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热科院概况
    • 院领导集体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合作企业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工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详细
中国热科院在新烟碱类杀虫剂残留特征及风险评价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作者:环植所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近日,中国热科院环植所农业环境研究室在稻菜轮作系统中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多介质分布特征、迁移行为、影响机制和风险评价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首次阐述了稻菜轮作系统中新烟碱类杀虫剂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多介质残留及其带来的物种多样性锐减已引起全球关注,但关于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多介质分布状况、迁移规律和生态风险特征研究鲜见报道。对此,本研究系统分析了新烟碱类杀虫剂在热带水稻-蔬菜轮作系统中的多介质赋存状态、时空特征、介质间迁移规律及其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稻菜轮作系统作物、土壤、水体和沉积物中新烟碱类杀虫剂均呈高检出、高残留水平,且吡虫啉、啶虫脒是主要残留种类;观察到新烟碱类杀虫剂残留水平呈显著时空异质性,但其组成在时空上没有明显差异,这主要由农业实践、气候特点和介质的性质共同影响。此外,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多介质迁移规律雨旱季相似,但旱季人工灌溉和雨季自然降雨还是会引起迁移方向的不同;多介质生态风险评估表明,超过半数的点位处于中、高生态风险,且中部地区和冬季瓜菜种植期是高风险区域/时期。上述研究对典型作物系统中农药面源污染防控目标选择与防控时期的确定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该研究成果以“Neonicotinoids in draining micro-watersheds dominated by rice-vegetable rotations in tropical China: multimedia occurrence, influencing factors, transport, and associated ecological risks”为题发表于《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中国热科院环植所谭华东助理研究员为该论文第一作者,武春媛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稻菜轮作系统作物中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多介质分布特征、迁移行为、影响机制和风险评价研究示意图


  论文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2.130716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热科院概况
    • 院领导集体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合作企业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工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中国热科院在水稻土碳矿化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 中国热科院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
  • 中国热科院在西番莲黄酮类和萜类合成途径及关键基因挖掘方面取得新进展
  • 中国热科院在农业工程领域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废弃物价值提升技术方面的研究综述
  • 中国热科院发布基因组组装质量评价的建议指标体系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林福呈院长一行来我院调研交流

热区热点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 千年荔枝“逆生长”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聚焦

中国热科院在新烟碱类杀虫剂残留特征及风险评价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作者: 环植所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近日,中国热科院环植所农业环境研究室在稻菜轮作系统中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多介质分布特征、迁移行为、影响机制和风险评价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首次阐述了稻菜轮作系统中新烟碱类杀虫剂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多介质残留及其带来的物种多样性锐减已引起全球关注,但关于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多介质分布状况、迁移规律和生态风险特征研究鲜见报道。对此,本研究系统分析了新烟碱类杀虫剂在热带水稻-蔬菜轮作系统中的多介质赋存状态、时空特征、介质间迁移规律及其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稻菜轮作系统作物、土壤、水体和沉积物中新烟碱类杀虫剂均呈高检出、高残留水平,且吡虫啉、啶虫脒是主要残留种类;观察到新烟碱类杀虫剂残留水平呈显著时空异质性,但其组成在时空上没有明显差异,这主要由农业实践、气候特点和介质的性质共同影响。此外,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多介质迁移规律雨旱季相似,但旱季人工灌溉和雨季自然降雨还是会引起迁移方向的不同;多介质生态风险评估表明,超过半数的点位处于中、高生态风险,且中部地区和冬季瓜菜种植期是高风险区域/时期。上述研究对典型作物系统中农药面源污染防控目标选择与防控时期的确定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该研究成果以“Neonicotinoids in draining micro-watersheds dominated by rice-vegetable rotations in tropical China: multimedia occurrence, influencing factors, transport, and associated ecological risks”为题发表于《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中国热科院环植所谭华东助理研究员为该论文第一作者,武春媛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稻菜轮作系统作物中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多介质分布特征、迁移行为、影响机制和风险评价研究示意图


  论文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2.130716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