝花市锐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中国热科院赴攀挂职科技副县长,攀枝花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盐边县委直接掌握联系的高层次人才。挂职盐边县科技副县长期间,将金河乡(现金江村)万亩芒果基地建成当地效益最好的产业化基地,该基地现为盐边县国家级出口芒果质量安全示范区的核心基地。在锐华公司工作期间,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培育新品种、示范推广新技术,提出了芒果“黑果病”综合防治措施,培训和指导种植户2万多人次,为当地芒果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技合作奖(共3人,按姓氏笔画为序)


明建鸿


  明建鸿,男,1964年3月出生,中国热科院海口实验站/研究员。

  中国热科院首批赴攀挂职科技副区长、院市合作联络员。协调引进芒果优良品种20余个,建立品比试验及母本园500亩,筛选主推品种3个;组织推进果园标准化等在攀实施的省部级农业科技项目10余项;积极推动科技支撑攀枝花芒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长期协调各方专家在攀开展产业发展咨询、科技培训、乡土人才培养等工作,是院地合作“攀枝花模式”主要推动者之一。《攀枝花市优质晚熟芒果产业化》项目以第3完成人获2011-2013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合作奖(一等奖)。



姚全胜


  姚全胜,男,1977年11月出生,中国热科院南亚所/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中国热科院第6批赴攀挂职科技副区长,在攀共开展了80多场次8000多人次各类芒果技术培训;与攀枝花市锐华公司合作申报28个芒果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晚熟芒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以第6完成人获2008-2010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参与《攀枝花市优质晚熟芒果产业化》项目,获2011-2013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合作奖,《川滇金沙江干热河谷晚熟芒果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以第4完成人获2016-2017神农中华科技一等奖,《晚熟芒果育种与栽培创新团队》项目以第3完成人获2018-2019年度神农中华科技创新团队奖。



詹儒林


  詹儒林,男,1967年10月出生,中国热科院海口实验站/站长/研究员。

  主要从事果树病理学及热带果树绿色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特别在芒果新品种选育、产期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成果助推我国芒果产业绿色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发表论文176 篇,其中SCI收录32篇。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1项,其中“晚熟芒果育种与优质栽培创新团队”获2018-2019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排名1)、“川滇金沙江干热河谷晚熟芒果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16-2017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排名1)、“晚熟杧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获2008-2010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排名1)。审定并推广‘热农1号’、‘热农2号’芒果新品种。并先后两次在中央农村工作及全国农业厅局长会议上受到大会的表彰。

 


特别成就奖


  攀枝花芒果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团队


特别成就奖颁奖现场


  主要事迹:攀枝花开发建设以来,芒果研究团队从一个小项目组成长为一支由国家级、省市级科研单位以及高校、推广部门和企业等联合组成的强大科研队伍。团队先后选育出凯特、金煌等30余个优良品种,研究出以轮换结果、控时成熟等独具攀枝花特色的优质、高效、生态栽培技术,探索出商品化处理、冷链贮运和深加工为核心的产品增值技术,还协助完成拓展营销渠道、创建品牌、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等工作。多年持续不间断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攀枝花市芒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到面积60万亩、产量27万吨、产值20亿元,已成为攀枝花第一大农业支柱产业,已建成国内纬度最北、海拔最高、成熟最晚、品质一流的全国知名晚熟芒果区。


  团队成员:罗照西、李贵利、陈业渊、谢江辉、杨从金、许树培、明建鸿、李桂珍、詹儒林、刘建军、刘国道、秦达逵、韩大祥、高云清、罗关兴、虎海波、钟方祥、朱朝华、杨荣喜、蒲金基、李德、王松标、马小卫、姚全胜、高爱平、杜邦、范辉建、朱 敏、左雪冬、王建芳(中国热科院系统15人,共30人)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中国热科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征求意见座谈会
  • 中国热科院在基于混合监督学习的菠萝智能识别算法方面取得新进展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聚焦

中国热科院科技支撑攀枝花市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一批专家和团队被授予攀枝花开发建设55周年“科技创新英杰”称号

  作者: 院办公室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20-05-30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5月29日,攀枝花市召开开发建设55周年科技创新大会,对攀枝花市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受表彰奖励的科技人员、创新团队授予攀枝花开发建设55周年“科技创新英杰”称号。中国热科院科技支撑攀枝花市经济发展成效显著,攀枝花市市委、市政府授予中国热科院专家范辉建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授予明建鸿、姚全胜、詹儒林等3名专家为“科技合作奖”;授予攀枝花芒果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团队科技创新“特别成就奖”。


科技合作奖颁奖现场

 

  攀枝花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流域的核心区域,光热资源充足,南亚热带气候特征独特,区别于我国台湾岛和海南岛,既无台风危害,又不易受寒潮侵袭,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天然温室”,也是世界上“纬度最北、海拔最高、成熟期最晚”的优质热带水果适生区,然而上世纪90年代年以前,该区域芒果仅有少量零星种植,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利用。1996年,以原农业部何康老部长、卢良恕院士、黄宗道院士为首的老一辈科学家在系统考察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攀西地区发展10万亩优质晚熟芒果商品生产基地的建议》,先后获得了中央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拉开了攀枝花市与中国热科院全面开展技术合作的序幕,构建了中国热科院开展芒果科技创新与开发的新平台。


