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热科院概况
    • 院领导集体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合作企业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工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详细
中国热科院在西番莲黄酮类和萜类合成途径及关键基因挖掘方面取得新进展
作者:海口站 宋顺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近日,中国热科院海口站西番莲育种团队筛选出参与黄酮类化合物和萜类化合物合成途径的候选基因,解析了西番莲中三萜类的生物合成途径,为进一步挖掘西番莲关键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西番莲(Passiflora edulis Sims),亦称百香果,是西番莲科西番莲属藤本植物,叶片等组织提取物富含多种黄酮类和萜类化合物,对人体有良好的抗焦虑和消炎作用。所以功能物质合成代谢途径及形成机制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工作在西番莲研究中未见相关报道。


  该研究利用同源性BLAST和系统发育分析,在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出一系列可能参与黄酮类化合物和萜类化合物合成途径的候选基因。结果表明,西番莲中三萜的生物合成途径来自两个通路:甲戊酸(MVA)和2- c -甲基-d -赤藓糖醇4-磷酸/1-脱氧-d -木酮糖5-磷酸(MEP/DOXP),不同于其他果树的三萜生物合成途径。大部分候选基因在叶片和/或花中高度表达。


西番莲中黄酮类化合物(a)和萜类化合物(b)生物合成途径及表达热图

   

西番莲的同源分析。a, Nr同源种分布; b角鲨烯单加氧酶构建的系统发育关系

   

  该研究结果以“Identification of key genes involved in flavonoid and terpenoid biosynthesis and the pathway of triterpenoid biosynthesis in Passiflora edulis”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许奕副研究员和黄东梅助理研究员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宋顺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崖州湾科技城菁英人才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热科院概况
    • 院领导集体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合作企业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工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中国热科院在香蕉中农药残留迁移和代谢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 中国热科院在橡胶种植对植物多样性影响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兼中国科技馆馆长殷皓一行到中国热科院调研
  • 全国政协委员张合成到中国热科院作主题报告
  • 基里巴斯旅游、商务、工业和合作部部长布斯·纳万一行来访中国热科院
  • 中国热科院与毛里求斯粮食和农业研究与推广研究院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聚焦

中国热科院在西番莲黄酮类和萜类合成途径及关键基因挖掘方面取得新进展

  作者: 海口站 宋顺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近日,中国热科院海口站西番莲育种团队筛选出参与黄酮类化合物和萜类化合物合成途径的候选基因,解析了西番莲中三萜类的生物合成途径,为进一步挖掘西番莲关键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西番莲(Passiflora edulis Sims),亦称百香果,是西番莲科西番莲属藤本植物,叶片等组织提取物富含多种黄酮类和萜类化合物,对人体有良好的抗焦虑和消炎作用。所以功能物质合成代谢途径及形成机制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工作在西番莲研究中未见相关报道。


  该研究利用同源性BLAST和系统发育分析,在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出一系列可能参与黄酮类化合物和萜类化合物合成途径的候选基因。结果表明,西番莲中三萜的生物合成途径来自两个通路:甲戊酸(MVA)和2- c -甲基-d -赤藓糖醇4-磷酸/1-脱氧-d -木酮糖5-磷酸(MEP/DOXP),不同于其他果树的三萜生物合成途径。大部分候选基因在叶片和/或花中高度表达。


西番莲中黄酮类化合物(a)和萜类化合物(b)生物合成途径及表达热图

   

西番莲的同源分析。a, Nr同源种分布; b角鲨烯单加氧酶构建的系统发育关系

   

  该研究结果以“Identification of key genes involved in flavonoid and terpenoid biosynthesis and the pathway of triterpenoid biosynthesis in Passiflora edulis”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许奕副研究员和黄东梅助理研究员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宋顺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崖州湾科技城菁英人才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