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详细
中国热科院在豇豆清洗影响农药残留和品质变化规律研究取得新进展
作者:测试中心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02

模拟传统家庭清洗影响农药残留和豇豆品质研究示意图

   

  近日,中国热科院分析测试中心农业投入品安全评价研究团队在模拟传统家庭清洗影响农药残留和豇豆品质的变化规律研究取得新进展。研究基于串联质谱和常压质谱技术,分析了多种清洗方式对于豇豆中残留的常用农药种类的清除效率,发现简单而传统的自来水冲洗法,在高效去除农药残留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豇豆的天然营养成分。研究不仅揭示了不同清洗方法对豇豆中农药的去除效率及豇豆营养品质的影响,还为家庭厨房带来了科学的清洗指导。


  豇豆是一种重要的豆科蔬菜,清洗是豇豆食用前的重要步骤,清洗过程可能同时影响豇豆中农药残留及其品质。传统的农药残留行为分析通常采用离线色谱或质谱检测水果和蔬菜中农药残留,本研究利用串联质谱和常压质谱技术,实现实时、直观的显示样本中的目标分布,研究了豇豆清洗过程中唑虫酰胺和灭蝇胺的残留行为,并分析了清洗过程中豇豆营养物质和典型代谢物的变化规律。


  研究团队发现盐、醋和小苏打水及自来水冲洗四种方式清洗后,豇豆表面唑虫酰胺和灭蝇胺含量均显著降低,但进入到豇豆内部的灭蝇胺仍保持较高水平。自来水冲洗不会影响豇豆中还原糖、淀粉、粗蛋白、粗纤维、可溶性固形物等营养成分的含量,且自来水冲洗在3 min内能有效清除豇豆表面的大部分农药残留。而长时间浸泡会导致豇豆中典型营养成分减少。此外,清洗过程中降低了豇豆中柽柳黄素、槲皮素、天冬氨酸、苹果酸等代谢物的含量。本研究结果为通过模拟传统家庭清洗方法去除豇豆中不同性质的农药残留、降低豇豆营养品质损失提供了理论支持。

   

3

不同清洗方式对唑虫酰胺和灭蝇胺残留量的影响


  该研究成果以《Residue behavior and quality influence of tolfenpyrad and cyromazine in cowpea during simulated household washing process》为题发表于《Food Control》。测试中心和天津农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蒋舒帆为该论文第一作者,韩丙军研究员等为文章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科技创新团队、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cont.2024.110651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中国热科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征求意见座谈会
  • 中国热科院在基于混合监督学习的菠萝智能识别算法方面取得新进展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聚焦

中国热科院在豇豆清洗影响农药残留和品质变化规律研究取得新进展

  作者: 测试中心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24-08-19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02

模拟传统家庭清洗影响农药残留和豇豆品质研究示意图

   

  近日,中国热科院分析测试中心农业投入品安全评价研究团队在模拟传统家庭清洗影响农药残留和豇豆品质的变化规律研究取得新进展。研究基于串联质谱和常压质谱技术,分析了多种清洗方式对于豇豆中残留的常用农药种类的清除效率,发现简单而传统的自来水冲洗法,在高效去除农药残留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豇豆的天然营养成分。研究不仅揭示了不同清洗方法对豇豆中农药的去除效率及豇豆营养品质的影响,还为家庭厨房带来了科学的清洗指导。


  豇豆是一种重要的豆科蔬菜,清洗是豇豆食用前的重要步骤,清洗过程可能同时影响豇豆中农药残留及其品质。传统的农药残留行为分析通常采用离线色谱或质谱检测水果和蔬菜中农药残留,本研究利用串联质谱和常压质谱技术,实现实时、直观的显示样本中的目标分布,研究了豇豆清洗过程中唑虫酰胺和灭蝇胺的残留行为,并分析了清洗过程中豇豆营养物质和典型代谢物的变化规律。


  研究团队发现盐、醋和小苏打水及自来水冲洗四种方式清洗后,豇豆表面唑虫酰胺和灭蝇胺含量均显著降低,但进入到豇豆内部的灭蝇胺仍保持较高水平。自来水冲洗不会影响豇豆中还原糖、淀粉、粗蛋白、粗纤维、可溶性固形物等营养成分的含量,且自来水冲洗在3 min内能有效清除豇豆表面的大部分农药残留。而长时间浸泡会导致豇豆中典型营养成分减少。此外,清洗过程中降低了豇豆中柽柳黄素、槲皮素、天冬氨酸、苹果酸等代谢物的含量。本研究结果为通过模拟传统家庭清洗方法去除豇豆中不同性质的农药残留、降低豇豆营养品质损失提供了理论支持。

   

3

不同清洗方式对唑虫酰胺和灭蝇胺残留量的影响


  该研究成果以《Residue behavior and quality influence of tolfenpyrad and cyromazine in cowpea during simulated household washing process》为题发表于《Food Control》。测试中心和天津农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蒋舒帆为该论文第一作者,韩丙军研究员等为文章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科技创新团队、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cont.2024.110651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