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领导集体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详细
中国热科院在橡胶种植对植物多样性影响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作者:橡胶所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近日,中国热科院橡胶所热带林业生态团队在大尺度橡胶种植对区域植物多样性影响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发现,在大湄公河次区域(GMS)橡胶林的平均植物丰富度(species richness)接近热带森林的一半,大约是耕地的两倍,且在近30年的经济寿命周期中基本维持不变。卫星遥感大数据解译显示,近30年该地区橡胶林主要是由耕地、老橡胶林和热带森林转换而来。考虑到多源土地利用转换等影响,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橡胶林快速增长导致的植物物种丰富度总损失为7.29%,远低于仅考虑热带森林转换的传统估计。


近几十年,尤其是本世纪以来,天然橡胶价格迅速攀升,全球橡胶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天然橡胶在给许多热带国家和地区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大面积植胶的生态环境影响如生物多样性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将热带森林转变为橡胶林。在此背景下,橡胶所热带林业生态团队2018年赴中国云南和其它五个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和泰国)对不同林龄的橡胶林进行了广泛的调研,野外足迹超过25000公里,调查了240个10×10米的植物多样性样方,同一团队采用相同调研方法获得了目前大湄公河次区域橡胶林最完整的植物多样性地面数据。


研究区域及样地分布、技术路线及橡胶林植物多样性主要结果


  地面调查数据表明,大湄公河次区域橡胶林植物丰富度平均为28.69±7.35种(植物总数为1061种,其中11.22%为入侵种),接近有橡胶分布区域热带森林的一半,但大约是耕地的两倍水平。联合长时间序列Landsat和Sentinel-2遥感大数据分析样地土地利用转换方式显示,近30年该地区橡胶林主要建立在耕地(RPC,37.72%)、老橡胶林(RPORP,27.63%)和热带森林(RPTF,24.12%)上。RPTF的植物物种丰富度(34.02±7.62)显著高于RPORP(26.41±7.02)和RPC(26.34±5.37)。更重要的是,橡胶林的物种丰富度可以在近30年的经济周期中基本维持不变,且入侵物种的数量随着林分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考虑到不同土地转换和林分年龄的植物多样性变化,大湄公河次区域橡胶快速增长导致的物种丰富度总损失为7.29%,远低于仅考虑热带森林转换的传统估计。在传统方案如禁用除草剂、近自然管理等基础上,本研究建议在橡胶林建立初期尽量保持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因为这对橡胶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研究成果以“Diversified land conversion deepens understanding of impacts of rapid rubber plantation expansion on plant diversity in the tropics”为题发表于《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中国热科院橡胶研究所的陈帮乾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兰国玉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来自复旦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缅甸橡胶种植商与生产者协会和泰国橡胶研究所的多位科研人员共同参与了此项研究。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专项基金项目等项目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4896972301121X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领导集体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巴布亚新几内亚热带棕榈作物产业化关键技术培训班在文昌顺利开班
  • 中国热科院在木薯花叶病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聚焦

中国热科院在橡胶种植对植物多样性影响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作者: 橡胶所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23-03-26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近日,中国热科院橡胶所热带林业生态团队在大尺度橡胶种植对区域植物多样性影响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发现,在大湄公河次区域(GMS)橡胶林的平均植物丰富度(species richness)接近热带森林的一半,大约是耕地的两倍,且在近30年的经济寿命周期中基本维持不变。卫星遥感大数据解译显示,近30年该地区橡胶林主要是由耕地、老橡胶林和热带森林转换而来。考虑到多源土地利用转换等影响,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橡胶林快速增长导致的植物物种丰富度总损失为7.29%,远低于仅考虑热带森林转换的传统估计。


近几十年,尤其是本世纪以来,天然橡胶价格迅速攀升,全球橡胶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天然橡胶在给许多热带国家和地区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大面积植胶的生态环境影响如生物多样性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将热带森林转变为橡胶林。在此背景下,橡胶所热带林业生态团队2018年赴中国云南和其它五个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和泰国)对不同林龄的橡胶林进行了广泛的调研,野外足迹超过25000公里,调查了240个10×10米的植物多样性样方,同一团队采用相同调研方法获得了目前大湄公河次区域橡胶林最完整的植物多样性地面数据。


研究区域及样地分布、技术路线及橡胶林植物多样性主要结果


  地面调查数据表明,大湄公河次区域橡胶林植物丰富度平均为28.69±7.35种(植物总数为1061种,其中11.22%为入侵种),接近有橡胶分布区域热带森林的一半,但大约是耕地的两倍水平。联合长时间序列Landsat和Sentinel-2遥感大数据分析样地土地利用转换方式显示,近30年该地区橡胶林主要建立在耕地(RPC,37.72%)、老橡胶林(RPORP,27.63%)和热带森林(RPTF,24.12%)上。RPTF的植物物种丰富度(34.02±7.62)显著高于RPORP(26.41±7.02)和RPC(26.34±5.37)。更重要的是,橡胶林的物种丰富度可以在近30年的经济周期中基本维持不变,且入侵物种的数量随着林分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考虑到不同土地转换和林分年龄的植物多样性变化,大湄公河次区域橡胶快速增长导致的物种丰富度总损失为7.29%,远低于仅考虑热带森林转换的传统估计。在传统方案如禁用除草剂、近自然管理等基础上,本研究建议在橡胶林建立初期尽量保持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因为这对橡胶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研究成果以“Diversified land conversion deepens understanding of impacts of rapid rubber plantation expansion on plant diversity in the tropics”为题发表于《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中国热科院橡胶研究所的陈帮乾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兰国玉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来自复旦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缅甸橡胶种植商与生产者协会和泰国橡胶研究所的多位科研人员共同参与了此项研究。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专项基金项目等项目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4896972301121X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