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详细
中国热科院在椰子体胚发育轨迹方面取得新进展
作者:椰子所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近日,中国热科院椰子所、热带作物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热带棕榈作物生物育种团队在椰子体胚发育轨迹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技术(scRNA-seq)构建了椰子合子胚(ZE)、胚性愈伤组织(EC)和体细胞胚(SE)的单细胞图谱及发育轨迹,挖掘了CnGRF12等潜在发育调控因子。


椰子合子胚、愈伤、体胚的单细胞图谱及发育轨迹


  椰子(Cocos nucifera L.)全球种植面积约1200万公顷,是海南省重点发展的“三棵树”产业之一,但因体胚发生机制不明确、组培再生效率低等限制了椰子组织培养、遗传转化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近年来,发育调控因子(DRs)的挖掘与应用显著提高了植物再生和遗传转化转化效率,已应用到烟草、小麦、玉米等作物中。单细胞转录组技术可以用于高效的区分细胞类型,挖掘发育调控因子,但目前尚未有应用该技术研究椰子体胚发生机制的报道。因此,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技术研究椰子体胚发育轨迹有助于从单细胞水平理解椰子体胚发生的复杂机制,同时为深入挖掘椰子发育调控因子、建立高效的椰子组培体系提供候选基因和科学依据。


椰子发育调控因子挖掘及瞬时转化初步验证


  该团队利用“海南高种”椰子的合子胚、胚性愈伤组织和体细胞胚,分离出原生质体并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结合已公布的细胞标记基因区分细胞类型,并通过RNA原位杂交进一步验证细胞分类结果;构建了椰子从合子胚向体胚转变的细胞分化轨迹,并挖掘了潜在的发展调控因子。其中,合子胚和体胚的类静止中心细胞(QC-L)是发育起始细胞,而胚性愈伤组织的发育起始细胞是分裂细胞(DC)。CnGRF12在发育起始细胞中优先表达,并且其与CnGIF1(GRF互作因子)的共表达遗传转化结果表明,CnGRF12有可能作为发育调控因子促进椰子遗传转化。上述结果可为后续构建不依赖于基因型的椰子遗传转化和基因编辑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该研究成果以“Insights into the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of zygotic embryo, embryogenic callus and somatic embryo in coconut by 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 analysis”为题发表于《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中国热科院椰子所张大鹏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热带作物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王永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热带作物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专项、崖州湾菁英人才科技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indcrop.2024.118338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中国热科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征求意见座谈会
  • 中国热科院在基于混合监督学习的菠萝智能识别算法方面取得新进展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聚焦

中国热科院在椰子体胚发育轨迹方面取得新进展

  作者: 椰子所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24-05-21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近日,中国热科院椰子所、热带作物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热带棕榈作物生物育种团队在椰子体胚发育轨迹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技术(scRNA-seq)构建了椰子合子胚(ZE)、胚性愈伤组织(EC)和体细胞胚(SE)的单细胞图谱及发育轨迹,挖掘了CnGRF12等潜在发育调控因子。


椰子合子胚、愈伤、体胚的单细胞图谱及发育轨迹


  椰子(Cocos nucifera L.)全球种植面积约1200万公顷,是海南省重点发展的“三棵树”产业之一,但因体胚发生机制不明确、组培再生效率低等限制了椰子组织培养、遗传转化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近年来,发育调控因子(DRs)的挖掘与应用显著提高了植物再生和遗传转化转化效率,已应用到烟草、小麦、玉米等作物中。单细胞转录组技术可以用于高效的区分细胞类型,挖掘发育调控因子,但目前尚未有应用该技术研究椰子体胚发生机制的报道。因此,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技术研究椰子体胚发育轨迹有助于从单细胞水平理解椰子体胚发生的复杂机制,同时为深入挖掘椰子发育调控因子、建立高效的椰子组培体系提供候选基因和科学依据。


椰子发育调控因子挖掘及瞬时转化初步验证


  该团队利用“海南高种”椰子的合子胚、胚性愈伤组织和体细胞胚,分离出原生质体并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结合已公布的细胞标记基因区分细胞类型,并通过RNA原位杂交进一步验证细胞分类结果;构建了椰子从合子胚向体胚转变的细胞分化轨迹,并挖掘了潜在的发展调控因子。其中,合子胚和体胚的类静止中心细胞(QC-L)是发育起始细胞,而胚性愈伤组织的发育起始细胞是分裂细胞(DC)。CnGRF12在发育起始细胞中优先表达,并且其与CnGIF1(GRF互作因子)的共表达遗传转化结果表明,CnGRF12有可能作为发育调控因子促进椰子遗传转化。上述结果可为后续构建不依赖于基因型的椰子遗传转化和基因编辑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该研究成果以“Insights into the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of zygotic embryo, embryogenic callus and somatic embryo in coconut by 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 analysis”为题发表于《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中国热科院椰子所张大鹏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热带作物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王永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热带作物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专项、崖州湾菁英人才科技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indcrop.2024.118338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