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热科院概况
    • 院领导集体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政策法规
    • 科技热点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合作企业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招聘
    • 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工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 培训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详细
邱小强就院校服务三农工作答新华社记者问
作者:刘湘洪 来源:党委宣传部 日期:2006-03-01
                   农业科技发挥作用需要环境
       
  本网讯  2月22日,新华社海南分社记者,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简称两院)服务三农等问题,专访了副院长、副校长邱小强。下边是邱副院校长(简称邱)回答记者(简称记)专访的部分内容。

  记:你们两院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三农、服务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在海南、云南等地取得了哪些成效,具体做法如何?

  邱:国家、农业部、海南省非常重视三农和农业科技工作,要求我们在服务三农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隶属农业部三部之一,是国家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隶属海南省,我们两院有责任有义务为热区、为海南经济发展作好服务工作。作为科教单位,结合院校的优势和特色,我们在科技推广、技术培训,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几年我们着力完善组织机构,抓落实。党政一把手高度重视服务三农工作,有一位副院长、副校长负责抓此项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1、院校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成立了服务三农管理委员会,把科技推广、服务三农工作列为全年重点工作之一。院校领导、职能部门、科研、教学单位,都积极参与、配合,我们根据服务对象不同,要求不同,组成了若干个专家队伍。
  2、院校每年拿出一定经费,组织开展重点活动,同时也要求科、教单位将服务三农工作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如合理安排科研布点。各科研单位也拿出一定的经费,开展服务三农工作。如03年我们参加全国科技年活动共花费300多万元,其中院校拨款100万元。我院校每年拨款60-100万元开展此项工作。06年还将加大投入力度。
  3、院校每年精选出一批新型实用、主推的技术加以推广。如05年主推技术有:橡胶树低频微割安全割胶技术(农业部十大科技推广项目);香草兰丰产栽培技术(海南省十大科技推广项目);木薯新品种推广;牧草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等。每年选定十个左右新品种、新技术,进行推广。我们还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加大农业技术推广的宣传,每年都编制技术资料、小册子,(正常情况下5-6万册),制作多媒体材料、光盘等向农民宣传、推广实用技术。
  4、在服务区域选择上,立足海南,面向热区,根据不同区域特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科技推广工作,帮助地方提升产业。有以下几种方式:
  (1)与农垦系统进行广泛的技术合作,签定战略合作协议。农垦组织化程度高,容易组织,推广、示范效果明显。
  (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区域进行推广。如近十年,我们在四川攀枝花成功推广了两个项目——芒果和牧草的种植,使它们从无到有,形成产业。目前攀枝花地区种植芒果10万亩,该地区是干热河谷地带,芒果的品质比海南的好,糖度提高了2-3度,更晚熟(9-10月份成熟),成为极具优势的晚熟品种。牧草推广也很成功。我们和攀枝花市合作了8-9年,一直为当地选派科技副县长。在云南、广西推广木薯、牧草也相当成功,使广西成为木薯种植面积最大省;云南主要是橡胶;广东是热带水果、天然橡胶、产品加工技术;海南是全方位的,天然橡胶、热带水果、花卉、人才培养等。我们与地方的科技合作,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
  目前,我们在海南探索新的种植模式:如在天然林保护区开展生态扶贫。即在不破坏天然林主干树种的前提下,在林木之下发展经济作物,如益智、巴林铁等耐荫植物,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5、对于如何直接让农民受益的问题目前还在探讨。我们选择了1-2个点,如白沙木薯基地、儋州蓝洋镇,到自然村建立科技示范点。另一方面根据农业部部署的科技入户工程的要求,“十一五”期间我院校科技入户要达到2000户,05年我们就已经达到了600-700户。选定农户,扶持一些劳动能手,使他们掌握核心技术,依靠科技致富,造福周边农民。如我们下到植胶农场、胶农家里推广技术,使农户了解什么橡胶品种是最好的,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割胶技术,这样保证了胶乳品质,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效益。根据省、部、国家要求,我们还经常性地组织开展科技下乡、技术大集市、技术讲座咨询等活动。

