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领导集体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详细
中国热科院在菠萝蜜多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作者:香饮所 朱科学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中国热科院香饮所在菠萝蜜多糖对高脂诱导肥胖大鼠肠道免疫屏障和肝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通过高脂诱导肥胖大鼠模型,研究了菠萝蜜多糖对肥胖诱导的结肠氧化损伤和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菠萝蜜多糖可修复肠道黏膜损伤以改善黏膜的屏障功能;并缓解肝组织中的炎症和脂质积累,发挥对肥胖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该研究为下一步研究开发特色热带作物功能多糖产品提供重要理论参考。


  肥胖是当今世界公共卫生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也是我国公共健康的主要问题。最新研究发现,活性多糖作为一类功能物质,不仅具有免疫调节功能,还可通过调节ATGL-(PPAR-α)、(SREBP-1c)-ACC/FAS和ACC-CPT1等途径介导糖脂质代谢,在维持细胞和组织的功能及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热科院香饮所研究团队围绕特色热带作物功能因子挖掘与利用关键科学问题,以菠萝蜜、苦丁茶等作物为研究对象,对农产品中功能多糖抗氧化活性、免疫调节及其胃肠消化吸收与肠道菌群调整方面的相互关系进行系统研究,为热带农产品高值化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通过高脂诱导肥胖大鼠模型,研究菠萝蜜多糖对高脂诱导肥胖大鼠肠道免疫屏障和肝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菠萝蜜多糖可改善结肠氧化损伤,抑制小肠葡萄糖转运以降低血糖,修复肠道黏膜损伤以改善黏膜的屏障功能,下调炎症基因TNF-α和IL-6的表达,上调短链脂肪酸受体基因GPR43和GPR41以及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增强肠道免疫屏障功能和机械屏障功能;并显著改善肥胖大鼠血脂指标,缓解肝组织中的炎症和脂质积累,激活脂肪分解通路(PPARα/PPARγ-LPL/HSL-CPT1)和脂肪酸的β氧化通路(PPARα/PPARγ-CPT1),抑制AMPK介导的脂肪合成通路(AMPK/(SREBP-1c)-ACC-FAS),促进游离脂肪酸受体基因(GPR43、GPR41)的表达,干预产热基因(UCP2)的表达,调控肝脏和肝脂肪组织的脂代谢,具有保护肥胖大鼠肝脏的作用。


菠萝蜜多糖对高脂诱导肥胖大鼠肠道保护作用机理图

菠萝蜜多糖对高脂诱导肥胖大鼠肝脏保护作用机理图


  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Polysaccharides from 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 (jackfruit) pulp improves 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s of high fat diet-induced obese rats”发表于《Frontiers in Nutrition》。中国热科院香饮所联合海南大学培养硕士曾顺江和海南大学曹君副教授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热科院香饮所朱科学副研究员和谭乐和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以题为“Protective effects of polysaccharide from 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 (jackfruit) pulp 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high-fat diet rats via PPAR and AMPK signaling pathways”发表于《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中国热科院香饮所联合海南大学培养硕士曾顺江为该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热科院香饮所朱科学副研究员和海南大学曹君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该项研究依托海南省特色热带作物适宜性加工与品质控制重点实验室,得到中国热科院香饮所加工与工程技术研究室/热带木本粮研究中心团队成员的支持,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 31901649)和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2年科技“揭榜挂帅”项目(No. 1630142022009)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3389/fnut.2022.1035619

  https://doi.org/10.1016/j.jff.2022.105195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领导集体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巴布亚新几内亚热带棕榈作物产业化关键技术培训班在文昌顺利开班
  • 中国热科院在木薯花叶病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聚焦

中国热科院在菠萝蜜多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作者: 香饮所 朱科学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22-11-16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中国热科院香饮所在菠萝蜜多糖对高脂诱导肥胖大鼠肠道免疫屏障和肝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通过高脂诱导肥胖大鼠模型,研究了菠萝蜜多糖对肥胖诱导的结肠氧化损伤和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菠萝蜜多糖可修复肠道黏膜损伤以改善黏膜的屏障功能;并缓解肝组织中的炎症和脂质积累,发挥对肥胖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该研究为下一步研究开发特色热带作物功能多糖产品提供重要理论参考。


  肥胖是当今世界公共卫生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也是我国公共健康的主要问题。最新研究发现,活性多糖作为一类功能物质,不仅具有免疫调节功能,还可通过调节ATGL-(PPAR-α)、(SREBP-1c)-ACC/FAS和ACC-CPT1等途径介导糖脂质代谢,在维持细胞和组织的功能及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热科院香饮所研究团队围绕特色热带作物功能因子挖掘与利用关键科学问题,以菠萝蜜、苦丁茶等作物为研究对象,对农产品中功能多糖抗氧化活性、免疫调节及其胃肠消化吸收与肠道菌群调整方面的相互关系进行系统研究,为热带农产品高值化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通过高脂诱导肥胖大鼠模型,研究菠萝蜜多糖对高脂诱导肥胖大鼠肠道免疫屏障和肝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菠萝蜜多糖可改善结肠氧化损伤,抑制小肠葡萄糖转运以降低血糖,修复肠道黏膜损伤以改善黏膜的屏障功能,下调炎症基因TNF-α和IL-6的表达,上调短链脂肪酸受体基因GPR43和GPR41以及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增强肠道免疫屏障功能和机械屏障功能;并显著改善肥胖大鼠血脂指标,缓解肝组织中的炎症和脂质积累,激活脂肪分解通路(PPARα/PPARγ-LPL/HSL-CPT1)和脂肪酸的β氧化通路(PPARα/PPARγ-CPT1),抑制AMPK介导的脂肪合成通路(AMPK/(SREBP-1c)-ACC-FAS),促进游离脂肪酸受体基因(GPR43、GPR41)的表达,干预产热基因(UCP2)的表达,调控肝脏和肝脂肪组织的脂代谢,具有保护肥胖大鼠肝脏的作用。


菠萝蜜多糖对高脂诱导肥胖大鼠肠道保护作用机理图

菠萝蜜多糖对高脂诱导肥胖大鼠肝脏保护作用机理图


  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Polysaccharides from 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 (jackfruit) pulp improves 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s of high fat diet-induced obese rats”发表于《Frontiers in Nutrition》。中国热科院香饮所联合海南大学培养硕士曾顺江和海南大学曹君副教授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热科院香饮所朱科学副研究员和谭乐和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以题为“Protective effects of polysaccharide from 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 (jackfruit) pulp 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high-fat diet rats via PPAR and AMPK signaling pathways”发表于《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中国热科院香饮所联合海南大学培养硕士曾顺江为该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热科院香饮所朱科学副研究员和海南大学曹君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该项研究依托海南省特色热带作物适宜性加工与品质控制重点实验室,得到中国热科院香饮所加工与工程技术研究室/热带木本粮研究中心团队成员的支持,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 31901649)和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2年科技“揭榜挂帅”项目(No. 1630142022009)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3389/fnut.2022.1035619

  https://doi.org/10.1016/j.jff.2022.105195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