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传来喜讯,我院品资所主持完成的“木薯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集成与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第一完成人、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开绵研究员出席了颁奖大会。
“木薯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集成与应用”围绕木薯产业化的技术需求,联合全国主要木薯科研、种植和加工企业等单位进行攻关,在我国从无到有建立起木薯育种、高产栽培技术、加工技术、产业科研与推广的技术体系,使得木薯从小规模的零星种植发展成为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
据了解,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建立了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木薯种质资源圃,收集木薯核心种质资源500多份,占世界木薯核心种质的80%以上;创新培育育种中间材料5000多份。育成自主创新的新品种15个,占我国同期选育、推广的木薯新品种的90%以上。与第一代主栽品种华南205相比,第二代主栽品种平均鲜薯单产提高38.85%,块根干物率和淀粉率分别平均提高2.71%和2.08%,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木薯标准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10%~30%,节支30%~50%;新型木薯种茎快繁技术提高种茎繁殖速度30~300倍;综合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水土流失30%~95%;跨年度栽培技术延长鲜薯原料的供应时间,提高木薯企业的规模效益。创新研究出鲜木薯淀粉“高粉、高提、多储”加工新工艺,提高淀粉的商品回收率25%~30%,降低能耗20%以上;研发加工节能降耗新工艺及新设备,节省设备投资50%,节省动力50%,节省电耗30%;利用复合或多元变性技术研发出13个木薯变性淀粉品种,部分产品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
据统计,本项目选育的木薯主栽品种以及高产高效率栽培和加工技术已在我国木薯主产区推广,20多年来,累计推广面积1.64亿亩,新增产量4867万吨,新增产值约110亿元,获得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本项目还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形成技术标准1项。