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商务部主办、中国热科院承办的“‘一带一路’国家热带水果生产与加工技术培训班在江西南昌圆满结业。来自巴哈马、埃及、格林纳达、吉尔吉斯斯坦、所罗门群岛、泰国6个国家的29名学员顺利完成培训。中国热科院副院长李积华、南昌大学国际食品创新研究院院长刘成梅出席结业仪式并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结业仪式合影
李积华表示,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13周年,农业科技合作作为“民心相通”与“发展共赢”的关键纽带,正助力沿线国家应对粮食安全挑战。占全球产量80%但产值仅35%的热带水果产业,亟需通过品种改良、种植管理及精深加工实现价值跃升。来自6国的技术骨干汇聚中国热科院,围绕菠萝、芒果、荔枝等作物的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后加工展开深度交流,并深入科研生产一线,构建起跨国技术互鉴的桥梁。为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未来各国将携手打造热带水果产业走廊,以科技赋能区域产业链韧性,让合作成果惠及更多“一带一路”国家,共同谱写热带农业科技合作新篇章。
刘成梅提出了三项合作倡议:一是以科技合作为牵引,聚焦热带水果保鲜、高值化利用等关键技术,推动标准共建与成果共享;二是构建常态化人才互访机制,通过双向实习、联合研究培育跨国人才生态;三是筹建“一带一路”国家热带水果联合实验室,围绕绿色保鲜、数字化种植等方向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加速科技成果本地转化。通过务实合作破解农业“卡点“,推动技术红利惠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筑农业科技合作新格局。
来自亚非拉及太平洋岛国的世界四大热区的学员分别作培训感言。来自巴哈马的拉丁美洲学员代表Melissa Gail Rolle表示,巴哈马将推动种植多样化,并借助中国-拉共体论坛深化多边合作,共建可持续农业体系。
来自埃及的非洲学员代表Adel Mohamed Rabie Abdellatif Abdelaziz十分赞赏中国热科院领先的科研设施与专业团队,期待深化中埃技术合作与人才交流,推动产业创新及可持续发展,共促热带农业提质增效。
来自所罗门群岛的太平洋岛国学员代表Jorge Singatai Puia衷心感谢中方团队的专业指导,通过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经验探讨、科研机构和企业考察,深入学习了农业技术应用与扶贫经验,同时代表所罗门群岛伦贝尔省与海南省政府签订友好省际关系,将进一步推动两国热带农业合作交流。
来自泰国的亚洲学员代表Kumrai Buensanteai对于中国热科院涵盖种质资源、生产种植标准化和机械化、产品检测以及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整合式发展模式高度赞赏,并希望为泰国即将打造的“科研–社区–产业–市场”四位一体的区域创新中心开展深入合作。
学员代表发言
历时20天的培训,29名学员跨过语言壁垒,克服文化差异,全情投入,深入开展了学习交流,推动了一带一路国家在热带农业科技、农作物种植技术及农产品加工工艺等领域的能力提升与技术共享。中国热科院将以培训项目为纽带,与一带一路各国肩并肩、手拉手共同描绘热带农业合作的美好未来。
本次培训班在中国热科院的组织下,中国热科院加工所、南昌大学等单位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