  记:你认为,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
  邱:目前在农业科技推广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不同地区、区域人们对科技推广、科技服务认识上差异很大,有些地方政府、农民不是很积极。我们每到一个地方尽可能不给地方政府增加负担,院校自己出经费。
  2、很多地方,地方政府农业推广体系不健全,力量弱,没有人。政府精简机构,乡镇一级推广部门几乎撤消。而在发达国家,农业企业、协会、公司都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发达地方的政府、农民主动上门寻求科技,落后地区人们的观念、人才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市场经济不发达地方的农民或政府,在新技术推广上有许多疑虑和担忧,表现的不那么主动、积极。
  3、国家、省部对科研单位提出要求,不能挪用事业费、专项经费,如果没有专门的经费,如何开展服务三农活动。
  4、从事农业科技推广的同志很辛苦,但工作业绩如何评价?目前我们还是把科技推广、服务三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要求科技人员要完成好,科技人员全凭自己的责任心去干这项工作,我们在政策上缺少必要的奖励。我们目前针对这些情况,加大典型示范,科技入户工作,把服务三农作为考核一个单位工作业绩的指标之一;对从事科技推广、服务三农的同志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来调动全院校科教人员在第一线上发挥作用。但仅靠我们院校自己,毕竟经费有限,很难从其他地方去“挤”经费,所以呼吁省部给予专项经费支持。
  记:你觉得热带农业技术创新点在哪里?传统产业怎样升级?如何理解高效农业?
  邱:对天然橡胶来说,所有配套技术掌握的对农民来说都是高效的。
  要从粮食安全,国际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来考虑我们的研究,研究项目要对现有产业发展起到支撑作用,促进产业升级和推广。目前甘蔗、天然橡胶等热带作物已经形成了产业,带动了大批农民进行种植。要使农民致富,我们要在重大新品种选育、新技术研发上加大力度,促进产业、品种的换代升级。
  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特别是东南亚热带农业作物的市场竞争,我们要尽快建立技术壁垒,学会运用市场手段,有组织地应对挑战。农业发展关键靠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发挥作用需要环境。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 首页
  • 组织机构
    • 热科院概况
    • 院领导集体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政策法规
    • 科技热点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合作企业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招聘
    • 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工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 培训中心

重要新闻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田世宏到中国热科院调研
  • 重要突破:中国热科院揭示木薯单体型基因组进化及功能分化规律
  • 海南省直机关工委副书记魏萍到中国热科院调研
  • 中国热科院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共同在线举办第三次“一国一品”特色农产品绿色发展全球行动计划咨询会
  • 科技部科技人才与科学普及司副司长邓永辉到中国热科院调研
  • 中国热科院加快推进首个“热作北进” 科研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

热区热点

  • 广西扶绥成全国首个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机械化率达69%

  • 首届中国国际热带博览会在广东佛山举办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聚焦

邱小强就院校服务三农工作答新华社记者问

  作者: 刘湘洪   来源: 党委宣传部  日期: 2006-03-01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农业科技发挥作用需要环境
       
  本网讯  2月22日,新华社海南分社记者,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简称两院)服务三农等问题,专访了副院长、副校长邱小强。下边是邱副院校长(简称邱)回答记者(简称记)专访的部分内容。

  记:你们两院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三农、服务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在海南、云南等地取得了哪些成效,具体做法如何?