  20多年来,为支持攀枝花芒果产业的健康发展,中国热科院持续投入了大批科技力量,积极开展调查和研究,精心组织、规划和指导。先后选派21位科技人员在攀枝花挂职担任科技副区(县)长;每年组织上百人次的科技专家深入攀枝花各县区、乡村基层,开展以服务芒果产业为主的发展咨询、技术指导、农技人员培训、成果转化展示等活动,发挥技术和资源等优势,引进了“凯特”“海顿”“吉禄”“热农1号”等十多个芒果新品种,向农民提供优质果苗和接穗上百万株,建立母本园和科技示范园;进村入户面对面地指导农民开展选种、栽培、施肥、给药等产业技术服务。


  特别是2006年以来,中国热科院科技人员针对果农在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一是不断强化品种选育,选育出“热农1号”等优良新品种(系)10多个。二是推进技术创新与集成,突破了芒果细菌性角斑病、“大小年”等系列关键技术难题;三是以新型农民培训学校为载体,以转变观念,提升素质为重点,多途径培养扎根当地的实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科技示范户2000多户,培训农民达2万余人次。四是开展成果转化与示范推广,逐步形成了以“吉禄”“热农1号”和“凯特”等为主导的中晚熟品种格局,以芒果安全高效生产配套技术为主推技术,以“政府+科技+企业(新农学校、合作社)+示范户”为主推模式的成果转化推广新局面,使新品种、新技术在试点乡村普及率达到80%以上,技术入户率超过95%。


  通过20多年的共同努力,攀枝花市逐步形成中晚熟芒果产业带,中国热科院科技支撑攀枝花市芒果产业发展模式也成为“院地”合作服务地方、服务产业的成功典范,充分体现了中国热科院的责任与担当。


詹儒林作为科技合作奖代表发言

 

  

  获表彰名单:


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1人)


范辉建


  范辉建,男,1965年8月出生,中国热科院南亚所/副研究员,海南芒果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原攀枝花市锐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中国热科院赴攀挂职科技副县长,攀枝花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盐边县委直接掌握联系的高层次人才。挂职盐边县科技副县长期间,将金河乡(现金江村)万亩芒果基地建成当地效益最好的产业化基地,该基地现为盐边县国家级出口芒果质量安全示范区的核心基地。在锐华公司工作期间,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培育新品种、示范推广新技术,提出了芒果“黑果病”综合防治措施,培训和指导种植户2万多人次,为当地芒果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技合作奖(共3人,按姓氏笔画为序)


明建鸿


  明建鸿,男,1964年3月出生,中国热科院海口实验站/研究员。

  中国热科院首批赴攀挂职科技副区长、院市合作联络员。协调引进芒果优良品种20余个,建立品比试验及母本园500亩,筛选主推品种3个;组织推进果园标准化等在攀实施的省部级农业科技项目10余项;积极推动科技支撑攀枝花芒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长期协调各方专家在攀开展产业发展咨询、科技培训、乡土人才培养等工作,是院地合作“攀枝花模式”主要推动者之一。《攀枝花市优质晚熟芒果产业化》项目以第3完成人获2011-2013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合作奖(一等奖)。



姚全胜


  姚全胜,男,1977年11月出生,中国热科院南亚所/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中国热科院第6批赴攀挂职科技副区长,在攀共开展了80多场次8000多人次各类芒果技术培训;与攀枝花市锐华公司合作申报28个芒果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晚熟芒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以第6完成人获2008-2010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参与《攀枝花市优质晚熟芒果产业化》项目,获2011-2013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合作奖,《川滇金沙江干热河谷晚熟芒果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以第4完成人获2016-2017神农中华科技一等奖,《晚熟芒果育种与栽培创新团队》项目以第3完成人获2018-2019年度神农中华科技创新团队奖。



詹儒林


  詹儒林,男,1967年10月出生,中国热科院海口实验站/站长/研究员。

  主要从事果树病理学及热带果树绿色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特别在芒果新品种选育、产期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成果助推我国芒果产业绿色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发表论文176 篇,其中SCI收录32篇。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1项,其中“晚熟芒果育种与优质栽培创新团队”获2018-2019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排名1)、“川滇金沙江干热河谷晚熟芒果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16-2017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排名1)、“晚熟杧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获2008-2010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排名1)。审定并推广‘热农1号’、‘热农2号’芒果新品种。并先后两次在中央农村工作及全国农业厅局长会议上受到大会的表彰。

 


特别成就奖


  攀枝花芒果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团队


特别成就奖颁奖现场


  主要事迹:攀枝花开发建设以来,芒果研究团队从一个小项目组成长为一支由国家级、省市级科研单位以及高校、推广部门和企业等联合组成的强大科研队伍。团队先后选育出凯特、金煌等30余个优良品种,研究出以轮换结果、控时成熟等独具攀枝花特色的优质、高效、生态栽培技术,探索出商品化处理、冷链贮运和深加工为核心的产品增值技术,还协助完成拓展营销渠道、创建品牌、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等工作。多年持续不间断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攀枝花市芒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到面积60万亩、产量27万吨、产值20亿元,已成为攀枝花第一大农业支柱产业,已建成国内纬度最北、海拔最高、成熟最晚、品质一流的全国知名晚熟芒果区。


  团队成员:罗照西、李贵利、陈业渊、谢江辉、杨从金、许树培、明建鸿、李桂珍、詹儒林、刘建军、刘国道、秦达逵、韩大祥、高云清、罗关兴、虎海波、钟方祥、朱朝华、杨荣喜、蒲金基、李德、王松标、马小卫、姚全胜、高爱平、杜邦、范辉建、朱 敏、左雪冬、王建芳(中国热科院系统15人,共30人)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