  邱:国家、农业部、海南省非常重视三农和农业科技工作,要求我们在服务三农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隶属农业部三部之一,是国家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隶属海南省,我们两院有责任有义务为热区、为海南经济发展作好服务工作。作为科教单位,结合院校的优势和特色,我们在科技推广、技术培训,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几年我们着力完善组织机构,抓落实。党政一把手高度重视服务三农工作,有一位副院长、副校长负责抓此项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1、院校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成立了服务三农管理委员会,把科技推广、服务三农工作列为全年重点工作之一。院校领导、职能部门、科研、教学单位,都积极参与、配合,我们根据服务对象不同,要求不同,组成了若干个专家队伍。
  2、院校每年拿出一定经费,组织开展重点活动,同时也要求科、教单位将服务三农工作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如合理安排科研布点。各科研单位也拿出一定的经费,开展服务三农工作。如03年我们参加全国科技年活动共花费300多万元,其中院校拨款100万元。我院校每年拨款60-100万元开展此项工作。06年还将加大投入力度。
  3、院校每年精选出一批新型实用、主推的技术加以推广。如05年主推技术有:橡胶树低频微割安全割胶技术(农业部十大科技推广项目);香草兰丰产栽培技术(海南省十大科技推广项目);木薯新品种推广;牧草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等。每年选定十个左右新品种、新技术,进行推广。我们还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加大农业技术推广的宣传,每年都编制技术资料、小册子,(正常情况下5-6万册),制作多媒体材料、光盘等向农民宣传、推广实用技术。
  4、在服务区域选择上,立足海南,面向热区,根据不同区域特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科技推广工作,帮助地方提升产业。有以下几种方式:
  (1)与农垦系统进行广泛的技术合作,签定战略合作协议。农垦组织化程度高,容易组织,推广、示范效果明显。
  (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区域进行推广。如近十年,我们在四川攀枝花成功推广了两个项目——芒果和牧草的种植,使它们从无到有,形成产业。目前攀枝花地区种植芒果10万亩,该地区是干热河谷地带,芒果的品质比海南的好,糖度提高了2-3度,更晚熟(9-10月份成熟),成为极具优势的晚熟品种。牧草推广也很成功。我们和攀枝花市合作了8-9年,一直为当地选派科技副县长。在云南、广西推广木薯、牧草也相当成功,使广西成为木薯种植面积最大省;云南主要是橡胶;广东是热带水果、天然橡胶、产品加工技术;海南是全方位的,天然橡胶、热带水果、花卉、人才培养等。我们与地方的科技合作,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
  目前,我们在海南探索新的种植模式:如在天然林保护区开展生态扶贫。即在不破坏天然林主干树种的前提下,在林木之下发展经济作物,如益智、巴林铁等耐荫植物,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5、对于如何直接让农民受益的问题目前还在探讨。我们选择了1-2个点,如白沙木薯基地、儋州蓝洋镇,到自然村建立科技示范点。另一方面根据农业部部署的科技入户工程的要求,“十一五”期间我院校科技入户要达到2000户,05年我们就已经达到了600-700户。选定农户,扶持一些劳动能手,使他们掌握核心技术,依靠科技致富,造福周边农民。如我们下到植胶农场、胶农家里推广技术,使农户了解什么橡胶品种是最好的,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割胶技术,这样保证了胶乳品质,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效益。根据省、部、国家要求,我们还经常性地组织开展科技下乡、技术大集市、技术讲座咨询等活动。

  记:你认为,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
  邱:目前在农业科技推广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不同地区、区域人们对科技推广、科技服务认识上差异很大,有些地方政府、农民不是很积极。我们每到一个地方尽可能不给地方政府增加负担,院校自己出经费。
  2、很多地方,地方政府农业推广体系不健全,力量弱,没有人。政府精简机构,乡镇一级推广部门几乎撤消。而在发达国家,农业企业、协会、公司都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发达地方的政府、农民主动上门寻求科技,落后地区人们的观念、人才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市场经济不发达地方的农民或政府,在新技术推广上有许多疑虑和担忧,表现的不那么主动、积极。
  3、国家、省部对科研单位提出要求,不能挪用事业费、专项经费,如果没有专门的经费,如何开展服务三农活动。
  4、从事农业科技推广的同志很辛苦,但工作业绩如何评价?目前我们还是把科技推广、服务三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要求科技人员要完成好,科技人员全凭自己的责任心去干这项工作,我们在政策上缺少必要的奖励。我们目前针对这些情况,加大典型示范,科技入户工作,把服务三农作为考核一个单位工作业绩的指标之一;对从事科技推广、服务三农的同志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来调动全院校科教人员在第一线上发挥作用。但仅靠我们院校自己,毕竟经费有限,很难从其他地方去“挤”经费,所以呼吁省部给予专项经费支持。
  记:你觉得热带农业技术创新点在哪里?传统产业怎样升级?如何理解高效农业?
  邱:对天然橡胶来说,所有配套技术掌握的对农民来说都是高效的。
  要从粮食安全,国际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来考虑我们的研究,研究项目要对现有产业发展起到支撑作用,促进产业升级和推广。目前甘蔗、天然橡胶等热带作物已经形成了产业,带动了大批农民进行种植。要使农民致富,我们要在重大新品种选育、新技术研发上加大力度,促进产业、品种的换代升级。
  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特别是东南亚热带农业作物的市场竞争,我们要尽快建立技术壁垒,学会运用市场手段,有组织地应对挑战。农业发展关键靠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发挥作用需要环境。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琼ICP备1100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